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聯合國報告:人類活動加速大量物種滅絕

2019年5月11日

聯合國發表的最新報告指出,上百萬物種正因為人類的活動而瀕臨滅絕危機。專家警告,生物多樣性的減少將對人類發展帶來負面影響,可能的嚴重後果不容忽視。

https://p.dw.com/p/3IEqt
Symbolbild Artenvielfalt Schmetterling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P. Desmazes

(德國之聲中文網)聯合國本周發布的《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全球評估報告》指出,人類活動正導致大量物種以驚人速度從地球上消失。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台(IPBES)主席沃森(Robert Watson)表示,目前有充足的證據指向這樣的晦暗前景。"人類正在全球各地侵蝕經濟、生存、糧食安全和生活品質的實質基礎。"

報告指出,國際社會必須盡快將核心目標從經濟增長轉移至永續發展系統。IPBES在向聯合國遞交的報告中提出了許多令人擔憂的現象:全球約800萬動植物物種中,近百萬物種正面臨滅絕危機。報告寫道,當前的物種滅絕規模超越人類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而且速度不斷增快。陸上四分之三以及海洋中三分之二的自然棲地因為人類活動而發生大規模改變。

關乎人類命運

報告撰寫人在文中多次強調,生物多樣性的降低不僅是環境議題,也會對人類發展、經濟、政治穩定性、甚至是難民潮等社會議題造成影響。該報告警告,生態系統的改變可能對人類帶來災難性後果。沃森表示,現在採取應對措施為時不晚,"但前提是從地方至全球層面都必須展開行動";人類必須對科技、經濟和社會進行根本改變,設定範例、目標和價值觀。

Flash-Galerie Amazonas Regenwald Rodung Klimawandel
砍伐森林破壞野生動植物的生存空間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

阿根廷柯爾多瓦大學生態學家迪亞茲(Sandra Díaz )表示:"生物多樣性和以及人類的天賦是我們的共同資產,也是人類生存繁衍最重要的安全網。"但這個安全網正瀕臨破裂。迪亞茲、德國赫爾姆霍茲環境研究中心(UFZ)的塞特爾(Josef Settele)以及巴西人類學家布隆迪齊奧(Eduardo Brondízio)是IPBES報告的主要撰寫人。

報告指出,在陸上的多數棲息地中,天然物種的數量自1900年起平均減少了至少20%。超過40%的兩棲物種、近33%的造礁珊瑚和超過三分之一的海洋哺乳動物生存受到威脅。此外,牲畜的多樣性也在減少:截至2016年,作為肉類供應來源的牲口或是勞動用途的哺乳類動物已有9%絕種。

報告撰寫人塞特爾指出,生態系統、野生物種和養殖牲口及作物的損失是人類活動造成的直接後果,"對全球所有地區人類的福祉帶來直接威脅"。雖然生態保護已有所進展,但卻尚未達到各方協調的環保以及永續發展目標,德國也不例外。德國哥廷根大學農業生態學教授查恩特克(Teja Tscharntke )表示:"德國和歐洲的生物多樣性策略只是紙上談兵,缺乏進展。"

掠奪式開發和污染

該份生態報告的作者對造成破壞性變化的主因及嚴重程度進行排序。其中帶來最大影響的是人類對陸地及海洋的使用方式,其次是對生物的直接剝削、氣候變遷、環境污染以及外來物種的侵略。在未來的數十年內,氣候變遷的影響性將愈發劇烈,至少在部分領域中依舊是造成嚴重破壞的主因。

報告中所列舉的許多發展情勢與全球人口的快速增長有密切關聯。自1970年起,農作物產量提高了三倍,伐木的數量增加了近了兩倍。而人類每年開采600億噸的可再生或不可再生原料及資源,與1980年相比翻了近一番。相較於1992年,城市建設的整體面積已經擴大超過兩倍。自1980年開始,塑料垃圾污染甚至增加十倍,此外還有大量的重金屬、有毒物質和其它工廠廢料被排放入水中。

距離上一份同類型的全球生物多樣性報告發表已過了14年。此次聯合國最新版本的報告是由全球50個國家145名作者協力完成,另外還有逾300名專家花費3年時間統整了約1.5萬份研究及其它文獻資料。IPBES成員國的132名代表此前在巴黎就報告摘要內容進行斟酌討論。聯合國5月6日公佈的報告包含了一份全面分析的核心內容,完整的分析報告會在日後公開。

與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報告相同,《生物多樣性報告》旨在增加國際對現今形勢的認知,並推出可能的解決方案。參與研究的學者期盼能借此促進物種保護,並推動可持續性發展轉型。這份新發表的報告對於即將於2020年在昆明舉行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而言具有相當的重要性。屆時各方將商議2020年後全球物種保護的各項要點。

 

張筠青/苗子(德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