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成霞 | 论《无声告白》的创作特点

论《无声告白》的创作特点

王成霞

(北京联合大学 应用科技学院外语系,北京 100101)

[摘 要] 美籍华裔作家伍绮诗创作的英文长篇小说《无声告白》,是21世纪华裔作家向欧美主流文学界的又一次成功进军。小说描述了在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一个跨种族婚姻家庭中发生的一系列矛盾和冲突,揭示了小说主人公的悲剧人生以及其他主要人物的人生渴望、困惑,对命运的顺从、屈服以及抗争、把握的过程。本文通过综合研究小说的背景特点、人物特点、故事特点、叙事特点、启示特点,来阐释作品的精彩和作者创作的匠心独具,激发读者对种族认同、女性角色、子女教育等方面问题的思考,展现小说所揭示的深刻社会哲理、所带来的丰富人生启示,以及对当今社会和公众具有的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 《无声告白》;跨族裔;伍绮诗

一、引言

《无声告白》,英语书名为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是美籍华裔作家伍绮诗2014年出版的英文长篇小说。这部小说一经出版便摘得美国亚马逊2014年度图书桂冠,受到美国主流媒体的广泛赞誉,几乎横扫了该年度欧美所有知名的图书评价榜单,获得美国国家公共电台年度最佳图书、BuzzFeed年度最佳虚构类图书、《赫芬顿邮报》年度最佳图书等荣誉[1]

这部小说是伍绮诗(Celeste Ng)耗时6年写就的,讲述了发生在美国一个华裔跨种族家庭中的悲剧故事。小说讨论的虽然是美国社会跨种族婚姻家庭中发生的一系列矛盾和冲突的传统主题,描绘的也是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读者耳熟能详的身边人、身边事,但作者灵活变换的叙事方法,精准生动的遣词造句,温婉通畅的文风文气,使小说动人心魄、引人入胜。尤其是故事所引发的对种族认同、女性角色、子女教育等方面问题的思考,所揭示的深刻社会哲理、所带来的丰富人生启示,使该小说具有重要的阅读价值和研究意义。

伍绮诗,出生于1980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和俄亥俄州长大,毕业于著名的哈佛大学。父母均为科学家的她,是中国香港移民第二代。伍绮诗多元的身份和观察视角是她天生的创作优势,加上女性特有的敏感细腻,使得《无声告白》成了一本超越种族、身份、有着世界共通语言的感伤故事小说,被翻译引进到10多个国家和地区。小说封面的题目下的一行字:“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也成了学界争相引用的金句。

《无声告白》虽然是伍绮诗长篇小说创作的处女作,但在这部小说问世前,她已有多年的写作经历,其散文、短篇小说等作品散见于美国的各类文学期刊杂志上。对于创作这部长篇小说的初衷,伍绮诗说,只是希望可以用自己创作的故事来消弭种族和文明间的误解,在20世纪70年代前的美国,“亚洲人经常会被遗忘在种族话题的讨论之外”,希望以后这种情况能有所改变[2]

华裔作家在美国文坛上一直艰难地跋涉。演绎华裔和美国相遇的故事,是华裔作家文学创作的一个主要方向。在这方面,华裔女作家谭恩美是一个成功的探索者。她在20世纪80年代末出版的《喜福会》,讲述了4对极具代表性的中国式母亲和她们的美国式女儿之间的情感纠葛,反映了华裔在美国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中艰难求索、寻找自我文化身份认同的部分历程。《喜福会》曾在美国文坛轰动一时,谭恩美也随之成为华裔作家中的标杆性人物。从《喜福会》到《无声告白》,被誉为“下一个谭恩美”的伍绮诗的出现,虽然中间隔了20多年,却标志着华裔作家向欧美主流文学界再度发起了一次成功的进军。

这部小说2015年7月由读客图书引进中国翻译出版,一度引发了阅读的热潮和研究的高潮,时至今日,该书依然有很高的读者关注度。截至2022年8月,该书已经重印了24次,可见其受国内读者欢迎的程度。近8年里,国内学术界对这部小说进行了多个侧面的研究,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本文尝试从小说的背景、人物、故事、叙事、启示五个方面对小说的创作特点进行一个综合性研究,以引发读者更多的思考。

二、小说的创作特点

(一)背景特点

《无声告白》以一个美籍华裔男性詹姆斯和美国白人女性玛丽琳组成的跨族裔家庭为主要活动场景,讲述了詹姆斯、玛丽琳和他们的三个孩子:大儿子内斯,故事主人公、大女儿莉迪亚和小女儿汉娜在美国社会中遭遇的种种困境的故事。小说把故事发生的时间设置在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有时作者也把时间回溯到50年代。小说的背景特点表现为:

