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座評論:後疫情時代的產業鏈重置趨勢
2020年4月7日(德國之聲中文網)新冠疫情已經成為2020年最大黑天鵝,而且這個黑天鵝有點兒揮之不去的感覺。因為沒有特效藥,最終可能需要等到全球大部分人口都獲得一定程度的免疫力,這只黑天鵝才會飛走。因此,新冠疫情對世界經濟的負面影響,已經不容置疑。嚴重一點講,世界性的衰退已經成為現實。但是在這個大衰退的背景下,經濟學家對後疫情時代的產業鏈重置趨勢有不同的預期。
有一種觀點認為:中國首先控制了疫情,率先復工,因此疫情是有利於中國在後疫情時代的經濟增長的。現在全世界需要中國提供抗疫物質,而中國的全產業鏈優勢也會吸引世界資本繼續投資中國。
另外一種觀點認為:疫情告訴全世界,在黑天鵝面前,全球化是多麼不靠譜,與其在危機中搶奪戰略物資,不如在後疫情時代加強自力更生的生產能力。因此,對於後疫情時代,中國會面對一個更加嚴峻的外部環境。
其實全球化退潮,在疫情爆發前就是一個方向,最典型的案例就是美中貿易摩擦。川普掀起的全球範圍的貿易摩擦,代表了美國經濟中那些全球化的受害者,希望能夠通過貿易摩擦,讓全球化的外國獲益者為此買單。如果承認這一點,那麼現在的問題就不是疫情後這個全球化退潮的趨勢怎麼樣(它還存在),而是增加了新冠疫情作為突發事件,對這個進程的影響如何?是加速了,還是減緩了?
假設某種商品有一百個零件,每個零件由很多廠商在生產。其中10個零件在美國生產,是核心零件,利潤豐厚;另外90個在中國生產,沒有什麼技術壁壘,利潤微薄。本來這就是全球化的資本最優配置。那麼新冠疫情影響呢?它會大大增加人員交流的成本,而對貨物貿易的影響相對較小。可以預計,大量的零件生產廠商會重新配置生產,從而減少這種人員交流帶來的成本,這特別表現在生產鏈很長的產業中。
那麼現在是美國重建完整產業鏈(100個零件全部在美國生產)容易呢?還是中國容易?如果沒有什麼技術輸出限制的話,顯然後者容易得多。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看到特斯拉很快就獲得了在中國建廠的許可,並變成現實。而福耀玻璃去美國建廠就困難很多。當然,如果存在技術限制,那就不好說了,這取決於中國能不能自主研發出那10個核心零件的生產能力來。
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假設兩國全部自力更生了,那麼美國的生活水準一定是下降的,而中國有沒有獲益呢?不一定。因為美國把一部分的生產資源從生產高利潤的核心零件轉移到了生產低利潤的普通零件上去了,同時由於喪失了高效率的中國的支持,總產量還會比全球化時代下降。所以,美國限制技術輸出的政策不僅會受到中國的抵制,即便對美國的普通經濟主體,無論是資本還是消費者,都是不合算的。
那麼中國的獲益程度為什麼不一定呢?因為即便研發出核心零件的生產能力,獲得了豐厚利潤,但是同樣因為喪失全球化而降低了總的生產效率。最終是不是獲益,取決於這兩個相反的因素哪個影響力大一些。
當然,以上的結論是建立在雙方都能夠百分百地獨立自主生產的前提下的。實際上,疫情還是一個小概率事件,並不太可能完全倒退到閉關鎖國的時代。如果大部分零件不調整,只有部分生產商為了避免疫情事件中的高交流成本,從而需要重新選擇生產地,那麼資本顯然更加傾向於在中國設廠,因為它可以和80%的其它廠商低成本交流。
除了生產上的匹配問題,生產鏈的配置和市場大小也有很緊密的關係。如果中國的國內市場大於美國,那麼試圖勸說(或者激勵乃至於強制)各種零件厂商從中國轉移到美國去就更加困難了。道理很簡單,因為一旦因為疫情出現國際貿易的阻斷,就地生產的利潤取決於當地的內貿市場,如果中國市場廣闊,那麼資本又怎麼會棄之不顧呢?
所以,無論疫情的影響如何,對於中國來講,最好的策略還是盡快提高自我研發的實力,並加速國內市場的培育。
沈凌,德國波昂大學經濟學博士,現執教於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