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媒體:中國與美國、印度必然開戰?
2017年9月25日(德國之聲中文網) 愈演愈烈的北韓危機,其實反映的是中美兩國之間的利益衝突。就這個話題,瑞士《新蘇黎世報》以"修昔底德陷阱:美中之間會爆發武裝衝突嗎?"為題,刊發了一篇由德國雷根斯堡大學國際政治教授比爾林(Stephan Bierling)撰寫的客席評論。
文章指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已經從一個赤貧國家成長為一個經濟超級大國,2050年其經濟總量甚至還有望超越美國,取代其維持了整整180年的經濟老大位置。"經濟重心的如此劇變,總是會產生政治上的影響,尤其是崛起的國家即將超越既有的霸主之時。從歷史來看,這種形勢下非常容易產生衝突。古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德在描述公元前5世紀爆發的伯羅奔尼撒戰爭時寫道:'使戰爭不可避免的原因是雅典實力的增長和因此而起的斯巴達的恐懼。'哈佛大學政治學教授艾利森(Graham T. Allison)在他的新書《注定要開戰:美國與中國能否避開修昔底德陷阱?》中分析了過去500年間總共16場相似的對立,發現其中有4場是以戰爭收尾。艾利森教授認為,美中兩國在今後幾十年間很可能會發生軍事衝突。"
文章之後提到了中國的軍力正在迅速追趕美國。"一個國家只有在對現狀不滿時,才會在其軍備上投入如此多的資源。其結果就是,如今的中國已經成為了美國必須嚴肅對待的軍事對手。危險的是,中國還想要打造一個'大中華民族國家'、拓展其海洋疆界,只要在遙遠的礁石上發現一塊刻著漢字的古代石片,北京就會對其提出領土要求。"
"能導致武裝衝突的場景還有許多。最危險的自然是眼下金正恩用導彈和核彈引發的不斷升級的危機,它正在讓美中兩個大國滑向戰爭。幾年來,華盛頓一直努力想和北京打造一份共同的應急預案,為平壤政權的突然崩潰早做準備。預案內容包括:屆時誰派遣特種部隊進入北韓佔領其核武庫?如果美中兩國都出兵,如何避免雙方軍隊不發生摩擦?迄今為止,北京方面並沒有積極回應美方的這一接洽。中國人很可能是在擔心北韓會認為其背叛。"
作者還指出了駭客襲擊、貿易衝突同樣可以引發軍事對立,隨後開始分析能夠阻止美中之間爆發戰爭的因素。比爾林教授認為,中國與14個鄰國接壤,其中俄、印、巴、朝四國還都擁有核武器,許多鄰國還擁有美國等大國的撐腰,因此北京若要軍事冒險,必然會顧此失彼;因此中國更傾向於用溫和的方式,逐步化解美國打造的以民主與人權為基石的世界秩序,替之以強調國家主權、不干涉內政的新型多邊體系。
"上海合作組織、金磚五國會議、亞投行、'一帶一路'規劃都服務於將中國的經濟實力轉化為政治實力這一目標。北京更願意一點一滴地逐步拓展影響力,而不是走直接對抗霸主的路線。況且,川普总統反對自由貿易、反對現有國際組織的立場,正中北京下懷。"
"而最主要的能夠阻止美中軍事冒險的因素,還是核武器。美國有800枚洲際核導彈,中國則有約100枚,兩國都因此具備有二次核打擊能力。這意味著,即便其中一國遭到了對方核武器的突然襲擊,依然能夠用手中剩餘的核武器毀滅對方。歷史上,兩個核國家之間還從來沒有發生過戰爭。即便是破壞國際法的擴張主義者習近平、抑或是沖動行事的政界狂人川普,也依然逃脫不了核威懾之流氓邏輯。"
瑞士《金融經濟報》則以"中國與印度之間的巨人決斗"為題,刊發評論指出,中國正在中亞地區拓展影響力,而印度則被邊緣化;兩個人口都超過10億的大國對於全球經濟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其優勢固然可以互補,但是兩國的利益卻不盡相同。
"要是只看經濟總量,中印之間的角逐似乎已經見分曉。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本年度中國的購買力平價GDP總量將達到23兆美元,而印度則只有9.5兆美元。不過,印度正持續保持著更高的增長率,其人口結構也更為健康,因此這一差距預計將會縮小。中印兩國的產業優勢也並不相同。印度經濟更加注重服務業以及IT業。理論上,兩國經濟具有不同的優勢,能夠讓雙方形成互補關係,從而在睦鄰友好的基礎上鞏固雙邊利益。要是印度與中國之間能夠形成良性的經濟競爭,這當然對全球經濟有好處。中印兩國將不僅僅能形成聚合力,還能帶來相當的成本優勢。"
文章還指出,隨著中國的戰略觸角延伸向印度洋,中國與印度之間的利益衝突也在不斷增加。中國正在大力提升同印度世仇巴基斯坦的夥伴關係,打造中巴經濟走廊、投資擴建瓜達爾港。"中國歷史上有不少'超級工程',比如長城、京杭大運河,反面的例子也包括毛澤東的'大躍進'。鄧小平時代開啟了史詩一般的改革開放,而如今的'一帶一路'規劃則彰顯了北京要讓絲綢之路重生的雄心。"
"今年初,首列發自中國義烏的貨運列車在經歷了17天的旅程後抵達英國。加強中歐之間的鐵路運輸,其目的顯然不僅僅是讓中國產品更快、更便宜地進入歐洲市場,更在於打造一條不受制於海上航線的商路。印度正警惕地關注這一動向,卻受困於地理位置而無法參與這一進程。中國在中亞大舉拓展影響力,印度則被邊緣化。而隨著印中邊境爭執暫時平息,新德里对北京能夠形成的干擾也非常有限。"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