1.种族歧视问题比较尖锐

那段时间,在美国,虽说非白人的社会地位也在不断提高,但种族歧视依然严重地存在着,尤其人们对跨种族婚姻、以及对亚裔人的消极态度依然超出许多人的想象。在美国全境,跨种族婚姻直到1967年才合法。自1958年起,盖洛普每年都对跨种族婚姻态度进行民意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美国民众对跨种族婚姻的认同度不高,直到20世纪末,赞同跨种族婚姻的美国人才多于反对的人。但对美籍亚裔人的看法,2001年的调查结果显示,68%的美国人对亚裔持有“有点消极”或者“非常负面”的看法;24%的人不赞成其他种族与亚裔美国人通婚[3] 

伍绮诗10岁时随全家搬到了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郊夏克海茨,这是一个以白人居民为主的社区,伍家在那里是一个孤立的存在。伍绮诗11岁那年的一天,她和来美国旅游的舅舅、舅妈一起到克利夫兰的一个大商场购物,刚走出商场就遇上一名白人冲他们大叫:“滚回你的中国、韩国或者别的国家去。”[4]这种被白人歧视或者排斥过的经历在小说中多有反映。如朝着詹姆斯的车扔石头的小女孩;把眼睛扳成一条缝模仿中国人的女人;在游泳池中,内斯被白人小孩嘲笑“中国佬找不到中国啦”等。在小说中,从赤裸裸的歧视到许多隐形冒犯,无论无意还是有意都或多或少地在莉迪亚的家人身上发生过。

随着时代的发展,直接明显的种族歧视逐渐被隐性歧视所取代,但要在美国实现真正的文化、文明的理解和融合,需要走的路仍然很长。或许是因为伍绮诗的华裔身份,许多读者都会将她与小说中主人公莉迪亚作比较。尽管她不愿意被这样定性,但还是不得不承认作为移民二代生活成长的家庭背景,为这部小说确立主题提供了参照物以及创作的灵感。

2.性别歧视问题仍然存在

小说主要通过玛丽琳的遭遇和反抗,来生动地描述这一问题。1955年,玛丽琳在拉德克利夫学院上大一,她选了物理学导论这门课,辅导员看了一眼她的课表,“沉默了一下没说话”[5]。去做化学实验时,玛丽琳发现屋里有15个男生,只有自己是女生。有时,讲师会轻蔑地咂着嘴说:“小姐,请把你金色的头发扎好。”[6]直到期中考试玛丽琳取得了第一名,讲师这才收起了嘲弄的笑容。

在当时的美国高中,女生要上家政课,男生要上手工课。玛丽琳曾向校长提出:把她的家政课换成手工课。但校长说:“抱歉,我们不能为任何人破例,否则人人都会想搞特殊。”“手工课上的一些工具,对你来说可能挺难用的。”[7]其言语中隐含着明显的性别歧视。正是源于这些遭遇,玛丽琳崇尚个性,追求“与众不同”,试图通过反叛的行为,与命运抗争。她在家政课上,“调制的煎饼面糊里有碎鸡蛋壳;做松糕时该放糖却放了盐。一次,她把熨斗底朝下扣在熨衣板上,结果把熨衣板烧煳了,冒出来的黑烟甚至触发了火灾报警器。”[8]

玛丽琳遭遇的性别歧视还有来自她母亲的。母亲认为照顾好家庭、相夫教子对女人来说就已足够,期望女儿成为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玛丽琳对此绝不认同,她想在主流社会中拥有一个体面的职业,“做医生是她想象得到的最能与母亲的生活方式拉开距离的职业”[9],她觉得母亲人生碌碌无为,渺小而无望。她对自己发誓,决不能活得像她母亲那样:“梦想着过上金光闪闪、萦绕着香草味道的生活,最后却孤独终老,像一只困在这座空荡荡的小房子里的可怜苍蝇。”[10]

3.代际歧视问题非常突出

代际歧视,指上代人从自己的视角对下一代人作出的不够客观、准确甚至负面的评价。评价与对待下一代人,应当秉持理解和信任,不能生硬地贴标签,挥起道德的大棒横加指责,或者先入为主地把下一代人划分出三六九等,不能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詹姆斯和玛丽琳明显偏爱莉迪亚,而轻视内斯和汉娜。只要有莉迪亚在,父母的注意力就会放在莉迪亚身上,对内斯的存在、要求、努力几乎无视,这构成明显的代际歧视。“他们生活中的每个人——母亲、父亲甚至他自己——都在滑动,滑向莉迪亚,在她的引力的作用下,谁也难以抗拒,一切都围着她转。”[11]玛丽琳失踪期间,内斯迷上了航天知识,然而詹姆斯却狠狠地给了痴迷航天知识的内斯一巴掌,并把电视机踢倒。这之后,内斯只能自己一个人着迷地收集航天知识,这条路上他没有听众。从那时起,内斯也似乎习惯了父母对他的忽视,他的爱好、学习、心情和努力,父母都不关注。基于对父母偏向大妹妹的怨气,内斯曾有一次把莉迪亚推到了湖里,但立即又把她救上来了,因为内斯认识到,即使没有了莉迪亚,世界也还是不公平的。“当他碰到她的那一刻,他便意识到自己错怪了她。”[12]汉娜从安静的婴儿成长为善于察言观色的小孩,也逐渐明白了她在家庭“宇宙”中的位置。她喜欢藏在沙发后面、桌布底下,或躲在角落和柜子里,尽可能少地进入家人的视野,从而确保家中的“领土”划分不会出现丁点儿的变动。代际歧视成了这个家庭中许多矛盾和冲突的根源。

