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人「被抗生」
2012年1月10日對症下藥也沒用
在今年夏天剛剛經過埃希大腸桿菌衝擊的德國人再次面臨"病從口入"的挑戰,這次抽查的20種雞肉食品中有11種帶有抗藥性的病菌,吃了這些抗生雞,一些抗藥性的病菌會留在人體內。德國聯邦風險評估研究所食品安全部發言人昆得克(Jörgen Thier-Kundke)說,這些抗生雞雖然吃起來味道和有機雞肉一樣鮮美,並且價格便宜,可是下了肚之後卻後患無窮,他說:"這種帶有耐藥菌的抗生素被攝入人體後,這些耐藥菌會讓人體產生抗藥性,使藥物作用減弱,甚至全然不起作用,包括其他的抗生素。這樣,人們一旦生病,可是藥物卻起不了應有的作用,治癒的可能性減小。"
治病藥不是預防針
北威州環境局去年11月份調查數據顯示,北威州近千家養雞場中,超過96%的雞喂過抗生素。而且這個數字不僅反映出該州,也基本反映了全德的情況。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有機養殖場主表示,德國大多數養殖場頻頻使用抗生素是要保持家禽的健康。在大型養殖場,肉食雞往往在狹窄的空間裡生存,如果一旦有一隻雞生病很容易就殃及一大群雞。大多養殖場防患於未然,為了最大程度上杜絕一批肉食雞被傳染疾病,按大約1%~2%的比例把抗生素添加到飼料中,發揮預防性作用。根據藥品法,抗生素雖然是"處方藥",只能用於生病的家禽,而且只能從獸醫那裡獲得使用許可,可是事實上,處方並不難要。另外,雖然在歐盟之內禁止使用含有抗生素的飼料,可是帶有抗生素的生長促進劑無疑是讓肉食雞快速長大最有效率的飼料之一。
聯邦農業及消費者保護部長埃格納提交的改革草案中包括:屠宰主必須報告動物整個生命周期的藥物治療,而不是像現有條例中僅記錄動物屠宰七天前的情況。在監管方面也要加強監督。德國農民協會和養雞業協會發言人赫維斯(Christiane Riewerts)表示,在2010年,德國人均雞肉消費量每年為20公斤左右。隨著近幾年人均食用的雞肉類食品越來越多,人類"被抗生"的機率也越來越大,減少抗生雞的出現刻不容緩:"在未來五年內我們希望通過各種措施減少30%的抗生素使用量。這是一個雄心勃勃的目標,我們希望通過更好地記錄和監管抗生素的使用達到這個目標,要從根本上減少家禽發病率,更好的改善養殖場情況,使禽類有更多的生存空間,改善雞窩衞生、給飼料增加營養。"
赫維斯補充道,儘管有些雞肉類食品含有抗生素,不過消費者保護和食品安全調查顯示,超市裡面的雞肉類產品不含有對人體有害的抗生素,從這個角度來說,消費者仍可食用德國的雞肉製品。
不僅在德國,在整個歐洲,這種使人體產生抗藥性的耐藥菌也令人擔憂,歐洲疾病預防中心總監斯鵬格(Marc Sprenger)接受路透社採訪時表示,現在如果不採取一些措施,未來面對病毒性感染時,醫生很有可能找不到可以對付耐藥菌的藥物,束手無策的看著病人無藥可救。
作者:文暮
責編:李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