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媒體:海航在打什麼主意?
2017年5月4日(德國之聲中文網)德意志銀行的最大股東現在來自中國。根據最新數據,海南航空集團在德銀持有的股份已經達到9.9%。《法蘭克福匯報》財經版塊周四關注了這個來自中國的大股東--因為對於大部分德國民眾來說,"HNA"(海南航空)這個公司名稱縮寫還是聞所未聞的。
該報駐上海的經濟記者Hendrik Ankenbrand在文章中先是對這家中國最大的民營航空公司進行了一番介紹,並且指出,海航集團董事長、主要創始人陳峰此前也曾經深陷危機的漢堡HSH Nordbank發出過收購提議。"為什麼這位1953年出生的企業家偏偏對一些風光不再好的德國金融機構產生興趣呢?答案可能是:因為只有這樣的銀行才有機會入手。"
作者繼續分析道:"德國銀行業對於海航和其它中國企業的吸引力,恐怕不是來自於盈利的前景。對於海航董事長陳峰來說,其它行業賺錢可能更快。雖然中國經濟增長率兩位數的時代已經過去,海航與國航、東航和南航這樣的國有航空公司也無法相提並論,但是在這個世界上總有地方可以將資本投放出去,賺取利潤。"
不過現在海航在全球"買買買"的腳步似乎有些剎不住:今年該集團花在海外收購和參股上的資金已經達到55億美元--這在中國企業海外投資總額中佔到了13%。"去年一年,海航似乎在全世界收購了所有可以買到的企業股份:65億美元拿下了美國飯店營運商希爾頓的四分之一股份,此外還入手了卡爾森飯店集團和西班牙NH飯店。陳峰曾經說過,要在數年內讓海航躋身全球企業50強。 而要想達到這一目標,這位董事長深知,唯一的路徑就是不斷收購。"
作者還提到了此前備受爭議的哈恩機場收購案:在經歷了一番波折之後,德方已經別無選擇,因為海航是最後僅存的嚴肅收購方。海航方面也毫不諱言地表示這一收購行動"經濟風險極高"。然而《法蘭克福匯報》記者分析認為,陳峰絕對不會做賠本的買賣:"因為這是一個非常有利的機會。海航希望在哈恩機場繼續營運民航運輸。處於歐洲心臟地帶的有利位置,可以為海航提供與德國的貿易夥伴進行商品和人員流通的機會。"
"海航計劃未來每周分別運行三個往返於中德的客運和貨運航班,相對於1500萬元的白菜收購價格來說,這筆生意應該是不錯的。因為它還有機會獲得最多7千萬歐元的國家補貼和資助",文章在結尾總結道,"海航創始人陳峰可能是個熱衷收購並且樂意冒險的人。但是這個中國人是不會讓自己的錢白白打水漂的。"
"中國給自己開出藥方"
德語財經媒體"資本"(capital.de)也關注中國經濟。該網站發表職業經理人Frank Geilfuß的客座評論文章指出,北京領導層如今表現出非同尋常的自由化(在經濟政策上)。文章提到了不久前在人民大會堂召開的2017年全國經濟體制改革工作會議:"除了按照慣例強調共產黨的領導角色之外,在這次會議上人們也聽到了令人吃驚的消息。比如會上提出要對來自全世界的投資者開放中國市場,與川普政府帶有貿易保護主義傾向的政策形成鮮明對比。"
作者繼續分析了其中的原因:"中國共產黨早已經認識到,市場競爭和創業精神對於經濟發展的激勵效果十分顯著。現在他們要求那些原先一直在保護傘下營運的國有企業接受更為嚴峻的競爭力考驗。一方面通過日益開放的市場,另一方面通過不乏痛苦的適應調整,這些國企的競爭力和創新力也應該得到提升。"
不過這條道路也是崎嶇難行,文章指出:"在過去幾年中,如北京領導層所願,民眾富裕水準的提高為社會帶來了相對的穩定,而整個體制也暫時沒有受到太多的質疑。但是在已經達到的水準之上,如果還想繼續提升的話,那麼現有的辦法就會逐漸遇到瓶頸。……中國經濟必須從整體上加強在未來科技領域的發展,增強國際化,並且提高產品創新能力。而這一發展方向現在就已經在日本、西歐和美國拉響了警鐘。因為中國利用大量的國家資源來推行這一工業發展政策,從而導致市場競爭扭曲。"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