也有些读者认为,小说作者伍绮诗的汉语谐音就是“无歧视”[13],可见歧视问题是大家公认的小说重要论题之一,这构成了小说的背景特点。

(二)人物特点

小说作者从移民二代的家庭生活经验出发,通过描写跨族裔父母与子女两代人之间顺从和抵抗的矛盾关系以及子女之间的关爱、互助、误解、嫉妒甚至伤害的多元关系,揭示出族裔、婚姻、亲情、性别、文化等因素对个人成长发展的影响和束缚。小说主要人物设置相对简单,为华裔跨种族家庭中的5口人,每个人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这些特点可以大体归于三类。

1.每一个人都有埋藏在心底的一个渴望

詹姆斯渴望美国主流社会认同他的“美国人”身份。他带有“东方特色”面孔,因为这个“标签”而受到了美国社会的区别对待。他内心深处一直有一种白种人和非白种人之分所产生的自卑感,一生都在渴望完美地融入美国社会。正像作者所说,詹姆斯承受了多年别人不加掩饰的打量,他听够了路人的窃窃私语:“中国佬,滚回家”,“与众不同”一直是他脑门上的烙印,这个词影响了他的一生[14]。玛丽琳渴望突破性别歧视的藩篱成为一个受人尊重的医生。在20世纪50—70年代的美国,女性从业大多以烹饪和家政为中心,而玛丽琳却渴望进入男性主导的医疗界就业。莉迪亚一直渴望摆脱父母对她的过分的“爱”和过多的期待,做回一个“真正”的自己。莉迪亚从小被给予深深的期望,母亲希望她成为一个医生,完成母亲未竟的“事业”;而父亲却希望她多参与社交,在事业上取得成功。为此,父母各自按照自己为莉迪亚的人生的设计,为她提供各种条件和支持,并伴随着各种检查和督促,给莉迪亚带来了越来越承受不起的身心重负。内斯渴望被父母认可。作为家中长子,父母并不看好这个大儿子,他被父亲认为胆小、忧郁,讲话吞吞吐吐,不会交朋友。“父亲平时溺爱莉迪亚,却总是失望地看着他;母亲总是表扬莉迪亚,对他却视而不见,好像他是空气做的。”[15]汉娜渴望被父母关爱,也想成为父母眼中的公主,对夺取了父母所有的爱的莉迪亚又羡慕又嫉妒。对于姐姐的失踪,汉娜的脑海中立即浮现出占据姐姐家庭地位的生活画面:“汉娜可以拥有餐桌上最好的位置,楼下的大卧室也可以属于她。吃饭的时候,大家会首先把土豆传给她,父亲会给她讲笑话,哥哥向她倾吐秘密,她也能得到母亲最灿烂的微笑。”[16]对于亲人的失去不是痛苦而是取代,让人深感遗憾、深受触动。

