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能容忍多少「激情提問」
2016年3月5日(德國之聲中文網)在中國每年召開的全國人大會議期間,大會發言人回答中外記者提問的環節是公眾輿論關注的主要焦點之一。與其它兩會上精心設計安排的會議日程相比,在人大會議的記者會上還能期待官方發言人的一些即興的隨機回答。中國前外交部副部長傅瑩今年依然是人大會議的"臉面",以泰然自若,言語間不失些許幽默的風格面對了中外記者的提問。
與以往人大開幕新聞發布會的情況相比較,今年各路記者們提出的部分問題更加大膽,直觸"敏感部位"。既包括"中國新聞社"記者提出的有關逮捕維權律師是否與全面依法治國相矛盾的問題,也包括《中國日報》記者對人大執法監督檢查工作好似"熱熱鬧鬧走過場"的疑問。不久前剛剛宣誓"姓黨效忠"的中國中央電視台更是拋出了中國民眾眼下關注的一個熱點話題,就是在推行取消封閉式小區政策的過程中,有輿論呼籲應該先從機關大院開始。央視記者直問傅瑩:"如果有一天您早晨拉開窗簾的時候看到你們家小區的圍牆沒有了,您會怎麼想?"
澳洲華文媒體的"激情提問"
從中國各路官方媒體的報導看,此次人大會議開幕記者會上的另一大"亮點",就是澳洲華文媒體《新快報》記者的"激情提問"。這位記者在傅瑩召開記者會即將結束時,多次高聲直呼傅瑩的全名,要求提問。他首先代表澳洲人、澳洲政府官員及海峽兩岸的華人轉達了對前中國駐澳洲大使傅瑩的問候。隨後,他聲稱自己是劉少奇之子劉源將軍的"學弟"。他不清楚劉源在"全世界人民心目中是中國反腐很有力量的一個人"的情況下,中國政府為什麼不賦予劉源在反腐紀檢監察部門更高的任命,反而讓他擔任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他認為,考慮到劉源將軍在反腐領域的作為,讓其繼續掌管反腐工作"是眾望所歸的一件事。"據騰訊新聞援引筆名"探針"的報導稱,這位記者名叫葉寶生,今年67周歲,曾任職於中國教育電視台。傅瑩在記者會上也聲稱"認識他",所以給了這位記者"激情提問"的機會。
以上所有的跡象都讓人感覺,與中國官方的其他記者會不同,人大會議開幕時中外記者會的提問並不是採用商量好問題,大家一起走過場的模式。問題有一定的針對性和隨機性。包括傅瑩這樣身經百戰的發言人也要當場機智反應,面對"來者不善"的難題。曾在中國官方媒體從事記者職業多年的時事評論作家長平指出,與兩會中總理的記者會相比,大會發言人回答中外記者提問環節歷來都是相對比較寬松的,對問題的審查也不嚴格,隨機性確實更大。
"給民眾一個交代"
長平認為,在當下中國同時面臨諸多棘手問題的背景下,官方需要通過記者提出的問題從它的角度"給民眾一個交代"。中國官方也知道在這種情況下,沒有人會真正的提出讓其絕對難堪的問題。另外,在國際化,全球化的推動下,中國記者提問的心態也發生了改變。這位資深的中國媒體人表示,過去的中國記者認為自己確實不應該提出讓官方感覺難堪的問題。但如今中國的記者雖然仍需面對壓力,"但大部分記者都知道他們應該幹什麼",所以一旦有機會,他們還是會提出一些"真正的問題"。
從中國允許出現的網路輿論來看,人大開幕新聞發布會的這種隨機性也確實得到了許多網民的認可。今年63歲的傅瑩已經成為網民心目中"萌萌噠女神"。許多網民讚揚傅瑩面對棘手問題"機敏靈活"的回答技巧。一名來江蘇徐州的新浪新聞讀者評論稱,傅瑩提出的"'語言霸權'很精妙,把美國亂扣帽子的行徑說的很到位,也顯示出美國紙老虎底氣不足。"他所指的是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記者提出中國在南海的島礁上進行軍事部署,將對南中國海的和平與穩定造成威脅的有關擔憂。傅瑩就此表示:把南海軍事化,"這麼一個大帽子扣在中國人頭上,這種做法容易誤導形勢。"
無論是傅瑩的上述表態,還是她評論美國媒體有關中國軍費預算增幅問題講有"搶跑之嫌",不講媒體又會"心塞"的說法,以及人大環資委主任委員"壓力山大",或提及中國小說《三體》,比喻朝鮮半島的安全局勢。所有的這些在長平看來,並沒有超出中國當局以往話語表達的框架。因為據他所知,記者和中國官方代表一般在舉行類似記者會議之前會先舉行一種"通氣會",這種"通氣會"的目的不光是官方審查,也能促成一種媒體的自我審查。這種"互相形成的默契"能讓媒體記者感知到哪些問題是可以問的,哪些問題不可以。像那個"激情提問"的澳洲記者一樣,如果所提問題讓中國官方感到不滿,就可能失去再在兩會上提問的機會。
使用我們的App,閱讀文章更方便!給[email protected]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得到軟體和相關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