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德國最高文學獎屬於格納齊諾
2004年6月4日格奧爾格-畢希納獎每年由達姆斯塔特的德國語言與文學院頒發,獎金4萬歐元。至今的得獎者中包括諾貝爾獎得主弗利德裡希.迪倫馬特,亨利希.伯爾,君特.格拉斯,名家哥特弗利德.貝恩,艾利希.凱斯特納,沃爾夫.比爾曼,弗利德裡克.麥洛克爾等。今年的這個大獎已決定給威廉.格納齊諾,頒發儀式將於10月23日在達姆斯塔特舉行。
毫無疑問這是個好選擇。雖然威廉.格納齊諾不像以前有些得獎者那樣為大眾寫作,從而在大眾中享有盛譽,但文學院的這個決定實在是好而正確。格納齊諾在文學批評界的聲望非常好,近年來也引起了較大的讀者圈的注意。
格納齊諾是作為自由記者起步的,在各種報刊當過編輯。70年代,通過為諷刺報「對不住」(Pardon)撰稿他那時已經有了名氣。
格納齊諾於1943年出生在曼海姆,正式踏上文學舞台是在70年代。在他關於一個害羞的、寂寞的名叫阿布沙費爾的職員的三部曲裡,他以「清醒的、直接的散文描述了一個生活在異化世界裡的辦公室職員」。這是當時一名批評家的評價。格納齊諾當時還想寫社會批判性質的著作。後來他的風格卻變了。
無論怎麼變化,在他的作品裡卻堅定地留下了他很早就披上了的特色;對人,對人所置身其中的物的一道灰色目光。格納齊諾的新聞經驗也在他的作品中發揮了作用。
格納齊諾說:「假如我想要抓住什麼東西,那我就要真的以一個記者的風格真的讓它在書面上固定下來,因為否則到了晚上它往往就跑掉了,沒有固定,它就真的永遠地跑了。而這真的是進入專業性的一步。」
在1994年的「魚的無家可歸」或1998年的「女收款員」等幾部長篇小說之後,他在德國轉折之年以「污斑,外衣,房間,痛苦」一作走向了另一個方向。下面這段他寫的文字表現了一種非常安靜的、含蓄的敘事聲調。外加一絲兒輕輕的、背景聲似的幽默。幽默和嘲諷,對這位作家來說是一種生命之泉:
「文化物幽默可以說這些年來變成了一種嘲諷,我對這種嘲諷始終非常忠實,沒有嘲諷,我甚至既不能寫作也不能生存。」
這種謹慎的、非常小心的置入玩笑與諷刺,開心與幽默,也正是今年德國語文與文學院把這個大獎給他的主要原因。文學院院長克勞斯.萊夏爾特說:「格納齊諾多年來不斷處於我們的討論中,我們認為他是最獨特的、最幽默的作家之一,這在德國文學裡並不是理所當然的事,我們有那麼多思想深刻的作家,而沒有幽默的作家,而他受到我們的討論,從一本書到另一本書,越來越被認為是文學裡非常中心的一人。」
還有就是使格納齊諾獲得商業上的突破的電視劇「文學四重奏」。在圍繞主人公馬塞爾.萊希拉尼基的講座中,他的長篇小說「一日雨傘」得到非常好的評價,在此後幾周內,該書銷售額急劇上升。對於一個其作品絕不追求驚險效果,而且一點都不以商業成就為出發點的作家來說,4萬冊精裝本書的售出量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成就了。
相反:他的作家同行約亨.席芒把格納齊諾跟烏韋.梯姆或博多.基爾希霍夫這樣的作家放在一起,歸入「未被人認知」的一代,也就是說,這些作家未能闖入廣闊的讀者的深意識中,就像伯托.施特勞斯或馬丁.瓦爾瑟那樣。通過頒予德國最重要的文學獎,威廉.格納齊諾將能夠朝著廣闊讀者的深意識中邁出大大的一步。
(約亨.庫爾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