2.每一个人都有成长和发展的羁绊和障碍

对于詹姆斯,这种羁绊和障碍就是其与生俱来的华人身份。他虽然从小就刻苦学习,努力做一个好孩子,但在他整个求学阶段,甚或是毕业求职之时,他都能清晰地体会到作为亚裔在美国现实社会中的局外感和孤独感。在哈佛大学毕业时,尽管系主任认为他是班上成绩最好的博士生,最终却录用了他的美国白人同学留校任教。为了生存和生活,詹姆斯最后选择了在偏僻的米德伍德学院任教。在他恋爱结婚时,玛丽琳的母亲就不同意玛丽琳嫁给他,她的母亲告诫说:“你们要住在哪里?你们在哪里都不会合群。你会后悔一辈子的。”[17]“在文化‘他者’的凝视中,詹姆斯对自我行为的规训使其在社会生活中畏头畏尾,无法正视并有效排解心中的焦虑情绪,性格变得自卑、敏感而多疑。”[18]对于玛丽琳,主要来源于家庭的羁绊。在大学期间,她埋头苦读,主修物理、辅修化学,做着向医学院进军的准备。然而这一切因为大三时玛丽琳爱上了“与众不同”的华裔历史老师詹姆斯而突然终结。因为怀孕,玛丽琳中断了大学学业,随着詹姆斯搬到了米德伍德学院所在的小镇,过起了相夫教子的生活。尽管如此,玛丽琳并未就此放弃自己做医生的梦想。8年之后,玛丽琳已经是生育了两个孩子的家庭主妇。她在处理母亲的后事时,意识到自己决不能像母亲那样,死后唯一被人记住的就是她烹调的食物。于是她离家出走,到原读书的大学续修最后一年的课程。但很快发现自己又怀孕了,她不得已再次回归家庭。“她的宏伟计划只持续了九个星期。她的毕生追求黯然消散,犹如微风吹拂下的薄雾。”[19]对于莉迪亚,就是父母对她的过高的关注和期待所带来的压力和束缚。这个16岁的高中生,遗传了母亲的蓝色眼睛和父亲的黑色头发,在父母的心目中是最像“美国人”的一个孩子,成为父母关爱的中心,整个家庭中的“宠儿”。父母深信,聪明、用功的莉迪亚一定能实现他们没有实现的梦想。“玛丽琳不会与她的母亲一样,把女儿限制在丈夫和家庭的禁锢之内,过一辈子平淡麻木的生活。她会帮助莉迪亚实现她力所能及的目标,她将倾尽余生指引莉迪亚,庇护她,像培育观赏玫瑰一样,帮助她成长,用木棍支撑它,把它的茎杆塑造成完美的形状。”[20]对于内斯和汉娜,则是父母的轻视。父母的轻视,虽然造成了内斯心里的不快,但对他没有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他充分利用了父母给的相对的选择“自由”权,也顶住父母的压力坚持自己的爱好与理想。最终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内斯考进了哈佛大学,反而成了父母眼中的成功者和幸运儿。“他父亲只会同意他去一个地方:哈佛。詹姆斯认为,去了其他学校等同于失败。”[21]不被父母看好的内斯却达成了父母的心愿,内斯的成功与幸运,表明将命运的缰绳紧紧牵在自己手中的重要性,这与莉迪亚的悲剧结局形成鲜明对照。汉娜的出生,只是家里又多了一口人而已,而没有被家庭赋予太大的意义。她不仅常常被父母、同时也常常被哥哥姐姐所忽视,经常躲藏在他人注意不到的角落中。虽然她是家中“可有可无”的人,但她对“爱”有着强烈的嗅觉和渴求,也希望享有家人最多的关注和爱护。

3.每一个人拥有对生活的不同态度,因而也有不同的人生结局

一生追求美国社会认同、一直努力打拼并成为“终身教授”的詹姆斯,深受莉迪亚悲剧的打击,开始反思教育孩子的方式和自己的各种行为,认识到“莉迪亚的事情,靠锁门和恐吓是避免不了的”[22]。他冷静下来回到了家,表示绝不会再与自己的教学助理兼情人路易莎来往,这也得到了玛丽琳的谅解。一生追求“与众不同”的玛丽琳,由于家庭和孩子的羁绊,没有实现当医生的人生梦想。正像作者生动描述的:“失意的玛丽琳为了他们的女儿,将梦想夹在薰衣草间小心埋藏。囚禁在米德伍德死胡同般的那座房子里,她的野心无法施展。她脑海中错综复杂的齿轮不为任何人旋转,纵有无数想法,也像困在窗户里面的蜜蜂,得不到实现。”[23]她寄希望大女儿莉迪亚帮她“圆梦”的打算也随着莉迪亚投湖自杀而破灭。历经了莉迪亚事件的洗礼,玛丽琳对人生的意义、家庭责任、子女教育、爱情婚姻等有了更宽广的视野、更深刻的理解、更真挚的情怀,也与詹姆斯实现了和解,预示着她将会更好地承担起照顾家庭的女主人角色。莉迪亚一直生活在父母殷切期盼的重压之下,升入高中之后,莉迪亚学习上感觉越来越吃力了,母亲让她学习物理,她不喜欢,考的成绩也很差;父亲则希望她融入社会,但她却没有朋友,也不喜欢跟别人打电话聊天。可是为了讨父母欢心,她还是要忍耐地去学习物理,还是要假装经常去跟别人联系,“看到女儿打电话,詹姆斯的眼神亮起来,仿佛云层被强风吹散”[24]。凡事有度,物极必反。莉迪亚因物理考试成绩下降而处于心理崩溃的边缘,同时自我意识、反叛人格开始觉醒——吸烟、逃课、和学校里的“坏孩子”杰克厮混在一起,她想要通过这种自我放纵的方式逃离来自家庭的“厚望”对她所带来的压力。然而,当杰克向莉迪亚坦白说并不能与她私奔时,莉迪亚唯一的希望破灭,最终放弃了“抵抗”。在一个平静的夜晚,莉迪亚逃离到湖边溺水自杀,使整个小说弥漫着浓厚的悲剧色彩。揭示逼死莉迪亚的真实原因,警醒天下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是作者最重要的创作初心和指向。虽然被父母所忽视,但内斯却是这个家庭中最善于自我调节的人,他的改变和坚持从母亲离家出走后吃不上水煮蛋开始,从被父亲狠狠打了一个巴掌开始,更是从迷上太空以及宇宙航行方面的知识开始。内斯以考入哈佛大学宣告了自己坚持自我的成功。根据小说的描述推想,善于察言观色的“明白人”汉娜也将会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书中的每个人物及其处境我们都似曾相识,他们各自的人生际遇也让我们唏嘘感叹。而最令人深思的是,什么样的社会才是人人向往的理想社会?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最有意义的人生?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什么样的人生态度才是最佳的态度?

