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2030研究」場景之四:新加坡模式
2016年10月22日2030年,我們會從中國聽到怎樣的新聞?
2030年10月2日--中國國慶節的第二天,也是德國國慶日的前一天--"習近平經濟與改革政策研究所"在柏林自由大學正式揭牌。
該研究所由中國政府出資建立。德國師生將在這裡對中國崛起成為世界最大國民經濟體和全球領袖大國的經驗進行研究總結。研究所首位所長由中國一位前副總理出任。退休的部長和省長在這裡授課,課程包括"革新構建學",還有"地區經濟發展學"等。德國並不是北京出資開設首家"習近平研究所"的國家。這些研究所是中國全球發展合作的一部分,因為在2030年中國已經成為經濟調控和政府治理方面的成功典範。習近平在2013年向國民所許諾的遠景,已經成為現實:中國取代了美國,成為全球頭號政治和經濟大國。
這一場景的設定前提是,共產黨除了市場經濟改革之外,還啟動了政治革新進程。自從鄧小平時代起,新加坡就一直被視為值得考慮的範本。因為新加坡建國之父李光耀和他所領導的人民行動黨就成功建立了一個政治體制,將事實上的一黨專政與選舉、部分民主式的公民參與以及運行有效的政府機構結合在一起。新加坡是全球最富裕、經濟環境最優、生活品質最高的國家之一--這些帶著"之最"的標籤也是中國所希望得到的。雖然兩國國情差異巨大,新加坡模式在中國只能部分借鑑適用,但是新加坡仍然被北京視為榜樣。
經濟發展
按照新加坡的範本,中國把大手筆的國家激勵政策與強有力的市場經濟競爭結合起來。雄心勃勃的政府發展方案讓廣大民眾階層也從經濟繁榮中受益,城鄉之間的社會分配不均問題得以緩解。在嚴重環境問題的壓力之下,中國成長為環保科技領域的革新領軍力量,並且將這些技術出口到世界各地。到2030年,在訊息技術和醫藥技術等其它領域,中國產品被公認為創新和品質兼備。中國抄襲西方先進技術的時代已經成為過去。"中國創新製造"在國際上成為品質的標誌,而中國高科技產品成為世界各國爭相模仿的對象。中國政府投資重金以推動技術革新,並且支持中國企業去收購外國企業。作為世界領先的創新大國,中國已經成為許多行業的國際標準制定者。中國領導全球的雄心在金融市場上也得到體現。人民幣已經可以自由兌換,並且頗受信賴。在非洲大部分地區,人民幣已經成為儲備貨幣。上海成為全球業務量最高的金融中心之一,中國的直接投資在德國和其它國家得到廣泛歡迎。
政治與社會發展
政治領域經歷了深入改革。在仍然嚴格的中央政府操控之下,地方政府的職權範圍得以擴大。聯邦制被寫入憲法。各地區之間雖然存在競爭關係,但是為了使全國各地的生活條件得到全面改善,地區間再分配體制仍然存在,類似於德國的各州財政平衡體系。國內政治層面也進行了小心謹慎的自由化改革,反對派團體獲得政治影響力的機會得以加強,工會、非政府組織、公民倡議活動和人權組織的權限得以擴大。司法體系得到了逐步的發展,已經可以給大型國際企業提供更高程度的司法保障,這一點從外國投資不斷增長的數字就可見一斑。中國在革新領域的飛躍發展得益於教育體系的大力改革。從2018年起,各所高校可以按照自己的標準招生,教學計劃則根據就業市場的實際需求制定,這樣大學生在學校裡學到的知識就不再是傳統的"事實知識"(Know-what),而是現代化的"技能知識"(Know-how)。中國與鄰國也維持著緊密的政治和經濟夥伴關係。領土主權爭議得到平息,中國為了保持睦鄰友好關係而做出了大幅讓步。中國在世界上的威望不斷提升。在全球權力架構中,中國已經作為一個具有影響力且值得信賴的夥伴得到認可。
這對於德國來說意味著什麼?
與在"中國夢"和"民主"兩個場景下一樣,這一模式所帶來的機遇是大於風險的。與此同時,中國的崛起也給德國經濟帶來了巨大挑戰。政治上的價值觀轉向使得中國在解決氣候變化和恐怖主義等國際問題時成為一個值得信賴的夥伴。在政治、經濟和社會領域來自中國越來越大的競爭壓力,甚至還有可能成為促使歐洲加快和深化一體化進程的動力。強大的中國,還有越來越有品位的消費者,使得德國企業在中國為其產品找到了更好的銷路,也激勵著它們不斷提高自身革新能力。在華開展業務的德國企業在司法領域得到更多保障,在進行企業發展規劃時也更加放心,同時還可以在當地招聘高素質的工作人員。此外,中國的直接投資也能給德國創造就業崗位。人民幣的自由兌換使得企業和投資者能夠進行更加多樣化的投資。然而隨著中國的崛起,德國在國際上的重要性可能會有所削弱。面對品質越來越高的中國產品,德國經濟界在中國、德國和世界市場上可能會面臨巨大競爭壓力,而且規模效應還會使中國製造商更具優勢。此外,中國對原材料的飢渴需求可能會推高國際原材料市場的價格。生活條件的改善可能會使中國成為國際高端人才發展事業的理想之選。在爭奪高級人才的競爭中,德國面臨人才流失的危險。
德國可以選擇的應對策略
為了不至於落入下風,德國應該同時推進歐洲一體化進程,並且加強與中國的雙邊合作。為了在經濟上與中國保持勢均力敵,德國應該加大對教育的投資,並且通過降低高素質人才移民門檻來加強自己的創新力量。此外,德國經濟界也應該努力實現銷售市場的多樣化。
本文內容為貝塔斯曼基金會「中國2030:德國可能面臨的發展場景及相應對策」研究成果,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