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歸還殖民時期文物--好心辦壞事?

Nikolas Fischer | Nadine Wojcik
2023年5月15日

歸還文物是為了糾正殖民時期的錯誤,原本是件好事。但如果收到文物的國家,不一定公開展出這些寶貴遺產,而是轉入私人之手,又該怎麼辦呢?德國把"貝南銅器"歸還給了奈及利亞,究竟是對是錯,引發了一場火熱的辯論。

https://p.dw.com/p/4RMYd
Nigeria Abuja | Besuch Außenministerin Baerbock | Rückgabe Benin-Bronzen
圖片來源: Annette Riedl/dpa/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拿走是錯的,不還也是錯的",德國外長貝爾博克去年12月歸還首批20件珍貴的貝南銅器文物給奈及利亞時,曾這樣說道。125年了,前貝南王國宮殿裡約1100件被掠奪的物品,分散在德國20家博物館裡。這些文物大部分是1897年英國殖民者在現今為奈及利亞的貝南搶掠後賣出去的。其材質有銅、象牙等。

但現在出現了一個問題:奈及利亞民眾將來會有機會在一間博物館裡參觀這些回歸故土的銅器嗎?

奈及利亞總統轉交貝南王室繼承人

原因是,多家非洲和國際媒體報導說,奈及利亞即將卸任的總統布哈裡3月23日已經把這批德國歸還的銅器轉給了前貝南王室繼承人歐巴-埃瓦爾二世(Oba Ewuare II.)。

奈及利亞總統的公開聲明中說,歐巴-埃瓦爾二世是這些文物的合法擁有者,也是貝南王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奈及利亞總統說,至於埃瓦爾二世如何處理這些文物,則是後者本人的決定。

這引發出很多問題。因為埃瓦爾二世可以把文物收藏在其貝南城住所,或其它地點。這些文物也可能在一傢俬人宮殿博物館展出。那麼,他會將這些文物向奈及利亞公眾公開展出嗎?還是甚至會將其作為私有財產賣給收藏家?

König von Benin
埃瓦爾二世圖片來源: KOLA SULAIMON/AFP

批評:歸還太"掉以輕心"

瑞士學者豪瑟-朔伊布林(Brigitta Hauser-Schäublin)在《法蘭克福匯報》上提出了尖銳的提問:這就是歸還文物的意義所在?她批評德國政府與奈及利亞達成的約定"措辭太掉以輕心"。

這也成為了德國聯邦議會辯論的議題。在野黨選項黨和聯盟黨(基民盟、基社盟)對德國政府做出的無條件歸還貝南銅器給奈及利亞的決定作出批評。基民盟政治家貝爾(Dorothee Bär)說,如果世界文化遺產就這樣消失在"私人財產"裡面,那歸還文物的努力就是失敗的。她說,歸還文物是對的,但不應"不計代價"。貝爾認為,德國對這些文物也負有責任。執政黨之一的社民黨文化政策發言人林特(Helge Lindh)則強調,歸還擄掠的文物不能再設有附帶條件。

誰有權決定被擄文物的去向?

奈及利亞的考古學、文化和博物館學學者索格貝桑(Oluwatoyin Sogbesan)博士則批評說:"這是一種新的殖民主義。你們來決定文物的去向?" 她認為,歐巴是合法的所有者,因為這批文物曾經所屬的貝南王國已不復存在。奈及利亞的建國是殖民主義的產物。該國由250個民族組成。歐巴王室代表的埃多族群是文物的合法繼承者。

"公開歸還文物給非洲"(Open Restitution Africa)組織的創始人莫伊洛阿(Molemo Moiloa)則認為,非洲的博物館界正在就文物的歸屬進行著一場思維的轉型。她指出,德國不久前也發生過威廉二世後代要求歸還地產和藝術品的事件。

Nigeria | Rückgabe der Benin-Bronzen in Abuja
去年12月歸還貝南銅器的德國文化部國務部長(左一)與外長(左二)圖片來源: Florian Gaertner/photothek/IMAGO

貝南銅器曾長年"沉睡"博物館

科隆勞滕施特勞赫-約埃斯特博物館(Rautenstrauch-Joest-Museum)館長斯諾普(Nanette Snoep)說:"這不再是我們的事了。"她認為,歸還文物還是產生了積極的效果,比如,在一個合作項目的框架下,她所在博物館的一名工作人員不久將前往拉各斯,與那裡的同儕就文物--包括銅器的修復進行交流。

斯諾普還坦言道,該博物館的92件貝南文物中,只有三件公開展出,其餘都處於"沉睡狀態"。恰恰是這場歸還文物的辯論,促使該博物館對所有貝南文物進行了編號。

德國政府:歸還文物意義不變

德國政府則堅持認為,歸還文物本身的意義不容置疑。文化部一名發言人表示,將與外交部共同致力於澄清,即將離任的奈及利亞總統布哈裡改採取的措施究竟意味著什麼。文化部國務部長羅特的發言人表示,奈及利亞新政府上台後,德國就將立即與其展開對話。

Außenministerin Baerbock besucht Nigeria
德國首批歸還的貝南銅器的一部分圖片來源: Annette Riedl/dpa/picture alliance

"貝南王國曾參與販奴" 歸還文物一直有爭議

德國歸還"貝南銅器"從一開始就也伴隨著爭議。德廣聯記者從美國報導說,位於紐約的"歸還文物研究小組"(Restitution Study Group)是由西非奴隸的後裔創立的非政府組織。他們表示,貝南王國曾在300年的時間裡參與了跨大西洋奴隸貿易。該組織負責人法莫-佩爾曼(Deadria Farmer-Paellmann)說,歐洲奴隸商人是用一種銅制貨幣與貝南進行人口販賣交易,而這些銅制貨幣被熔化後鑄煉成為"貝南銅器"。按照她的說法,16-19世紀的貝南銅器其實是用"帶血的金屬"鑄煉成的。她因此呼籲僅歸還12-15世紀的文物,而不要歸還16-19世紀的文物,否則將是就奴隸貿易發出的錯誤訊號。

此外,法莫-佩爾曼還表示,這些銅器是用於用人來祭祀的儀式。這一儀式是在1897年英國殖民者的行動之後才停止的。她還指出,奈及利亞不斷發生銅器消失的事件,單單在貝南國家博物館估計就有150件銅器缺失。因此,所有國家在歸還文物前都應首先詢問一下奈及利亞本國失蹤的文物的下落。

貝南:探訪神秘巫毒教的搖籃

(綜合報導)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