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議能否起作用?
2014年9月30日德國之聲:抗議者的主要目的是什麼?
馬提亞斯‧斯特潘:抗議者的總體要求是實現更多民主,具體而言就是直接選舉香港行政長官。他們拒絕只在事先決定的候選人之間做出選擇,而是要求直接選舉一名也是由港人提名的候選人。
香港居民總的來說對抗議活動持什麼態度?
必須指出,民眾中存在一定的分歧。一方面,除了構成目前這場抗議活動主力軍的大學生之外,還有"佔領中環"運動和香港的其他民主派力量,他們在最近幾個月中贏得了巨大的影響力。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居民為香港的穩定擔憂。我可以想像,由於學生的抗議活動不斷擴大,同時也是因為警察的行動,例如使用催淚瓦斯,使得越來越多的人站在了民主運動的一邊 。
香港領導人周日宣佈,願意開展對話。這意味著什麼?
這可能意味著,對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香港特首和立法機構選舉的具體方案有可能要重新進行商議。全國人大8月31日剛剛做出一個決定。然而,這個決定也必須獲得香港立法會的通過。但迄今未能獲得真正實施所必須的多數。在做出決定之前,香港立法會的泛民勢力就已經提出妥協建議,例如至少提名委員會的部分成員可以由香港公民直接選舉產生,或者將候選人人數增加到五人甚至更多。
全國人大的決定有進行這種變動的餘地嗎?
中國中央政府最初的想法肯定是留有相對較小的改動餘地。但是我相當確信,面對目前香港積聚的巨大壓力,北京將給予香港政府找到妥協方案的空間,以避免局勢完全激化。
示威者繼續提出其要求。他們呼籲在香港舉行真正的特首選舉,而不再先由中央政府進行預選。對此北京會做出讓步嗎?
我認為,在這一點上北京絕對不會屈服。它不會讓和中共沒有直接聯繫也不能表明完全忠於中國共產黨的人擔任政治領導職務。我先前提到的是,在提名委員會方面有可能做出讓步。我認為在這方面存在著尋求妥協的可能性。
您認為,香港的局勢還將如何發展?
我感覺到,目前的新聞報導有些忘記香港的這一事實:香港居民過去就曾通過抗議活動對北京中央政府和香港政府的決定施加了影響。例如在2003年,當時有五十萬人上街遊行,公開反對在香港實施更加嚴厲的國家安全法。其結果是當時香港的保安局局長辭職,之後不久,當時的行政長官也宣佈辭職。因此我可以再次強調,儘管有北京做後盾,抗議活動仍一再迫使香港政府調整其決策,以避免衝突進一步升級。
馬提亞斯‧斯特潘是柏林墨卡托中國問題研究所政治研究領域的負責人。
Philipp Bilsky/lj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