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政治層面,情感因素主導著中日關係的碰撞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4年12月22日

本周二,日本政府不顧中國政府的強烈反對,向前台灣總統李登輝簽發了入境旅遊簽證。中國駐日本大使王毅立即發表嚴正聲明,要求日本糾正這一錯誤。

https://p.dw.com/p/61eP
手持花圈的小泉紀念美國投擲原子彈59周年圖片來源: AP

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表示,李登輝這次訪日的政治意圖非常明顯,就是為分裂國家的活動尋找靠山,製造外部條件。日本方面則指出,李登輝是以個人身份來觀光旅遊,東京沒有理由拒發簽證。本台記者就中日外交摩擦和關係走向採訪了波鴻大學東亞研究所政治學教授辜學吾。

東亞雙雄之間的關係再次遭遇挫折。中方指責李登輝訪日是想為台獨找靠山,而日方卻強調,沒有理由拒絕這位已於4年前離任的前台灣總統以個人身份來訪。中國先前沒能通過嚴正交涉達到阻止日本向李登輝發放簽證的目的,事後要求日本糾正「錯誤決定」的聲明看來也很難奏效。觀察家認為,日本發給李登輝簽證與其說是一項政治動機很強的強硬外交,不如說一個感情因素佔了上風的決定。波鴻大學政治學教授辜學吾表示:

「我個人覺得,中日在經濟層面合作不錯,這主要是理性思維主導的關係。但是在政治層面,情感因素主導著中日關係的碰撞。從日方角度講,給不給某個人發簽證實在是一個國家的內部事務。但因為李登輝從中方角度講是台獨的總後台,所以中方難以接受。但從日本的角度看,日本已經覺得中國對日本的一些外交決策指手畫腳太多,所以日本輿論界已經很難容忍中方在這個問題上干涉下去。」

兩三年前,中國威脅論風行日本,引起一些人的危機感,但經過理性思考後,日本發現中國的崛起並非一件壞事。日本政界和經濟界都已經意識到,應該把中國的崛起作為日本的一個機遇。事實上,沒有中國的騰飛,日本也難以走出經濟的低谷。但是,日本國內,尤其是年輕人中,卻對大鄰國中國抓住歷史問題緊追不放感到不滿。在他們看來,日本政府已經做出了道歉,日本過去二,三十年來向中國提供的大量貸款和發展援助就是一種補償的方式。

中國人卻覺得日本的道歉非常不誠實,日本在中國犯下了滔天罪行,豈能輕描淡寫!同時,對於日元貸款對中國經濟發展的貢獻,中國政府也沒有向國民交待清楚。兩國國民的理解危機日益激化。而在政治層面上,日本國內的現實主義派逐漸佔據上風,讓日本走出二戰陰影,成為正常國家的觀點佔了上風。辜學吾認為:「中方應該引起警覺地是日本輿論在向右轉,向偏右方向轉。在這種時期,中方不可能指望日本做出對中國有利的決定。儘管有些決定是非常渺小的。」

小泉純一郎參拜靖國神社,保釣人士登陸釣魚島,中國潛艇進入日本水域,以及在能源領域的爭奪戰都使中日關係雪上加霜,辜學吾教授說:

「我們不能指望在未來5到10年中,中日關係在政治層面有一非常穩定的發展,雙方政治上的衝突太大。中日關係會繼續呆在一個低迷時期,除非中方突然改變一個外交政策,支持日本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傅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