(三)故事特点

《无声告白》非常综合,可以归于成长小说、教育小说、心理小说、伦理小说等类别。小说的故事也具有鲜明的特点。

1.故事核很精彩

故事核是故事中的核心情节或细节,是故事中最闪光、最吸引人的地方,是故事的高潮和高峰。父母对莉迪亚的家庭教育是这部小说的故事核。围绕故事核的细节描述很生动。父母都是高智商,他们对女儿莉迪亚精心呵护、疼爱有加,用尽全力培养她,“莉迪亚,父母眼中的一朵娇花、掌上明珠、心肝宝贝,母亲心中永恒的唯一。玛丽琳在阅读时,都会随时寻找莉迪亚可能喜欢看的文章。每天晚上父母回家时,都会首先亲吻莉迪亚”[25]。多年来,父母对莉迪亚倾注了无尽的爱和心血,不断地鼓励她取得成就,证明她的天赋和野心。对她的“良好”表现,母亲也及时报以肯定:“莉迪亚算了算,今天母亲一共给了她十个吻、五个拥抱,叫了三次‘我的聪明女儿’。”[26]莉迪亚也许下自己的承诺,做到母亲吩咐的每一件事,每当母亲吩咐下来,她只会答应“是的,是的,是的”[27]。但是父母忽略了莉迪亚成长过程中除学习之外的其他重要的东西,如交往、个性发展等。发现“莉迪亚安静孤僻,缺少朋友,她最近的成绩直线下降”[28],玛丽琳没有意识到莉迪亚成长过程中已然出现的危机,却一遍又一遍地发出各种可怕的警告:“‘你怎么能考不及格?’‘等你长大了,发现找不到工作怎么办?’。”[29]莉迪亚年轻的心灵逐渐变得脆弱,“那些倾斜挤压在她身上的东西,她也不想要,它们太沉重了”[30]。她想逃离父母沉重的爱,逃离全家人给她设定的宇宙中心。“莉迪亚自己——她是全家人的宇宙中心,尽管她不愿意成为这个中心——每天都担负着团结全家的重任,被迫承载父母的梦想,压抑着心底不断涌起的苦涩泡沫。”[31]然而,繁重的课业任务让莉迪亚应接不暇,“她利用暑假学习代数,穿上连衣裙参加初级舞蹈班,报名旁听大学的生物课,星期一、星期三、星期五都有课。整个夏天忙个不停”[32]。她成了被父母推着旋转的陀螺,没有了中心,失去了自我,只是忙着实现母亲的每一个意愿。莉迪亚越发感觉到父母的关注和期望成为她日益沉重的负担,“继承父母的梦想是多么艰难,如此被爱是多么令人窒息”[33]。逐渐不堪重负的莉迪亚想告诉母亲,“够了。就算她物理不及格,就算她永远当不成医生,那也没有关系”[34]。但是,她始终没有勇气将这个想法说出口。故事最终以花季少女的自杀早逝而告终,让人扼腕叹息不已。作者对莉迪亚所受家庭教育的描述成为小说当之无愧的故事核。

2.许多故事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人们常说,故事就是事故,就是故意弄点事出来,而这些事又最好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这样的故事才有味道,才有感染力。比如,莉迪亚所在的家庭与莉迪亚之间发生的故事就是这种情况。莉迪亚所在的家庭是小说故事的主要场景地,“家庭是人类渴望群体生活的最基本单位,承载着最核心、最稳定、最典型的伦理关系”[35]。然而,故事中的这个家庭却没有如此完美。玛丽琳在某一天突然离家出走,对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都造成了或多或少的心理伤害。其中,内心极为敏感的莉迪亚受影响最大。莉迪亚无法接受家庭中母亲角色的缺失,她焦虑抑郁,时常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由于难以理解母亲离家出走的原因,少不更事的她觉得自己一定是做了让母亲失望的事情才会如此,必须竭尽所能满足母亲的所有愿望才能留得住母亲,保持家庭的圆满。因此,莉迪亚乖巧听话、努力学习,尽量达成母亲的所有期望。而玛丽琳误以为莉迪亚怀揣与她相同的远大理想,也竭尽所能培养莉迪亚。直到莉迪亚离世,玛丽琳才明白,女儿渴望的是具有自主选择生活的权利而不是完成母亲未遂的人生梦想。与此同时,由于莉迪亚有着最接近白人群体的外貌,詹姆斯就将她视为掌上明珠,希望莉迪亚能够融入主流白人群体,取得人生成功,来弥补詹姆斯作为亚裔而被排斥于主流社会外的局外人的缺憾,满足他的虚荣心。父母的这些不合时宜的“厚望”使莉迪亚不堪重负,无法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进入自己构建的矛盾陷阱中不能自拔,最终导致她以最极端的方式“回馈”父母,故事结局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

