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23年第5期 目录及摘要

                     摘   要                     

以共享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逻辑共契、现实堵点与推进路径

燕连福 何佳琪
[摘 要]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研究以共享发展促进共同富裕要回答好三个问题:一是共享发展为什么能够促进共同富裕,也就是二者的逻辑共契,即从价值旨归上看,二者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基本遵循上看,二者都坚持社会主义的本质;从目标任务上看,二者都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为目标;从内在要求上看,二者都内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二是分析当下以共享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仍存在的现实堵点,主要有共享发展带动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的堵点、共享发展面临“三大差距”短板的堵点、共享发展促进效率提升效果不佳的堵点、共享发展下实现分配正义遭遇困境的堵点。三是针对目前存在的现实堵点,回答好如何推进的问题。即推动“共享经济”健康发展,不断提升共同富裕“内容增量”的底色;补齐“发展短板” ,不断提升“协调均衡” 的本色;推进“效率和公平” 动态平衡,不断提升共同富裕“ 可持续发展”的亮色;筑牢“共建共享”法治根基,不断提升共同富裕“公平正义”的成色。
———————————————————————
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难题”的破解:共同特征与中国特色

刘文勇
[摘 要] 中国式现代化既面临世界现代化的共同特征“难题” ,也面临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难题” 。坚持巩固党的领导地位与提升党的领导能力是中国式现代化破解人与自然、人与人、政府与市场的矛盾等世界性“难题” 的中国新解,坚持人民民主和自我革命是破解中国特色现代化发展“难题”的密钥。中国式现代化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已经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硬核” ,由“硬核”内生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 等核心理论主张是破解世界共同特征“难题”的中国方案,自我革命精神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常青”提供了思想指引。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长效指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成功实现。
———————————————————————
海外学者视角下中国数字经济的创新演进及对外溢出效应

郑国玉
[摘 要] 中国数字经济无论在技术还是在管理方面,相对美国以及其他西方国家都有所创新,这几乎是所有海外学者的共识,不过,海外学者们也观察到了中国数字经济尚存在一些不足。在对外溢出效应方面,大多数海外学者认为,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模式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有示范作用,同时也威胁了其他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在数字领域的霸主地位。海外学者的观点带给我们的启发包括:要保持并扩大现有国内数字经济在规模、强度和自身特色等方面的优势;尽快突破关键数字技术,摆脱卡脖子的窘况;在拓展海外市场的过程中,要采取对象国易于接受的方式;协调好政府监管力度与数字企业自主权力之间的关系。
———————————————————————
大运河(京津冀段)沿线传统村落村民对村落大运河文化认同的比较研究
——以北京皇木厂、天津杨柳青、河北捷地村为例

成志芬 郭予良 邓思宇 范博宁
[摘 要] 协同推进京津冀区域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不仅可推动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也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加强大运河(京津冀段) 沿线传统村落村民对村落大运河文化的认同对于京津冀区域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大运河(京津冀段)沿线三个传统村落———皇木厂、杨柳青、捷地村(分别隶属于北京、天津、河北) 为例,从认知、情感、意向三个维度,分析三个村落村民对村落大运河文化认同的情况、影响认同的个人属性因素,并分别对它们进行对比,最后总结提出强化大运河(京津冀段) 沿线传统村落村民大运河文化认同的途径:一是重点强化捷地村,再强化杨柳青,最后强化皇木厂村民对村落大运河文化的认同。二是首先要强化三个村落村民在认知维度的认同,其次强化在意向维度的认同,最后强化在情感维度的认同。三是共同强化三个村落年龄较小、居住时长较短的村民对村落大运河文化的认同。四是对不同的传统村落应采取不同的细化措施,强化不同属性村民对村落大运河文化的认同。
———————————————————————
算法的意识形态风险:属性、机理与出路

鲍 金 黄 婧
[摘 要] 算法并非意识形态无涉的价值真空地带,技术与价值的相互耦合促使算法产生出强烈的意识形态属性。在算法所座驾而形成的数字社会中,算法歧视、算法牢笼、算法黑箱导致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引领力和凝聚力都陷入了新的风险情境,而这些意识形态风险得以生成的内在机理表现为:大数据通过对社会建构的中介性作用诱使人们形成了数据崇拜的意识形态方式,算法权力通过对人们的数字权利的支配而形成了算法统治的监控体系,算法与大数据的深度联合实现了意识形态的智能操控,由此,算法成为意识形态风险滋生的数字温床。然而,算法的意识形态风险不应导致对算法的“卢德主义” 拒斥,算法仍是赋能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利器。基于此,必须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对算法的价值引领、矫正算法的技术漏洞,从而推动算法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强大助力。
———————————————————————
对外话语建设背景下的中国特色词四字格的日译考察
———基于《政府工作报告》语料库

