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拯救英國女王

2014年6月24日

德國之聲專欄作者澤林認為,中國對英國未來的重要性大於英國人自己承認的程度。

https://p.dw.com/p/1CPM2
Li Keqiang in London 17.6.2014
圖片來源: 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正值中英建立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10周年之際,中國總理李克強上周前往英國,這是他上任以來首次訪問該國。出訪的時間再好不過了,因為中國絕對可以從英國面對歐盟的執拗態度中獲益。而且中國只要做其最擅長的事即可:投資和為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提供資金。

中國為英國建造高速列車

英國計劃至2026年建成連通倫敦和該國北部的高速列車網。該項目預計耗資約530億歐元。1825年,英國人發明的火車機車試車成功,成為世界該技術領域的領頭羊,直到他們的技術被德國和美國人剽竊。20世紀,日本、法國和德國取代英國的領先地位。如今日、法、德的地位受到了中國人的挑戰。

中國人能夠參與競爭不一定是因為他們可以製造更好的火車,而是主要由於他們有能力向這類項目提供資金。涉及到這個問題,英國首相卡梅倫不能再依靠倫敦金融市區,英國政府早已無法再憑借自身力量出資完成這類項目。英國目前的負債總額達到其國內生產總值的89%,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停滯不前。而卡梅倫又不想向歐洲人要錢。

因此中國現在就有點像以前幫助別人擺脫困境的富有美國"山姆大叔"。李克強簽訂的價值220億歐元的協議讓英國財政大臣奧斯本(George Osborne)鬆了一口氣。奧斯本早就開始擔心,如果英歐真的硬碰硬幹起來,逐漸衰退的英國如何為其反歐行徑買單。中國人現在已經承諾,中英貿易額明年將從目前的620億增加到750億歐元,這對英國也十分有利。

曲折多變的中英關係

中英兩國關係史猶如"過山車"一樣曲折,現在雙方正經歷一個新的高度。1792年,英國政府派特使馬嘎爾尼(Lord Macartney)出訪滿清,為和中國進行公平交易做準備,但是卻被中國皇帝像對待小販一樣拒之門外。1839年,英國動用幾艘炮艦便令中國屈服,並作為殖民國佔領一批中國港口城市。最後一個殖民地--香港於1997年才回歸中國。15年後,英國的經濟前景越來越多地需要依靠中國的恩惠。這其中不僅僅涉及基礎設施建設,而且也關係到如下問題:倫敦和法蘭克福兩個城市中,哪個將成為世界新貨幣人民幣的交易中心。另外,如何維持倫敦交易中心的競爭力也是問題之一,畢竟倫敦是英國與香港和新加坡抗衡的最後資產。

Frank Sieren Kolumnist Handelsblatt Bestseller Autor China
德國之聲專欄作者澤林(Frank Sieren)圖片來源: Frank Sieren

英國退出歐盟雖是不太可能的事,但是萬一發生,該國將會對中國的資金更加依賴。對中國人而言歐洲當然比英國重要,這一點他們也已通過外交禮儀活動作出了明顯的表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數周前訪問了德國,沒有訪問英國。出訪英國僅是總理的任務。對中國依賴如此之大,有利也有弊,俄羅斯的例子就可以證明這一點。俄羅斯總統普丁幾周之前還在懇求中國再給一次機會,使雙方簽訂中俄天然氣協議。

中國將來一定會受益

卡梅倫無論要朝哪個方向前進,對中國而言都是雙贏的局面:因為如果英國留在歐盟內,中國對布魯塞爾的影響力也會有所增加。英國人已經表示,他們將爭取讓歐中簽訂自由貿易協定。迄今為止,歐洲大陸國家對此一直持反對態度。

卡梅倫正竭盡全力取悅北京。中方希望安排李克強與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會面,雖然女王的外交禮儀規定其每年只能接見兩名國際客人,但是英國政府還是讓中國如願以償了。由此女王今年的份額已經用完,因為今年春天她已接見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的德國總理梅克爾。

女王的會客名單是世界政治力量對比的縮影。中國日益重要。德國是歐洲最強大的對手。德國堅持實行節約政策,並致力於促進歐洲各國之間加強合作,英國對此不滿。英國雖已失去經濟大國的頭銜,但是英國人依舊眷戀曾經的那個世界,那時,撥打歐洲事務的電話總是以0044開頭。

然而,時過境遷。現在如果有人想求歐洲辦事,在去布魯塞爾之前就先得拜訪德國總理。搶走英國世界大國頭銜的昔日對手美國,現在在削弱歐洲實力問題上是英國的新朋友。但是正如過去的70年,美國卻也無法在經濟和政治方面為英國提供足夠的支持。美國沒戲,德國不合,剩下的只有中國了。

弗朗克澤林(Frank Sieren)是德國之聲的中國特約記者,已經在北京生活了20年。

翻譯:安靜

責編:李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