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價下跌——慢性毒藥?
2014年1月12日(德國之聲中文網)在匯豐銀行首席經濟師史蒂芬‧金(Stephen King)看來,2014年,世界兩家最大的央行--美聯準和歐洲央行,可能面臨一場極大的困境。他說,這是一個兩難的抉擇:"是隨著實體經濟的逐漸復甦而宣佈慢慢結束貨幣寬松政策,還是面對通貨緊縮的危險而繼續貨幣寬松政策?"
通貨緊縮的意思是,大多數商品和服務的價格趨於更低,而不是更高。乍一聽上去,這頗令人費解。因為為抑制全球金融危機,大西洋此岸與彼岸的兩大央行多年實行極為寬松的貨幣政策,為市場提供大量貨幣。按照理論,這應當會引起價格泡沫、投機和通貨膨脹才對。然而,事實卻遠非如此。
價格下降
正相反:12月,歐洲商品和服務價格僅比一年前上漲0.8%。這遠低於歐洲央行制定的2%的通貨膨脹目標。設定2%的目標恐怕也是為了防範通貨緊縮。更令人擔憂的是:生產者價格已連續數月回落,如今比一年前的水準低1.2%。立陶宛、希臘和塞普勒斯的價格甚至全面回落。這些都是可能出現通貨緊縮的先兆。
不過,為什麼人們畏懼通貨緊縮更甚於通貨膨脹呢?物價下降對消費者來說不是件好事嗎,為什麼這麼緊張呢?事實上,經濟學家擔心的是,通貨緊縮帶來的下行螺旋。首先,人們期待價格會下跌,因為暫時不購物也不投資。於是,企業減少產量,利潤也就下降,這進而導致工人薪水下調和解聘。隨著個人收入萎縮、失業率上升,整體需求下降。這一過程會愈演愈烈,方向只有一個--向下。
只是藉口?
要抑制通貨膨脹,央行的法寶是讓貨幣升值。但要避免通貨緊縮,在貨幣政策手段上就沒什麼高招了。畢竟,指導利率降到零點或者接近零點,就無法更進一步了。但德國商業銀行首席經濟師克萊默(Jörg Krämer)認為,通貨緊縮的風險被高估了。"我覺得通貨緊縮這個概念被嚴重濫用,被當作實行過於寬松的貨幣政策的藉口。"
克萊默說,真正的通貨緊縮僅發生過一次,是在1930年代的美國。"即便日本的通貨緊縮也並非所聲稱的'失去的十年',因為日本的經濟也在增長,而且與美國程度相當。"他說,部分南歐國家目前價格水準走低,是相對於債務危機前經濟繁榮的自然調整。價格下跌甚至符合這些國家的願望,因為可以由此重塑競爭力。
掩飾問題
這位商業銀行首席經濟師認為,很明確,"投資銀行和央行濫用所謂的通貨緊縮危險,來繼續推行其不負責任的擴張性貨幣政策"。恰恰對義大利這樣不願或沒有能力改革的國家而言,這是一個把責任推卸給歐洲央行的好機會,而不必靠自己的力量解決問題。"他們用寬松貨幣政策來遮掩問題,以抑制通貨緊縮為理由。"克萊默對德國之聲表示,這等於是"用鬼王趕鬼"。
作者:Rolf Wenkel 編譯:苗子
責編:李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