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政府」不利民主
2013年12月17日(德國之聲中文網)德國終於重新有了政府!自聯邦議會選舉以來,經過近三個月非同尋常之長的過渡期之後,新內閣如今宣誓就職,大聯合政府可以開始工作。而且,新內閣必須抓緊時間,因為許多計劃已經無法一拖再拖。
聯邦德國--歐洲經濟最強國,歐盟政治引擎,國際舞台上的"全球參與者",必須迅速重新擁有行動力。黑紅聯盟擁有如此明顯的議會多數,必須開始解決最近一段時間積存的問題:歐元危機、德國基礎設施的亟待翻新、大學教育之殤、貧富差距加劇,當然還有超級工程--能源轉型。此外還有外交挑戰,需要強大而智慧的政府:烏克蘭危機、中東難民困境、伊朗核爭議以及與美國之間的信任喪失。
出人意料之處
新政府面臨所有這些任務。內閣成員安排有一些出人意料之處,令人期待新政府未來四年能實現一些目標:國防部最高層的女強人,有能力掌控龐大複雜的機構。年輕有活力的法律專業人士擔當司法部長,也將憑借這一重要部委的權威完成消費者保護的責任。發展部長儘管不大為人所知,但卻是有經驗的專業人士。文化國務部長繼續享有高聲望。內閣的領導者是總理梅克爾和副總理嘉布瑞爾,二人在本黨內地位毋庸置疑、如日中天。
無從歡慶
或許這些可以成為對德國未來四年有美好期待的理由。但即便如此,仍然不是歡慶的時候。因為政府如此大權在手,令人很難高興得起來。執政黨在議會擁有如此廣泛的多數,使得對政府的有效監控不再成為可能。在大聯合政府的壓力下,反對黨的作用被嚴重壓縮。想要通過自己的動議、或者向公民展現另一種可能,可能都將是十分困難的事。未來四年任期的特點恐怕是無趣的辯論以及執政黨意志毫無阻礙的貫徹。
對民主而言,這是件壞事。民主的活力在於不同意見的交鋒、政策思路的辯論。如果大部分德國人在民意調查中贊成大聯合政府,那或許意味著對和諧與共識的渴求,或許也意味著德國社會的去政治化。但對議會政治、對民主、對我們的國家而言,這卻是各種可以設想的政府組成中最糟糕的一種形式。
作者:Bettina Marx 編譯:苗子
責編:文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