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國家女孩沒學上,德國孩子有學不愛上
2003年12月12日按照聯合國的統計數據,53%的德國三歲兒童、以及78%的四歲兒童被幼兒園看管,另外還有10%的學齡兒童游蕩在學前教育的門外。而這些年齡段的孩子正處於最易被誘導啟迪的關鍵時期,一旦心智得以及時開發,興趣受到正確引導,終身都會受益無窮。令人遺憾的是,德國在這方面做得還很不夠,尤其是對來自低收入家庭、外國移民的稚齡兒童。
另外,在德國的青少年當中還存在著機會不均等的情況。由於德國中學以半天教育為主,社會與家庭問題更易影響到青少年的成長。四分之一的德國中學生屬於「問題孩子」,中學畢業後也不能正確讀寫,在勞工市場上幾乎沒有就業機會。
根據聯合國的這份報告,女孩在受教育方面仍然受到歧視。世界上共有六千五百萬女孩不能接受學校教育,而其中的三分之一是非洲兒童。
但正是因為沒有受教育的機會,這些女童遭受飢餓,暴力和當童工的危險就特別大。她們結婚很早,經常死於早孕,有更高患愛滋病的機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報告中指出,阻礙學校教育的最大因素是學費。有100多個國家收取學費,而學費數額常常高達一個貧困家庭月收入的幾倍。另外還要加上校服,書本和考試方面的支出。肯亞的最新經驗表明,取消學費後,在短時間內,就使幾百萬兒童的就學成為了可能。僅在肯亞,年初因學費取消而報名上學的兒童就增加了150 萬。
這份年度報告把重點放在25個國家,在這些國家中,只有很少女孩上學,或者男孩和女孩之間入學的比例相差很大。這些國家包括衣索比亞,贝宁,布基納法所,還有奈及利亞,孟加拉國,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國。報告中令人欣慰的訊息是,幾乎三分之二的發展中國家在九十年代都提高了女孩入學的比例。成績最顯著的國家有貝南,岡比亞,幾內亞,馬裡,摩洛哥,毛裡塔尼亞和尼泊爾。
據聯合國基金會報告,對女孩的歧視是威脅貧困國家發展的最大障礙。電視女記者克里斯蒂安森作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大使曾多次到過伊拉克,阿富汗等戰亂地區,她認為,為所有人提供受教育機會就是與貧困鬥爭,她說:「促進女孩教育的資金是向貧困國家整個社會的投資,一個女孩上學的時間越長,那麼以後這樣的孩子,或當她們成年以後,生存的機會就越大,因為她們經濟可以獨立。而且,上過學的母親將來更樂於送他們的孩子去上學,更看重他們的女兒能有受教育的機會。」
教育可以防止貧困和人口過剩。婦女們可以更好地保護自己不受剝削,虐待,也能更好地避免如愛滋病這樣的疾病。聯合國基金會的報告批評說,發展,發達國家雙方政府對基礎教育缺乏關注。根據報告,只有八個發展中國家在教育方面的投資超過他們財政預算的20%。比如印度投資教育的經費只佔財政預算的3%,而國防預算則佔16%。巴基斯坦的教育經費只佔1%,國防預算佔18%。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東南亞負責人坎女士出生於印度,後分別在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生活,她說,南亞地區的教育發展至今仍不能令人滿意。在那裡,只有74%的兒童上小學,而其中女孩的比例很小。除了要求發展中國家政府投資教育外,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年度報告也批評道,工業國家對基礎教育的發展援助遠沒有達到預定目標。2000年世界範圍內共有35億美元用於教育——比10年前降低了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