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審計風暴」能否驅散腐敗邪氣?

德國之聲中文廣播2005年10月2日

挪用財政資金、私設帳外帳和小金庫。近日,中國國家審計署的一份報告再次公佈了這些屢審屢犯的問題,涉及的對象包括財政部、發改委、教育部等30多個政府部委。歐洲經合組織在一份有關中國問題的調查報告中指出,腐敗問題已經對中共政權的合法性構成了最嚴峻的挑戰。

https://p.dw.com/p/7FWj
人人心裡有一桿秤圖片來源: AP

中國國家審計署公佈審計報告不過是近三年來才有的新鮮事物,但每年都無一例外地掀起了所謂的「審計風暴」。以前,國家審計署只向全國人大常委會進行報告,媒體和公眾無從瞭解國家機構在編制及執行預算中存在哪些問題。然而,政府機構中腐敗問題之嚴重其實早已是人人皆知。中國政府似乎也希望略增一些透明度,借助媒體與社會輿論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腐敗。

據官方統計,近年來,4000多名腐敗官員潛逃國外,捲走巨款50多億元人民幣。經濟學家胡鞍鋼估計,90年代末,腐敗造成的經濟損失佔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13%以上。2005年的審計報告指出,中央38個部門的「違規」問題造成了90億元人民幣的損失。所謂「違規」其實也就是「腐敗」的代名詞。

清華大學廉政與治理研究室的任建明認為:「審計工作涉及的是政府的財政問責,審計發現問題,相當於事後來處理政府機構在制定和實行預算中發現的問題,過錯和腐敗行為。我認為如果要加強這方面的公開性的話,必須對政府的預算加以改革,預算應當符合實際,比較詳盡,預算報告能夠公開,在問題還沒有發生時就能接受媒體和公眾的監督。這比事後作審計時才發現問題效果可能更好一點。」

那麼,在現行體制下,審計報告究竟能夠起到什麼樣的作用呢?任建明說:「審計報告所公開的問題,包括查政府的預算賬目所發現的問題,是紀檢監察和反貪機構調查反腐敗的一個有力的證據。我也注意到,在審計報告之後,這些反腐敗機構繼續跟進,查處了一些案件。」

目前,中國人大討論的預算不是中國政府全部活動的預算,而這部分所謂「預算內」也非常籠統,許多並沒有實際的項目支撐。專家們認為,今後的改革必須朝著預算與實際項目緊密聯繫的方向發展。

針對各部委的小金庫和帳外帳的問題,任建明指出: 「有些地方政府已經在改革,比如建立單一的地方賬戶。像北京、深圳、廣州等地還作了一些改革,象公務員的報酬是按照統一的標準來發放,除此之外不能發任何的薪水。這樣就從公務員的報酬制度上有效地防止了出於部門利益的考慮設立小金庫的做法。但這樣的改革並沒有在中央政府和所有的政府部門推廣開來。我認為未來應該加快財政體制改革的步伐。「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
本站網址:http://www.dw-world.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