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2030研究」場景之一:維持現狀

2016年10月19日

中國共產黨繼續執政;經濟繼續受到國家的控制;巨大的社會挑戰繼續存在。

https://p.dw.com/p/2R6wy
Szenarienstudie 2030
圖片來源: Bertelsmann Stiftung/Szenario 2030

2030年,我們會從中國聽到怎樣的新聞?

2030年冬天,河南數千名兒童罹患麻疹,其中幾百人不治身亡。一名曾經親自為患兒進行過疫苗接種的兒科醫生對此進行了調查。結果他發現:由於錯誤的儲存方式,疫苗針劑在注射接種的時候已經變質。這名醫學工作者向當地衞生部門報告了這一發現,並且將相關訊息公佈在網路上。兩天之後,他被捕了,他所發表的內容也被刪除。

直到一位北京高官家裡的孩子患上了麻疹之後,政府才啟動了調查。中央電視台很快公佈了調查結果,衞生部的一位高級官員是元兇。據稱,他收受了折合150萬歐元的賄賂,將疫苗的經銷業務交給一家運輸企業,而這家公司連一輛冷藏運輸車也沒有。在一場簡短的公開審判中,這名衞生部高官及其同謀被判處死刑。而那個真正推動案件進展的醫生,則因為"散佈謠言"和"擾亂社會公共秩序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中共多年來一直都是利用這樣的壓制手段穩固政權。儘管在領導層中也存在一些討論,即在不允許司法獨立、不允許媒體對政府持批評態度、不允許網路自由化和公民社會參與政治的情況下,能否真正贏得打擊濫用職權行為的鬥爭。然而對於改革的恐懼是巨大的,況且只要政府能夠拿出勉強像樣的經濟增長數據,它就具備足夠的財政手段和在意識形態領域自圓其說的能力,以維持中國現狀。

這一場景的設定前提是,到2030年中國的政治和經濟體系現狀沒有發生根本改變:共產黨決定政治並操控經濟。中共的主要訴求就是維持現有的權力結構。穩定壓倒一切。在政權內部,經常有人言之鑿鑿地指出,中國的穩定面臨動搖,國家可能陷入混亂,這樣的威脅論成為威權統治手段的合法化依據。然而對於權力政治現狀的維持並不意味著中國不會發生變化。社會不公現象和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加劇。儘管國家不遺餘力地進行政治宣傳,但是廣大民眾階層的不滿情緒仍然繼續增加。而即使中國在世界舞台上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也無法改變這一現實。

經濟發展

在國家強力操控之下,經濟擴張的速度早已不再像中國經濟奇跡時代的前幾十年那麼驚人,但是經濟增長率仍然可觀。增長的動力主要來自中西部遲來的現代化進程。國家繼續為那裡的基礎設施項目和城市建設進行數以億計的巨額投資。內部市場消費因此而受益。儘管薪水水準已經明顯提高,但中國仍然保持著世界出口冠軍的頭銜。規模效應使得中國與較小國民經濟體相比具有競爭優勢。在政府的支持下,中國企業在世界市場上執行雄心勃勃的擴張戰略。在海外,人們帶著"表面抗拒、私下贊嘆"的複雜心情看待中國企業,並稱之為"中國惡霸"(chinese bullies)。

國家的經濟規劃者對一些企業乃至整個行業進行扶植,比如替代驅動技術、訊息技術、生物科技和機械製造。這一做法在個別領域(包括建築機械、發電站和基礎設施項目)取得了成功,但總體上講仍然缺乏效率。中國僅僅在個別領域取得了真正的革新領軍地位。大多數中國產品對於世界市場來說也仍然僅僅是品質"尚可"(good enough)。中國實行的國家調控措施還包括繼續嚴格控制人民幣匯率,將關稅和市場準入作为政治施壓手段,以及嘗試在一些關鍵行業設立自己的規範和標準。對於德國企業來說,中國仍然是一個重要的市場,儘管保護主義和司法保障缺失等問題的繼續存在使得中國的商業環境越來越艱難。中國技術創新力量的缺乏使得德國高科技產業得以維持在諸多領域的世界市場領導地位。"德國製造"仍然是高品質的代表。

政治與社會發展

在中國,鄧小平的那句名言"摸著石頭過河"仍然被奉為經典。如果這塊石頭感覺很穩,那麼就可以放心地踩上去;而如果它搖搖晃晃,那麼就要小心地去尋找另一塊石頭。這是一種小步前進的政策,而不是大步躍進,也不是勇敢的改革。然而,這種保守路線卻無法成功地縮小貧富差距,也無法明顯改善全體民眾的生活條件。在中國的14億人口當中,雖然已經有大約4億人屬於中產階層,但是大多數民眾還是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薪水成本和生產成本的上升導致出口增長速度放緩,仍然實行嚴格中央統一化、幾乎沒有改革的教育體系已經沒有能力將中國打造成為創意革新的基地。

China Mordprozess Politiker Bo Xilai Gu Kailai
政治的力量仍然凌駕於司法之上。圖片來源: dapd

政府所預言的邁入高收入國家集團的前景,始終沒有成為現實。儘管諸多問題並未解決,但共產黨仍然能夠維持執政地位,主要是源於威權統治手段,比如對網路的審查以及對個人自由權利的限制。司法仍然受到政治的強大影響。國家宣傳機器還在大力渲染民族主義情緒。中國出現的所有問題,都要歸咎於外國。由於中國在領土主權爭議中表現得咄咄逼人,鄰國感到巨大的威脅,因此許多國家選擇了躲到美國的軍事保護傘之下,從而使得美國進一步鞏固了其在太平洋地區的強國地位。在國際上,由於氣候政策、對人權的侵犯以及強硬外交政策,中國常常招致反感。不僅僅在中國,在海外的中國人處境也並非盡如人意。

這對於德國來說意味著什麼?

如果中國繼續維持現狀不變,那麼機會與風險是並存的。這種延續性雖然會使得與中國合作並不總是那麼容易,但即使在民族主義日益高漲的情況下,中國仍然會是一個在政治和經濟領域總體上可以預測的行動主體。儘管存在保護主義壁壘,但是中國市場仍然對德國的出口產品敞開大門,許多德國企業的技術領先地位得以維持。日益壯大的中產階層對於德國高品質產品的需求甚至越來越大。不過,司法保障仍然缺失的問題使得德國企業在華開展業務舉步維艱。規模效應和政治扶持給中國企業在出口領域創造了不少優勢。

德國可以選擇的應對策略

為了繼續與中國在政治和經濟領域合作,德國應該加強在中國研究與教育交流方面的投資,同時增加在對華交流方面的投資。只有在充分瞭解中國的前提下,德國才能夠有效地促進中國去實行一些有利於德國產品在中國擴大市場的改革。不過,德國同時還需要推動歐洲一體化進程,這樣才能夠和歐洲夥伴共同應對中國所帶來的挑戰,加強歐元作為貿易和儲備貨幣的地位,並且減少自身對中國的依賴性。

 

本文內容為貝塔斯曼基金會「中國2030:德國可能面臨的發展場景及相應對策」研究成果,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