3.一个悲剧的故事却有一个近乎“喜剧”的结尾

小说是一次成功的成长烦恼与心理创伤的叙事,也是一趟动人的疗伤之旅程,展示了詹姆斯、玛丽琳一家人对命运的顺从、屈服和抗争、把握的过程。可以说莉迪亚是这个家庭的牺牲品,她是最先明白这个家庭症结所在的人,她想极力地挽救,但又不知如何下手。在父母双重施压下,她通过结束生命来做回自己,救赎了整个家庭。通过回忆莉迪亚小时候的一些行为,玛丽琳幡然醒悟,泪如雨下,她明白:她的梦想通过莉迪亚实现不了,为家庭奉献的人生也是有意义的。詹姆斯也被拉回了正轨,他正视了自己,以前总是太在乎别人对他的看法而生活得不愉快,甚至由此产生了一些荒唐的想法与行为。家庭的悲剧教育了他,他决心不再与路易莎来往,重新回归到正常的家庭生活中。内斯可以继续去追寻他想要的,在哈佛大学取得学业成功,将来成为一个受人尊重的宇航员。汉娜重新获得了父母的爱,父母都在心底暗暗发誓不再会忽视、冷落她。经过一系列家庭变故的考验和莉迪亚死谏的教训,让这个关系畸形的家庭回到了正常的轨道,家里所有成员都走向了成熟,都懂得了今后家庭成员之间将有更多的交流、沟通的必要性,谁内心有想法都要随时告白,别再压抑自己。

热爱生活,又对生活不满意,这是社会上每一个人的现实处境,也是生活的常态。由于有了对生活的不满意,才会激发我们奋斗的动力;由于对生活的热爱,我们才有不断进取的毅力。积极地对待这种不满意,努力想办法克服这种不满意,我们就会取得人生的成就和生命的升华,就像内斯的作为;消极地对待这种不满意,就可能自暴自弃,甚至产生极端的行为,放弃一切抗争,彻底宣告人生的失败,就像莉迪亚的选择。

(四)叙事特点

小说的作者相当“沉稳”,在6年的时间里精雕细刻,使小说每一章都衔接紧密,每一条线索都令人意外,却又合乎情理,只要静下心来阅读,就会领悟小说的鲜明的艺术特色,慢慢地感受到作者带给我们的文学魅力。

1.开头设置悬念,激发阅读欲望

小说通过第三人称全知视角进入故事,以“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为开头设下悬念,“开篇的悬念设置犹如惊雷,之后小说通过现实与往事的往复穿梭,揭示了这个华裔混血家庭中几位成员的隐秘情感”[36]。这和传统的写作手法不同,作品第一句话就交代了故事主人公的命运——死亡,这既让人感到心情的沉重,也引发了读者一探究竟的阅读欲望:那么是谁造成了这个悲剧?可是,故事情节并未立刻走向破案,而是展开了回忆。围绕种族、性别歧视的社会现状以及负重的家庭期望状况展开,层层抽丝剥茧,以不同人的视角展开讲述,展现出这个家庭里,父母与子女、兄弟与姐妹之间的矛盾纠葛,反映出文化习惯冲突、社会阶层分化、性别角色错位、亲子关系失衡对跨种族婚姻家庭的影响。这种延宕的叙述技巧,缓冲了对读者的冲击力,却加强了各种矛盾的尖锐性,增强了故事情节的紧张性,强化了读者的期待心理,引起了人们对莉迪亚命运的探寻,直至最后真相大白,结局出人意料又仿佛在情理之中。

2.使用多线叙事结构、多元叙事手法

“作者打破常规线性叙事方式,全文采取多视角、多叙事主体、多层套叠的非线性多重叙事策略,穿插使用倒叙、正叙、插叙、预叙等多种叙事手法,将现实与回忆并置与交叉,使得文本各章节的叙事时间,与叙事事件发生的物理时序交错。”[37]这样打破传统单一线性叙事结构,不断转换叙事时间、叙事场景和叙事角度的做法,虽令人眼花缭乱,但全书逻辑仍然非常清晰。全书的十二个章节,第一、三、五、八、十、十二章为自然时序,偶有回溯,围绕一家人探寻莉迪亚的死因展开;第二、四、六、 七、九、十一章为倒叙,有时插叙,追忆莉迪亚的短暂一生,并展开一家人的创伤之旅。从整体布局来讲,全书由三大部分构成,按发生的时间,由远及近描述构造为三大历史事件:20多年前父母的跨族通婚,10年前母亲重寻医生梦的不辞而别,以及数月前莉迪亚在学习上产生力不从心的挫折感。整部小说以莉迪亚的失踪、死亡、举行葬礼,警察的调查、家人的苦苦追凶、家庭生活中产生的矛盾和冲突,以及由此导致的痛苦、逃避和醒悟为主要线索,通过这条线索将三大历史事件串联起来。小说未以某个单一叙事方法为固定基础,而是不断交替使用多种叙事方法,各章节之间的来来往往,表面上看,使小说内容变得比较分散,但实质上却构成了一个有机网络,既为小说提供了意义来源,又为读者提供了不同的时间体验。“小说叙事主线呈现出平行、对位、交替、逆向和交融的复杂结构,借助叙事时间塑形构建了多重时间体验。”[38]

