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勒斯登留德華眼中的"Pegida"

安靜2015年1月21日

德國"Pegida"活動進行已有近兩個月,德國之聲採訪了在"Pegida"大本營--德勒斯登生活的中國人,他們講述了自己對這場活動的觀察和感受,其中一名還親自參與了反"Pegida"的遊行。

https://p.dw.com/p/1ENoC
Dresden Anti-Pegida Demonstration 12.01.2015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Oliver Killig

( 德國之聲中文網) 2014年10月底開始,"愛國歐洲人反對西方伊斯蘭化" (簡稱 Pegida)的運動每周一都在德勒斯登市舉行所謂的"散步"活動。起初,參加者只有數百人,到12月份參加者已有上萬人。雖然德國數個城市陸續捲入這場活動,但是德勒斯登依舊是"Pegida"的大本營。與此同時, "Pegida" 反對者也走向街頭,而且從整個德國來看,反對者的聲浪更高。

德勒斯登華德中心理事長歐陽女士在德國生活已有20年之久。她表示自己沒有參與其中,但是知道大家都很關注這件事情。"總體而言,我就覺得Pegida遊行表現了這是個民主國家,每個人都可以表達自己的觀點。"

Ouyang Chinesisch-Deutsches Zentrum Dresden.
德勒斯登華德中心理事長歐陽女士圖片來源: Ouyang

歐陽女士告訴記者說:"我有一些德國朋友會當著我的面說支持Pegida,我就會說你有沒有想過我可是個外國人啊。他們則會說,我又不反對你,我說Pegida可是有點排外傾向,他就說這是兩碼事。我認識的支持Pegida的德國人自己就有不少外國朋友和同事,甚至和外國人結婚的。所以我現在的感覺是Pegida並不是一種媒體所稱的排外行為。"

歐陽女士坦言雖然不會害怕,但是"大家會覺得現在的生活有一些動蕩和不安的因素。因為任何一個活動都會有形形色色的參與者,都不能排除一些意外的發生,所以大家會變得比較謹慎,比如出門不會逗留太長時間,盡量避免太晚出去等等。"

她繼續介紹:"我接觸的華人對這個活動基本是持中立立場。因為在國內長大的華人對政治也不是特別關心。而作為在德生活的外國人也不太瞭解這些活動背後真正的根源。支持和反對Pegida者的人群結構也頗為複雜。"

親歷反"Pegida"遊行

在德勒斯登生活了八年的大學研究人員馬先生或許是個例外。他較為關注此事,甚至參與其中。在他看來,這場活動名義上是"愛國歐洲人反對西方伊斯蘭化",但是"通過和朋友的交流以及從媒體上瞭解到它的不少意見實際上是針對外國人的。"

Dresden Kundgebung Pro Einwanderung Anti Pegida Demonstration 10.01.2015
1月10日,約三萬五千人參加反"Pegida"的示威活動圖片來源: DW/Kate Brady

馬先生曾經和德國朋友一起參與過兩次反"Pegida"的示威遊行。一次是1月10日舉行的有約三萬五千人參與的示威,另一次是在市中心舉行的徒步遊行。他回憶說:"在遊行隊伍中唯一的感受是德國允許不同的人發聲,在尊重人權這一方面還是做得比較好的。我雖然經歷了這兩次活動,但是還是以一個旁觀者的心態在看整件事情,並沒有正面接觸支持Pegida的人。"

但是"我在網上看到一些Pegida支持者的影片採訪,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位德國女青年直接說'那些窮人就應該讓他們在窮的地方呆著',我聽了這種話覺得他們十分直接和大膽。 同時也有不安的感覺,因為來德國的中國留學生都並不富裕,難道我們就不應該來德國學習了嗎?後來又有媒體報導稱,有些採訪對像是其他媒體記者客串的,所以我現在覺得整個活動十分複雜。"

馬先生在與朋友的討論中發現大家達成的普遍共識是:"作為在德勒斯登生活的中國人,我們感覺到非常遺憾。我個人覺得Pegida的訴求和外國人想長期定居德勒斯登的願望是相互衝突的。"

"生活並沒有受到影響"

在德勒斯登生活了七年的音樂老師朱亮則表現出泰然處之的態度。他認為,現在除了周一遊行期間,交通會受到影響之外,自己生活上並沒有受到任何影響。他說:"可能是因為參加Pegida活動的人本身對自己的生活和現狀較為不滿,而我又沒有接觸到這樣的人。" "我教的德國學生大多數是不支持這場活動的。因為對於音樂學院的人或者和音樂行業有關的人來說,我們認為音樂是沒有國界的,不會認可將人分成三流九等,另外,音樂學院和歌劇院都會張貼一些要求寬容和包容的標語 。"

Zhu Liang Hochschule für Musik Carl Maria von Weber Dresden.
在德勒斯登音樂高校音樂廳演奏的朱亮: 「音樂無國界」。圖片來源: Zhu L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