德國航天專家看中國載人宇航
2003年9月28日在德國航空航天中心的克勞斯.貝爾格看來,繼加加林乘坐宇宙飛船升入首次太空45年之後,前往星球的載人宇宙航行始終不失其魅力。現在,兩名中國人也將能夠體驗太空的失重感以及從太空俯瞰地球這種難以用語言描述的難忘經歷。10月份,中國將作為世界上的第3個國家開始它的首次載人宇宙飛行。
載人宇宙飛行開始於兩個超級大國-蘇聯和美國兩種不同體制相互較量的時代。兩個超級大國爭先恐後地想證明自己的科技優勢。蘇聯率先成功進行了載人宇宙飛行。三年之後,美國人也完成了人類首次成功登月的創舉。
貝爾格說,「值得慶幸的是,這種資本主義體制與社會主義體制之間的相互競爭已經結束。為了促進科學研究的發展,國際宇航站開始了同俄國人的合作。」
今天,對失重的研究始終是航天領域的一個重要課題。例如,在太空人們可以將沉重的鉛和份量輕的鋁溶化在一起。但是回到地球以後,沒有硬化的這兩種金屬便又自行分離。研究人員可以從這類試驗中獲得重要的發現,並通過電腦模擬運用於現代澆鑄技術。
貝爾格認為,在太空進行的許多試驗必須由人來進行,因為使用機器人無法對試驗進行監控和調試。此外,在太空,人本身就是很有意義的研究對象。比方說,在進入太空的航行中,人們可以調查瞭解,為什麼旅行時人容易生病。
現在,中國將自己開展這類試驗。迄今,美國始終阻撓中國參加國際宇航項目。為此,中國在蘇聯宇航技術的基礎上,研製了自己的宇宙飛船並將用自己的宇宙飛船將太空人送入太空。貝爾格接著說,「運送太空人進入太空的密封艙是中國在俄國宇宙飛船密封艙的基礎上,配備了新的工藝和技術發展研製的,它比俄國的密封艙更加現代化。我估計,中國為俄式密封艙配備了30%至40%的新技術。」
中國為發展宇航技術投入了多少資金,目前尚不清楚。不算技術研究的費用,僅進行一次太空飛行就耗資2000萬美元。毫無疑問,中國在最近幾年發展迅速,科學技術有了明顯的進步。它已經將自己的衛星送入太空,而且擁有了多種型號的火箭。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將再次顯示中國科學技術發展的成果。但是,今年1月「哥倫比亞」號宇宙飛船的墜毀再次表明,航天飛行始終伴隨著風險。德國航空航天中心的貝爾格說,「已經多次發生事故。雖然我們在盡量避免事故的發生,但是仍然無法保證機器100%的安全。」
為什麼中國今天要去冒這個風險?看起來似乎在航天領域冷戰時代還沒有完全結束。而實際上,中國是想以此證明,它已經擺脫了技術上落後於西方的局面。中國的火箭技術已經趕了上來。9月16日,中國發射了第一顆使用固體燃料的火箭。貝爾格說,「我認為,中國在這方面已經迅速趕了上來。因為在此之前,他們所有的火箭用的都是液體燃料。」
但是在最尖端技術方面中國還處於落後狀態。至今,中國還不能象美國和一些歐洲國家和俄國那樣,製造液體氧氣和氫氣火箭。不過不容忽視的是,中國正在躍躍欲試,爭取獲得航天領域第三超級大國的地位。為此,中國作出了80年代之後又一次引起航天領域注意的和解姿態。當時,美國總統雷根和蘇聯黨和國家領導人戈爾巴喬夫就共同開展航天合作達成共識,從而宣告了冷戰的結束。今天,中國也向與其敵對的島嶼台灣表示,在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中,願將台灣島的種子帶入太空。
(帶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