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七月經濟指標低於預期
2022年8月15日(德國之聲中文網)今年七月的中國多項經濟指標均低於預期,顯示經濟發展出現疲軟態勢。中國國家統計局周一發布的數據顯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只增長了2.7%,工業生產增幅也低於分析師此前的預期,僅為3.8%。從一月至七月期間,設備投資增加了5.7%。
為了給經濟發展注入活力,中國央行周一出人意料地宣佈,將中期借貸便利(MLF)下調0.1個百分點,降至2.75%,這是中國央行今年一月以來首次採取類似措施。
專家:降息措施難以奏效
分析師對經濟發展前景較為悲觀。Dekabank分析師寫道,周一發布的經濟數據再一次驗證了中國嚴苛的清零防疫措施對經濟發展起到了阻遏作用。而目前採取的降息措施所能起到的提振作用則相對有限。
中國央行還決定將七天期質押式回購利率從此前的2.1%降至2.0%,這對銀行間短期質押式回購成本具有指標意義。市場評估公司Jefferies的專家們指出,上述兩項降息措施並不足以對經濟發展產生明顯的推動作用,而只是對儲蓄率過高和消費支出過低做出的反應。中國各大銀行的儲蓄額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攀升,因為無論是私人家庭,還是企業都出現了"過度儲蓄"的問題。
中國政府堅持清零政策,對經濟的發展造成了衝擊。為了遏制奧密克戎變異毒株在中國的蔓延,今年春季以來,包括經濟重鎮上海在內的一系列中國大中城市都實施過封控管理。除此之外,房地產市場出現的問題也阻遏了中國經濟的增長。
經濟專家們普遍認為,中國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的活動空間已經非常有限。為了遏制通膨,美聯準和歐洲央行都先後採取了提息步驟。這就引起了資本從中國流向美國、從而導致人民幣疲軟的擔憂。周一金融市場上,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已出現下降勢頭。除此之外,由於大量國企和地方政府負債纍纍,也為央行無法進一步採取寬松政策。
經濟蕭條的徵兆?
受嚴苛的防疫措施影響,今年第二季度中國GDP只增長了0.4%。一般認為,今年政府給定的5.5%經濟增長目標將無法實現。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負責人王君也認為,中國經濟決策者的調控手段已經變得非常有限。即便是放寬借貸條件,鑑於當前的形勢,很多企業和個人仍會對借貸問題持審慎態度。"一些人寧可提前償還債務,這有可能是經濟蕭條的前兆。"
(德新社,路透社)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