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專訪德國金融權威:銀行豪賭納稅人買單

祝紅2008年10月23日

他是德國銀行和證券學權威之一,曾長年在大學執教。現擔任巴伐利亞金融中心主席,也同時是企業管理雜誌的出版人之一。沃爾夫岡-蓋爾克(WolfgangGerke)著有多本專業圖書和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蓋爾克交易所專業詞典。作為銀行和證券學專家,蓋爾克頻繁出鏡,是德語平面媒體,電台和電視台經常採訪的業內專家之一,也因此廣為人知。

https://p.dw.com/p/FYA3
德國金融專家沃爾夫岡-蓋爾克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

美國金融危機的波及範圍不斷擴大,德國中國都難以倖免。一時間有關「大難當頭」的報導鋪天蓋地,人心慌亂。原本計劃與德意志銀行首席經濟師瓦爾特(Norbert Walter)先生暢談此事,不想在約定時間裡,錄音間裡的設備出現故障,錯過了專訪時間。絕望之中,只要向多方發出求救訊號。素不相識的蓋爾克是其中一。我心裡知道,自己不過是在「垂死掙扎」,在如此短的時間裡約名人專訪幾乎已沒有可能。好在蓋爾克的秘書善解人意,將上司的手機號碼給了我,要我親自聯繫,因為蓋爾剋日程安排已滿。絕望和無奈中,我硬著頭皮撥打了他的手機號碼,慌亂中留言,只記得我當時懇請他在百忙中抽時間接受我的專訪。不想三個小時後,手機鈴聲響起,遠方果真傳來了蓋爾克先生的聲音……

「大難當頭「更應三思而行

Verzweifelter Börsenmakler an der Wall Street - freies Format
華爾街絕望的證券交易商圖片來源: AP

德國之聲:金融危機爆發後,歐盟國家和美國等紛紛出台急救措施,目前,相關政要和經濟權威正在考慮制定進一步拯救金融市場的計劃。但擺脫金融危機需要時間,資金,經濟力,也會使一些人失去自己的工作崗位。眾所周知,實體經濟也受到波及。您如何評估當前的情勢?

蓋爾克教授:我們遇到了自二戰結束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所以形勢的確不容樂觀。當然,媒體的報導和某些股票交易商的反應未免過於誇張。無可否認,尤其是美國,許多人投資決策失誤,尤其是在房地產領域。但我們目前所經歷的一切更多的是一種驚慌後的反應。所以有必要指出,實體經濟的確受到波及,企業的訂單和合同減少了,但不能因此就斷言,這將導致世界經濟危機。

德國之聲:也就是說,您與德國經濟研究所所長齊默爾曼博士的看法是一致的。不久前,他在接受一台採訪時明確表示,目前的一切更多的是人們的感受,是頭腦中的反應,與現實間還是有區別的。

蓋爾克教授:的確如此。當然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絕不是人們的憑空想像,而是實實在在的財產損失。但問題的嚴重性與媒體的報導存有差距。當某種感知被傳播開來後,它就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歐洲央行行長特裡謝呼籲人們謹慎行事。我想說的是,人們的確應該三思而後行,千萬不得莽撞行事。

德國難以倖免 下調經濟增長預測

Prof. Dr. Wolfgang Gerke zu Gast in der Talkshow Berlin Mitte
蓋爾克教授參加德國脫口秀節目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ZB

德國之聲:那麼您認為,此次美國金融危機對德國造成了哪些具體的影響?

蓋爾克教授:我認為,與世界其他國家相比,德國受到的影響相對來說是比較小的。德國是一個經濟強國,出口強勁,德國製造的產品極具競爭力,當然我們也能感受到經濟發展速度的放緩,明年的經濟增長預測將有所下調。但從總體上來說,經濟發展有自己的周期,德國的經濟現狀好於歐洲許多其他國家,德國的價格結構也相對合理。簡言之,美國的金融危機對德國造成了影響,經濟增長率將有所下降。

德國反對建立歐洲統一基金

德國之聲: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呼籲各國協調彼此間的合作,但德國聯邦政府則更看好各自為陣的戰略。您是否認為這兩種觀點有些針鋒相對呢?

蓋爾克教授:從某種角度來看,不能說兩種立場完全不矛盾。我認為,各國間應協調彼此間的立場,只是這並不意味著每個國家都採取同樣的做法,而是應在各國採取措施的基礎上進行協調。德國聯邦政府不認為有義務替其他國家解決問題。各國應首先自掃門前雪,之後再在此基礎上,討論幫助他國的問題。但現在就發出建立歐洲統一基金,解決各國銀行問題是一個錯誤的訊號。我認為,銀行出了問題的國家應自行解決問題。在必要情況下,再談合作事宜,現在還沒有發展到這個地步。

國家救助能否湊效

Bankenkrise Hypo Real Estate Merkel und Steinbrück Freies Bildformat
在HRE危機中,德國總理和財長宣佈國家為儲戶擔保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dpa

德國之聲:不過,事實是,無論哪國銀行陷於困境,國家都得扮演大救星的角色。前不久,德國總理和財長就親自出馬,宣佈為德國儲戶提供擔保,讓大家放心。但從某種角度上來說,這種做法反倒讓人放不下心。您認為,這樣的政府擔保是否僅限於安撫人心的作用呢?它在擺脫金融危機的過程中是否真的能夠發揮應有的作用?