张桂丽 黄 忠 李念念 陈 建
[摘 要] 《政府工作报告》是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词四字格蕴含着汉语独特的魅力与文化价值,是体现《政府工作报告》 话语特点的重要载体。以 2014 年度至2023 年度计十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原文本与日译本为语料数据,对原文本四字格进行有效界定和提取,按照多个典型分类进行标记,创建翻译实践应用平行语料库。基于语料库实证研究,以翻译方法为切入点,结合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文本类型论和目的论,较系统地考察了四字格的日译特征。结果表明,四字格日译整体上呈现出形式构建趋向简化、最大限度保留中国特色的对外话语特征。共性特征体现了对外话语建设背景下的自塑形象。本研究构建的语料库平台可深化翻译实践教学与研究,四字格的日译实践是了解汉语文化价值与中国特色对外话语特征、丰富高校翻译课程内涵、为对外话语建设储备人才的有益实践。
———————————————————————
考虑语调的区域创新政策测度指标改进及评价:基于七个主要经济区政策文本挖掘的研究

徐 鲲 张皓月 宋正雯
[摘 要] 通过梳理区域创新政策演化历程发现,目前基于政策内容的测度方法未充分考虑政策制定者对创新活动的情感倾向,因而对区域发展的解释具有局限性。故本文提出基于语调的文本挖掘政策测度方法,并在已有的区域创新政策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引入政策语调修正模型,对基于内容的政策评价体系进行优化。研究发现,语调能够说明政策力度解释不足的问题,且其波动易受到创新制度发展的影响。有效性分析表明,与传统的政策内容评价指标相比,引入政策语调能够为区域创新能力提供更合理的解释,语调的积极程度是解释政策高发行力度下,区域创新能力发展疲软问题的关键。研究结论对政府优化政策布局、企业识别政策导向有一定实践意义。
———————————————————————
反向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理论反思和规范构建

马更新 王焕悟
[摘 要] 反向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具有实践价值,但也存在理论缺陷,在适用过程中容易造成股东债权人和公司利益相关人之间的利益平衡困境。我国现有制度尚不足以摆脱此困境,应当从规范层面着手,构建完整的反向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保护公司其他股东和公司债权人。对于前者,应当将适用范围限制于实质一人公司,避免损害无辜股东。对于后者,应当区分审判程序、执行程序和破产程序等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保护公司债权人。建议在《公司法》 第 20 条加入第 4款,明确反向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规范表述,并释明其行为主体范围、损害结果标准和利益平衡标准的具体内涵。
———————————————————————
我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政策和法律支持问题研究

刘文忠 苟小坤 王 珍
[摘 要]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是贯彻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部署。入市改革是促进农民经营增效、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财产权的必要举措。入市改革牵涉多方利益,因此,要将入市工作置于中国农地改革、激活乡村发展活力背景下,在现有政策和法律框架内,将土地管制、土地发展权、农民土地增值权益等立法理念,贯穿在入市改革配套制度的建构中。本文结合全国入市试点地区的工作实践,研究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制度支持体系。聚焦农地入市的法律障碍,提出了相关修法和政策建议。
———————————————————————
《民法典》背景下农村集体土地腾退案件裁判规则研究 

郭娅丽 刘婧娟
[摘 要] 农村集体土地腾退是限于当时法律框架下介于征收和入市之间、满足城市急速扩张用地需求的一种折中选择。以北京地区法院的 107 件裁判文书为样本研究,法院基本的裁判逻辑是:总体上以村民自治为核心,认定腾退案件的性质,尊重村民自治决议的效力;法院依职权探知真实,采取优势证据的证明标准,综合其他证据认定行政自认的效力;土地腾退补偿尊重历史传承,兼顾现代社会发展因素,侧重生存权保障。《民法典》确立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将面对类似的冲突,建议法院完善以下裁判规则:对村民自治区分“村民利益” 与“村民共同利益” 、个体的“事实判断”与团体的“事务决策” ;对决议效力瑕疵采取“三分法” ;异议村民通过四种诉讼进行权利救济;腾退补偿须兼顾土地发展权保障;通过司法建议发挥能动职能,加强诉源治理,规范行政指导村民自治等。
———————————————————————
基层治理效能欠佳的表现、成因及对策

郑广永 周 彤
[摘 要] 基层治理效能是衡量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程度的标志之一。当前我国的基层治理效能还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直观上看到的治理主体素养有待提高,治理机制需要进一步协调;另外一个则是行政发包制治理模式的一种结果。现代信息技术和民众参与基层治理的民主权利是去除基层治理中行政发包制弊端的有效办法。通过提高基层治理主体的素养和进一步协调治理机制,以及完善行政发包制就可以逐步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
超越“民主陷阱” :全过程人民民主对人类政治文明的创造性贡献

王永香 赵继龙
[摘 要] 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全过程人民民主为人类政治文明贡献了一种创造性的民主质态。面对当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与后疫情时代交织叠加的国际背景,全过程人民民主以全链条的参与优势、致善政的效能优势、历史经验的集成优势以及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普惠优势分别破解了美西方缔造的“选举决定论” “ 西方优越论” “ 民主速成论” “ 民主失败论” 之陷阱,有力回应了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政治“围攻” ,为廓清民主发展与政治现代化迷思、攻克“超大规模民主难题” 、提供“民主—治理” 复合型方案、推动人类政治文明多元化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时期,我国理当坚持以全过程人民民主突破各类民主陷阱,为加强国际政治合作与全球攻关、推进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贡献力量。
———————————————————————

 欢 迎 关 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