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家庭服務生"德國製造"

2014年5月11日

中國已經進入老齡社會。到2050年,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數量將是現在的3倍,但是現在為老年人提供的護理服務卻不足。德國和中國在這一領域的合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中國社會應對解決老齡化問題。

https://p.dw.com/p/1BuON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Photoshot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肖才偉指出,中國經濟增長速度之快有目共睹,但是同發達工業國家相比,中國缺少為老年人提供居家養老服務的經驗。在這一領域中國存在巨大的專業人才缺口。

維騰/赫德埃克大學教授畢恩施泰因(Christel Bienstein)說:"中國社會老齡化速度及嚴重性都將高於德國。"到2050年,中國65歲以上的老年人數量將是現在的3倍。目前中國國內只有大約150萬老年人生活在國營或私營養老院。中國全國各類型養老院數量約為38000家。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官方從德國尋求養老和人員培訓方面的支持。德國維騰/赫德埃克大學同中國北京、上海、蘇州等城市建立了護理專業的培訓項目,專門培養護理老年人專業人才。

獨生子女政策的後果

按照中國社會的傳統,子女為家中的父母養老送終。不過這一傳統在今天的中國社會卻已面對一個巨大的挑戰。如果子女搬到其它城市生活工作,父母往往留守老家。另外獨生子女政策也改變了中國的社會結構。畢恩施泰因說:"中國官方現在必須為老年人提供養老保障。但是到目前為止中國在這方面並沒有建立起相應的福利設施體系,特別是缺少居家護理的服務。"

經濟條件寬裕的中國老人往往為自己雇傭家政服務生照顧日常起居,不過這些家政服務生大多是進城打工的民工,他們中很多人缺少護理常識。現在德國維騰/赫德埃克大學的專家們幫助中國的合作夥伴為進城打工的家政服務生提供基本培訓,教授他們如何照顧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

Altenheim in China
中國的老人院圖片來源: DW / Bölinger

在德國的培訓

畢恩施泰因說,這項工作只能一步一步地展開。首先在德國為中國的護士提供培訓。

接下來的一步就是這些接受了培訓的護士把他們在德國的所學在中國繼續傳播。根據培訓計劃,今後這些在德國接受了培訓的護士每天向中國的家政服務生講授一到兩個小時的課程。

培訓中國專業護理人員的項目背後也存在相當大的經濟考慮。畢恩施泰因說:"如果子女在家中照顧老人,他們就無法工作賺錢。如果他們為老人找到具備護理資格的家政服務生,直到老人在家中得到很好的照顧,子女也就可以更安心地工作。去年我們在中國介紹這一培訓項目時特別指出了這一點,這一點很重要。"

中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肖才偉表示,將德國的護理老年人的專業知識帶到中國十分有益,這可以幫助應對解決中國社會老齡化的問題。他說:"德國在這方面已經積累了相當多的經驗與專業研究。我們希望未來能繼續發展和深化雙方在這一領域的合作。"

作者:Klaus Deuse 編譯:洪沙

責編: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