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國闖出一片天?
2012年11月4日(德國之聲中文網)他們是軟體開發師,生物化學研究院或者是機械工程師。他們來自印尼、越南或者是美國。他們在德國的生活看起來相當愜意,一個名叫"Make it in Germany"的影片網路门戶網站中可以感受到這種氣息。這個項目是德國政府聯合聯邦工作局共同舉辦的。其內容是年輕的外國人介紹自己在德國的工作和生活。
來自西班牙的瑪麗亞說:"我願意在德國生活。這裡我可以提高自己的專業、完善自身。"而另外一位來自越南的董姓男子在影片中說:"我研發機器人銲接系統軟體,在這裡我可以把我的專業知識轉化為實踐經驗。"在一個影片片斷裡他正與朋友打網球,董先生說,他感覺自己現在已經融入了德國社會和這裡的越南人社區。
心有餘而力不足像瑪麗亞或者是董先生這樣的專業人士在德國企業很是搶手。德國經濟部長勒斯勒爾(Philipp Rösler)曾經承認,就連創新性中小型企業在德國就業市場裡找到合適專業人才的機會也越來越小。他說:"人們如果問德國公司,他們發展擴大企業的過程中最大的困難阻礙是什麼,對方總是回答說:沒有足夠的合適的專業人員。"據悉,德國企業每年需要20萬個專業人員。
"Make it in Germany"網站上線才幾個月。已經有35萬人瀏覽過該網站,其中80%左右的訪問率來自德國之外。來德國工作一共有5個步驟:找工作、申請簽證、搬家、適應新生活、家庭團聚。德國國際合作機構(GIZ)計劃為這些潛在的外來移民提供簡便暢通的赴德辦理手續。
在德國的新家園德國國際合作機構管理委員會主席塔尼婭‧格樂(Tanja Gönner)解釋說,這個計劃中包括,不僅僅是要給這些來自外國的人才介紹工作,還要幫助他們從新的僱主那裡獲得合理的薪金。
而這些人離開祖國到國外生活,是否對人才輸出國造成損失呢?德國國際合作機構也考慮到了這個問題。之所以選擇印度、越南、印尼這幾個地方作為試點國家就是因為,這些國家的人口結構年輕,德國急需的專業人才在那裡並不缺少。有些專業甚至人才飽和,足夠滿足當地勞動市場7到10年的需求。
雙贏局面
沒有一個政府表示"我們希望我們的高尖端人才離開祖國,在國外發展,只留下素質不高的人在這裡。"政府知道,遷移效應包含了技術轉讓、海外人才給在祖國的家人匯錢、人才最終回到祖國等種種最終對祖國有益的好處。
德國經濟部長勒斯勒爾把這種移民叫做"可持續性外來移民",他說:"人們可以說,我們到這裡來工作,在這裡發展事業,之後我再回到家鄉。以往的經驗顯示,這種情況經常發生。"
德國國際合作機構把這個項目稱作是一個"雙贏"項目,並舉出了具體實例。在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大概有5000個失業的護理人員,其中有很多人已經在德國國際合作機構的幫助下成功的在德國找到工作,另外也有印尼和越南工程師的成功案例。在自己的國家沒有工作崗位的專業人士一般來說都會考慮到國外工作。德國國際合作機構表示,如果我們有機會的話,應該為德國爭取到一些自願移民到國外的專業人才。
作者:Sabine Kinkartz 編譯:文木
責編: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