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面臨嚴峻形勢
2008年12月20日"增長率達兩位數的黃金時代暫時過去了。分析家和國際組織幾乎每個星期都往下修訂他們對中國經濟的預測指數,世界銀行預計,2009年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為7.5%。在受到經濟衰退折磨的西方,這樣的增長率看來也許已經相當可觀,但在中國,它就像長期以來人們擔心的硬著陸。按照通常算法,中國年輕人多,經濟必須每年至少增長8%,這樣才能為湧向市場的新生勞動力提供就業崗位。
經濟走弱的原因之一是西方需求收縮。分析家計算,今年下半年,美國的私人消費支出也許減少了3.5%,這一狀況大大壓低了中國的出口結算。今年十一月,中國出口總量自2001年以來首次下降,2009年的前景更糟。德意志銀行經濟家馬駿預計,中國的出口將再次下降,降至4%。對於一個出口佔經濟總量達40%的國家來說,這是一大挫折。"
經濟周刊接著報導了中國工廠倒閉、房產價格下跌的現狀。房地產市場的蕭條又影響了鋼材、水泥和玻璃行業,在訂單減少的情況下,工廠大量解僱工人,造成社會局勢緊張:
"例如,香港投資商經營的開達玩具廠不久前解僱了數百名工人,工人要求補償。因企業不願支付補償,憤怒的工人砸毀了公司辦公室的電腦和窗戶,並與一千名警察發生衝突。最後公司管理部門做出讓步,支付了補償金。
這樣的事件使北京政府處於高度窘迫的境地,因為它把自己的合法性建立在不斷提升13億中國人的生活水準之上,人民獲得服裝、電冰箱和汽車,作為交換,他們不打擾統治者。如果這樣的交易不能持續下去,黨就會很快陷入困境。
所以,溫家寶總理不久前在黨的'求是'雜誌上警告說,危害穩定的因素將增加。中央黨校科學家周天勇擔心盜竊和搶劫會急劇增多,他認為中國的社會穩定已受到威脅,明年城市中的失業率有可能達到14%,將導致大面積的社會動蕩。
三十年前,鄧小平對外打開了被文化革命禍害的這個龐然大國的大門,他開創的經濟改革影響深遠,為後來的經濟增長奇跡開拓了道路,但現在中國面臨著也許是三十年來的最大挑戰。北京害怕經濟危機導致整個體系倒塌,恐懼的心理四處蔓延。政府沒有一個星期不發布推動經濟發展的新措施。但這些措施能否收到預期效果,很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