3.首尾呼应主题、形成闭合结构

无声告白通常是指不通过言语或文字,而是通过眼神或行动等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小说标题可直译为“那些我从未告诉你的所有事”。用汉语词汇“无声告白”翻译标题,既想表达莉迪亚的心声和梦想,也借此抒发她潜藏在内心的痛苦和无奈,体现了言语与行动的结合。在莉迪亚失踪的当天上午,玛丽琳突兀地想起了刚会走路的莉迪亚,“她脑子里旋转着的念头是‘你还有什么我不知道的本事’”[39]。回忆的线索呼应了小说标题。在小说结尾,内斯强迫自己记住妹妹所经历的痛苦,“在人生的重要时刻,他总是想起她”[40]。将来发生的每一件事,他都愿意告诉妹妹。整部小说的开头和结尾,作者都直接呼应“无声告白”的标题,并且最后以内斯的心声回答了读者感同身受的莉迪亚的痛苦、遗憾以及其他无言的诉求,形成一个闭合的叙事结构。

小说故事中整个家庭在和睦、上进、关爱的表象下,持续处于非正常状态中。比如女儿对父母要求的逆来顺受、父子间言行上的针锋相对、夫妻间产生的很深矛盾和隔阂等。这些非正常家庭伦理的表现不仅与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有关,“莉迪亚的突然死亡,却逐层揭穿少数华裔群体‘成功’面具下的身份焦虑与自卑心理”[41],凸显了他们得到美国主流社会和文化认同的艰难;更深刻的是反映了美国社会中同时存在于华人与白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吸引和排斥、顺从与抵抗的矛盾关系。这些暗示了在子女成长的过程中,社会的歧视、父母的厚望往往会让孩子失去真实的自我。在小说中,作者对这些问题的描述不惜笔墨,细微刻画了特定社会环境下,青年人在成长过程中所具有的复杂微妙心理和情感历程上的挫折与伤疤,对读者深具启示意义。

故事中的人和事我们都似曾相识。但只是作者匠心独具,把寻常事写出了不寻常的味道,使人产生了不一样的感悟。“即使我们熟知身边有这类故事,也从来没在美国小说中见过,起码,在伍绮诗之前,没有谁处理过这类故事。”[42]韩裔作家Alexander Chee在为《纽约时报》撰写的书评中如是褒奖。

(五)启示特点

这部小说引发无数读者的共鸣,除了它的艺术感染力之外,还因为它给人生问题的解答,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启示。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这就是这本小说的真正内核,也是我们每个人现实中都必然面对的命题。小说带来的最重要的人生启示有:其一,父母不能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强加到孩子身上,按照自己的希望塑造孩子,企图让孩子成为自己期望的样子,这往往会给孩子带来巨大压力甚至导致孩子人生的悲剧。其二,从自己身上找寻自己的人生幸福,不要企求通过他人来实现个人的幸福,个人不幸要首先从自身找原因,要能经受起挫折的磨炼和苦难的洗礼。其三,被他人和社会认同是一个人很重要的价值追求。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我们终此一生,也是在不断地寻求社会和他人的认同,我们从认同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尊严。这些人生启示有以下的特点:

1.普适性

这些启示不论是在中国、美国还是在其他任何国家,一般都是适用的。莉迪亚的悲剧故事所有家长都要引以为戒。小说糅合了很多伍绮诗自己的亲身经历。她坦言:“2008年,当我开始创作《无声告白》时,我发现,故事中的一切,似乎都已经在我自己的生活中发生了。”[43]小说里也带着她的影子——华裔孩子与父母的期望。“父母越是关注你,对你的期望就越高,他们的关心像雪一样不断落到你的身上,最终把你压垮。” [44]当期待成为罪魁祸首,梦想就到了尽头。一个人不论生活在哪里,都想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每个人也都拥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优势与特长,不管家庭条件如何,孩子都应该有自己的快乐,都能够有机会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父母之于子女,虽然给予了生命,但有时候,不适当的给予和过高的要求,恰恰会剥夺他们的生机、扼杀他们的创造力。有时,一些子女对于父母的所谓听话、孝顺不过是为了赢得父母的喜欢,父母对此要有明察。我们都明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在子女教育中,许多情况下,我们还要注意做到“己所欲,亦勿施于人”。爱可治愈一切,亦可伤人至深。我们要了解自己的孩子,因人施教、因材施教。莉迪亚的父母对她的情况了解不够,想当然地认为,他们希望的出类拔萃就是莉迪亚真正拥有的,他们要将她塑造成他们自己想要的样子。而他们对莉迪亚的真正需要并不关心,对她的个性、特长也不了解,连她从未真正拥有过朋友这样的事实都不知道。这样盲目的教育,当然会带来极不理想的结果。

