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文化認同與政治歸屬
2002年12月10日目前德國和歐盟有關土耳其是否應當加入歐盟的辯論十分激烈。歐盟各國首腦本周內將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召開峰會,議題之一便是與土耳其的入盟談判問題。是否應在峰會上確定開始與土耳其入盟談判的時間,各方在峰會之前就已爭論得不亦樂乎。反對土耳其入盟的人士認為,土耳其具備入盟條件大約還需要15年的時間。而土耳其則指責歐盟搞拖延戰術,並抱怨說土耳其等待加入歐盟已經近40年。不過,參與爭論的不只是政治評論員。看一看近來德國報紙的副刊,你會發現,在這場辯論中,文化動機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本網將副刊上的觀點進行了綜合。
歐洲是土耳其認同的方向
「南德意志報」內政部負責人普蘭特爾在該報副刊上撰文,談到歐洲對土耳其的榜樣作用:
「土耳其在20世紀接受了歐洲的法律體系,包括德國的商法、經濟法、瑞士的民法,其中包括婦女的選舉權,還有義大利的刑法。儘管土耳其距離西歐的標準還十分遙遠,但它正在朝這個方向努力。」
乍聽起來,土耳其是否加入歐盟這樣的題目怎麼會成為副刊討論的焦點?但這並非沒有原因。因為這場辯論除了政治、司法和經濟角度外,也涉及極有爭議的歐洲文化認同性的問題。普蘭特爾認為,土耳其在這方面扮演一個特殊的角色:
「土耳其是一個處於各種文化之間的國家。土耳其對歐洲歷史的發展產生了影響。它是歐洲基督教和中東伊斯蘭文化的一個混合體。」
歷史學家溫克勒爾對普蘭特爾的文章做出了批評性的反應。他對土耳其入盟持拒絕態度。溫克勒爾也在「南德意志報」副刊上發表文章說:
「一旦土耳其加入歐盟,那麼歐盟就將對敘利亞、伊拉克、伊朗、亞美尼亞和喬治亞形成共同的外部邊界。對歐盟和土耳其雙方來說,在各個領域密切合作比土耳其成為歐盟的正式成員都更為有利。如果將土耳其變成特別受歐盟優待的一個夥伴國,那麼歐洲和土耳其將能夠更為自由地發展其不同的文化。」
文化與傳統認同上的障礙
政治學家奧伯恩多爾弗也參與了副刊的這場辯論,並對贊成和反對的意見都進行了分析:
「一些實用性的論據,比如歐盟擴展能力的界限都是值得考慮的。但這些反對意見實際上都是藉口。這些人的態度是原則性的。反對土耳其入盟的人士一致認為:土耳其不屬於歐洲文化圈。」
歷史學家維勒爾在幾家報紙上對土耳其可能加入歐盟表示懷疑的態度:
「如果歐盟將一個穆斯林大國接收為自己的成員,那麼這將不利於維護歐洲傳統的認同感。」
在普蘭特爾看來,鄂圖曼圍困維也納之後,一些歐洲人的頭腦中對伊斯蘭的恐懼根深蒂固:
「這正是維勒爾們和溫克勒爾們在批評土耳其可能入盟的時候所不明白的一點。他們撰文反對歐盟接納土耳其時帶著那樣一種基督教的狂熱,使人想起16、17世紀的傳教士。」
一個民主的伊斯蘭融合政體?
政治學家列格維在「法蘭克福評論報」上發表文章說,也因經濟危機而在土耳其重佔上風的伊斯蘭必須受到密切的關注,但是伊斯蘭在土耳其的發展總體來說仍然是積極的:
「土耳其在幾十年的時間裡,擺脫了其亞洲起源地區和鄂圖曼帝國的影響,逐漸成為一個民主的伊斯蘭的融合政體。」
土耳其在其走向歐洲的道路上正處於一個十字路口。有人向它招手,希望它成為歐洲大家庭的一員;也有的人背過臉去,言外之意,土耳其應當繼續在歐洲的堡壘之外安營紮寨。也許還存在第三條道路?相信德國報紙的副刊不久也將就此展開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