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城市的未來在哪裡
越來越多的人居住在城市裡。霧霾,垃圾,擁堵:在基多舉行的聯合國住房和城市可持續發展大會不僅會討論大都市的侷限性,也將討論大都市擁有的機會。
城市越來越多
據據聯合國預測,世界人口到2050年將增長到九十億——其中約三分之二將居住在城市。因此,城市必須應對飛速增長的基礎設施和服務的需求,如:保障性住房、飲水、衞生設施、就業、教育、醫療設施和運輸。
貧民窟也越來越多
在一些城市,快速的城市化造成貧民窟嚴重擴張——比如在南非卡雅利沙鎮(Khayelitsha)。在非洲、亞洲和南美洲,數百萬人生活在貧民區中,大多數貧民區沒有飲用水、衞生設施和就業機會。
綠色建築
城市化也帶來機遇。為了應對洛杉磯附近聖莫尼卡洛(Santa Monica)低收入工作者住房短缺的情況,該市在市中心附近修建了既環保、又經濟實惠的公寓。科羅拉多法院(Colorado Court)就是美國第一批環保型建築之一。
乾淨的水源
為了保障淡水供應,城市傳統上都建於河流附近,或者地下水資源附近。給快速增長的城市居民提供價格低廉、品質可靠、能持續供應的水資源是城市未來面臨的巨大挑戰之一。許多印度的城市就飽受缺水之苦,需要從別的地區進口水資源。
都市農業
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城市化給本來就稀缺的資源造成了額外的壓力。對於最貧困的人,健康的食品常常只是奢望。在烏干達首都坎帕拉(Kampala),一些家庭在都市農業項目的扶持下,在小塊土地上種植自己所需的食物,並出售剩餘的產品。
提倡騎自行車
一個良好的聯網交通系統是上班或者上學不可或缺的。但是城市不斷增長的人口對居民和城市規劃者必然意味著更多的交通流量和壓力。哥本哈根市(Kopenhagen)就有一個鼓勵城市居民多騎自行車、少開汽車的自行車網路。該市希望到2025年實現碳中和。
波哥大的公車
自2000年以來,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Bogota)就試圖用名為「TransMilenio」的快速公共運輸系統解決交通問題。儘管存在對車輛超載的批評,每天仍有超過200萬人搭乘。波哥大市下一步計劃以混合動力和純电动公車取代柴油車。
垃圾處理方案
垃圾與廢物處理同樣屬於一個城市的核心任務。瑞典的城市通過焚燒垃圾獲得能源,家庭生活產生的垃圾只有1%流向垃圾處理场。三藩市禁止了塑膠袋,並希望到2020年,不再產生廢料。其他城市,比如英國的城市,使用廢料驅動公共交通工具。
糟糕的空氣
城市是空氣污染的一個主要源頭,部分城市甚至幾乎窒息。墨西哥城就以其霧霾污染嚴重而聞名。今年早些時候,這裡空氣污染如此之糟,以致當局禁止汽車的使用,並呼籲市民留在家中。
「吃霧霾」的牆
墨西哥城在今年早期再次推出「今天不開車」活動,讓居民在一周中有一天停止開車。其他的措施諸如:減少排放、植樹造林和城市交通綠化。還有一所叫作「Torre de Especialidades」的醫院,鋪設了專門的、可吸附霧霾的瓷磚。
推動革新
70%的溫室氣體是由城市產生的。哥本哈根、溫哥華、瑞典的馬爾默(Malmö)等城市是抑制溫室氣體排放的開拓者。德國的弗萊堡也採取了多種措施:該市在太陽能、清潔運輸和回收上大力投資。
綠色城市
綠地對城市來說至關重要。它們提供休閒娛樂活動的機會,並降低熱量。新加坡儘管人口密度高,綠地仍佔一半面積——因此在亞洲的綠色城市指數中排名第一。綠色也並非總是來自自然:圖中新加坡濱海灣花園(Garden by the Bay)的鋼結構樹木是收集太陽能和雨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