蓋爾克教授:德國聯邦政府的擔保是非常現實的,尤其是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當然絕不僅限於此,事實是,現在人們尚不能排除國家真得出錢相救的可能,就如同英國一樣,但必須明確納稅人所承擔的框架。國家必須為陷於困境的企業,比如HRE銀行等注資,使其國有化,必要時,國家的擔保將轉變為HRE銀行的自由資本,便於日後在市場上尋求買主。

金融危機誰之過

德國之聲:也就是說,在最壞的情況下,承擔責任的是德國居民?

蓋爾克教授:的確是這樣。當然,德國居民必須享有更好地受到保護的前景。德國的銀行監督機制被證明是失敗的。所以我們必須改變這一結構。我們需要促使國際監管機制有能力對各國的銀行監管機制實行監督和檢查,促使各國的銀行體系遵守統一的標準和規則。

德國之聲:但現在的局面是,銀行高管犯錯,普通百姓遭殃。

蓋爾克教授:對,但這樣的事情絕不應再度發生。現在的某些做法旨在避免使居民蒙受更大的損失。將來一定要避免此類事情的出現,避免使居民蒙受損失,另外,還要讓銀行高管們為自己的錯誤承擔經濟責任。

德國之聲:您認為,誰應該為此次金融危機承擔責任? 是銀行高管,政府還是整個金融體系?

蓋爾克教授:我個人認為,對美國金融危機承擔責任的首先是美國總統布希和美聯準前主席格林斯潘。他們共同為伊拉克戰爭出資,鑑於中國以巨額外匯儲備購買美國國債,也間接參與其中。他們倆人還有意使美元保持疲軟,迫使產油國提高產油量。在經濟繁榮階段,美國政府和美聯準故意調低利率,鼓勵人們貸款,告訴人們,存錢毫無意義,造成了通貨膨脹,促進次貸業務的繁榮興旺。所以布希和格林斯潘應承擔最大的責任。

由金融危機引發意識形態領域之爭

Finanzkrise in den USA Präsident Bush
美國金融危機,總統布希圖片來源: AP

德國之聲:首發於美國的次貸危機現已引發了一場意識形態領域的激烈辯論,有人提出了這樣的論點,認為貪婪的資本主義大勢已去,並且應為美國和金融市場注入社會主義元素。您如何看待這場辯論?

蓋爾克教授:發生這場辯論是一個必然的結果,因為社會體系受到了質疑。如果某種社會體系不符合百姓的利益,那麼它就無法長久地保持下去。現在的資本主義就是這樣,它正面臨考驗。幾年前,我就曾表示,很有可能會發生一場反對資本主義的革命。總之,這場辯論會繼續下去,關鍵在於,這場危機會持續多久。從世界經濟危機中曾出現了極端的政治派別和理念。我希望,歷史的悲劇不要重演。

中國的權力和角色

德國之聲:在這場金融危機中,中國也受到波及。只是人們對中國受影響的程度存有不同意見。當中國國家總理溫家寶到訪美國時,曾明確表示,幫助美國擺脫危機符合中國人民的利益 。您認為,中國正在扮演怎樣的角色?

蓋爾克教授:中國受到的衝擊超出了它的預計範圍。美聯準的政策導致美國對中國負債貶值,對中國非常不利,就好比企業向銀行借錢,之後說,我無法償還,這對中國來說是一筆虧本生意。另外,中國向美國和歐洲大量出口自己的產品,一旦這兩個市場出現蕭條,中國自然會受到影響。 好在中國幅員遼闊,經濟發展快速,中國人的消費水準也在不斷提高,擴大內需,開闢國內市場是中國減輕受危機影響程度的關鍵所在。

吸取前車之鑑

Eröffnung der China Woche im DCC in Düsseldorf
德總理梅克爾與中國中心董事長曹克波圖片來源: DCC

德國之聲:中國的金融市場依舊沒有開放,在開放的過程中,中國原本想借鑑歐美模式,但現在已有人提出了美國金融霸權地位結束的論點。請問,中國應從中汲取哪些教訓?

蓋爾克教授:中國應使自己的金融機構受到更好的監控,從而避免使自己的實體經濟因銀行家的投機政策受到影響。在自由經濟世界裡,中國需要能接受自己出口產品的市場,從而使自己得到更大的發展。

新興工業國家對美國稱霸世界格局提出挑戰

德國之聲:危機往往蘊藏著機遇。有些中國經濟學家將此次美國金融危機視為中國的百年不遇的機遇,認為現在是中國對美國市場進行大量投資的最佳時機。您認為,中國面臨哪些機遇和風險?

蓋爾克教授:多年來的經驗證實,美國稱雄世界的格局將逐漸結束,新興工業國家憑借其高經濟增長率將對美國的霸主地位提出挑戰,其中不僅包括中國,還有印度,巴西等。另外值得關注的是俄羅斯的發展走勢。從資源角度來說,俄羅斯與中國不同,俄羅斯是一個資源豐富的大國,但中國政府更明智地意識到讓百姓參與經濟發展進程,分享成果的重要性。俄羅斯則遠沒有做到這一點。

德國之聲:請允許我再提最後一個問題,您認為,誰是此次危機中的最大贏家?

蓋爾克教授:在此次金融危機中,大多是輸家和受害者,贏家鳳毛麟角。但是那些在危機時刻,在金融市場上較為保守的投資商和機構,相對來說算是贏家。他們收購了其他銀行,這有利於未來業務的運轉。

德國之聲:蓋爾克先生,謝謝您接受我們的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