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的中國遊客
2013年5月17日(德國之聲中文網)據世界旅遊組織預測,中國出境旅遊的人數,將從2011年的7000萬人次達到2020年的1億人次。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汪洋近日在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旅遊法》的電視電話會議上指出,部分中國遊客的素質和修養還不高,有損國人形象,引發不少網友回應。微博網友蜀秀2012吐嘈說:"中國遊客形象也就是貪官的外形。"也有網友認為,遊客素質差來源於國內的惡習。網友托尼V寫道:"在國內習慣了,一出國很難改的。有人習慣吐痰你不可能讓他吐到嘴邊的還吞回去吧,那不是惡心自己嗎?國內要提升素質!"
文化差異
在科隆一家五星級飯店前台工作的菲舍爾(Christoph Fischer)對入住的中國遊客印象不錯,他介紹說:"我所接觸的中國客人,大多數人比較靦腆。我曾去過中國,覺得來這裡的中國人相對來說其實比較安靜。"
漢堡的導游張寧也認為,來到歐洲的中國遊客比較有素質,他認為大聲喧嘩等行為源於文化差異:"就好比說,德國人可以在飯桌上大聲地擤鼻涕,這在中國肯定是見不到的。但(中國人)有一些陋習肯定是有的,中國人對國外的理解是不一樣的,大多數人感覺付了錢,就是主人,比如說隨便指示大巴司機,這種人人平等的觀念是沒有的或者差一些。" 他所帶的中國團大多喜歡熱鬧,但也更加鍾愛吃中餐,所以吃飯的場合一般沒有外國人。
炫富心態不可取
對中國國外旅遊業頗有研究的旅遊管理學教授阿爾特(Wolfgang Arlt)日前在接受德國媒體《明鏡》周刊採訪時也指出,可以支付歐洲旅遊的中國人屬於少數中國富人,許多人因為計劃生育而從小嬌生慣養,在家被當成"小皇帝"的中國人來到這裡感覺很多事要自理而很不習慣。
經常給中國政府官員當翻譯的一通認為,舉止不文明不好,心態不文明更嚴重。他說,來到歐洲的官員"素質參差不齊",有懂得欣賞文化的,也有人認為花錢是身份的象徵,抱著揮金如土的暴富心態。他說,"官員的紀律性比老百姓稍微強一些,因為在領導面前還是要稍微收斂一點的。"
政府要提高軟實力,中國國際形象卻在惡化
有批評者認為,中國的國際形象,與中國遊客的舉止關係不大。中國政府投入巨資提升"軟實力"、開展"對外宣傳工作"。然而,今年3月中旬,總部設在華盛頓的獨立民調機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全球態度調查(Global Attitudes Project)顯示,中國的形象介於好壞參半和負面之間,而且對中國的負面觀點正在擴大。近十年來,歐洲公眾對中國的評價是全球各地區中最為負面的,但如今,美國和亞洲對中國的負面評價趕上了歐洲。《紐約時報》援引該調查報告稱,許多抱怨的根本原因,是中國不透明、腐敗、威權主義政治制度以及商業氣息過重。
作者:安靜
責編: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