2.辩证性

莉迪亚的父母给予了她过多的“爱”和过高的期望,给她带来过大的压力,终于把她压垮,使她以最惨烈的自杀方式“回报”父母。这为天下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敲响了警钟,告诉大家必须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不要以“都是为了你好”的冠冕堂皇的理由给孩子太多的压力。但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而是辩证的。因为也有无数的例子说明,孩子在父母的“精心”设计和督促强迫下达成了父母的愿望、实现了成功。如在2022北京冬奥会上获得2枚金牌和1枚银牌的谷爱玲,出生于一个中美的跨族裔的家庭中,目前就读于美国的斯坦福大学。她的母亲为华人,父亲为美国白人。在她的成长过程中,母亲倾注了大量心血,帮助她进行人生的设计和规划,虽尊重她的个人选择,但同时也确实给她带来很多压力。但她抗压能力很强,没有在压力下沉沦,压力反而激起她更多斗志,能够勇敢地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这使她实现了多方面的人生成功,在中国和美国都有很高知名度,成了孩子们羡慕和学习的榜样。在现实社会中,人就是一个矛盾体。父母给予孩子的关爱过多,孩子会“消化不良”,反而成为重负和压迫,甚至会造成孩子的“窒息”;父母给予孩子的关爱过少,孩子又会觉得受到了轻视,心理上也会产生“疙瘩”,受到伤害。所以,父母要辩证地把握对子女的教育,父母给予孩子的关爱要适度。就像我们的饮食,吃少了营养不良,吃多了消化不良,都对我们的身体有害。而对孩子来说,对压力的态度,也常常会决定自己的人生走向。莉迪亚把哥哥的哈佛录取通知书偷偷撕掉,因为哥哥是最了解家庭情况,最能理解自己、安慰自己、帮助自己的人,她不想要哥哥离开她,但她的做法不对。更为离谱的是,她想通过与杰克的交往甚至想委身于杰克,来排解自己的压力,找寻自己人生的幸福,这同样是错误的做法。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挫折是常有的事,人心理的成熟,内心的强大,都有赖于挫折的滋养。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事事如意,人要能抵抗压力、能经受风雨和挫折的考验。

3.时代性

故事和道理既是历史的,也是时代的。比如,小说中展示的认同问题,就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美籍华裔处在中美明显的文化差异中,因此他们更容易感受到认同问题的存在。认同问题来源于社会生活中个人意识的觉醒,是个人对自身存在价值和人生意义最深处的拷问。詹姆斯一直渴望得到美国主流社会的认同,融入白人的社交圈,不被周围人当作与众不同的“他者”。玛丽琳希望成为一个医生,在男性主导的职业上获得一席之地,以自己职业的成功获得社会的认同和尊重。同样,内斯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同,成为父母眼中有用的人。汉娜也希望得到父母和哥哥姐姐的认同,凸显出自己作为父母宝贝女儿的存在感。人获得他人与社会认同的情感非常强烈,人终其一生,也都是在不断地追求他人和社会的认同。别人和社会能够认同自己、接纳自己,自己就高兴、就有成就感和自豪感。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许多历史上会导致产生认同问题的障碍,有的已经有很大缓解,有的已不复存在。目前的种族认同、性别角色认同、家庭成员之间的认同,都展示出与历史上不同或不大相同的样子。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要找到并实现真正的自己,就要解决好认同问题,认可自己的独一无二,认可自己的社会价值,坚信自己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每一个人都要抓住自己命运的缰绳,对自己的工作事业和人生幸福负起完全的责任,不抱怨、不气馁、不放弃,把握机会,发挥潜能,创造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成功和幸福生活。

三、结语

作家以笔为旗,文以载道。文学作品可以用真诚的笔触、生动而鲜活的语言,客观地描述文明的进步、建设的成就、社会的发展、人际的温情等,同时,也可以发现社会和人情的残缺和病象,探索解决的办法,带给人们启迪、智慧、温暖和幸福。《无声告白》近300页的容量,探讨了族裔冲突、身份危机、性别角色、家庭伦理、个人道路、成长烦恼、心理困惑等诸多严肃的问题,展现了这个跨种族家庭中的每一个人困惑、痛苦、选择、抗争的过程。而小说只将这些困惑、痛苦、选择、抗争的“现象”展示出来,并没有进行更深层面的原因分析和对策探索。这部小说虽然反映的是美国人的生活,但它所揭示的问题却具有世界性的意义。中国读者通过阅读小说,可以展开对这些问题更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并联系中国的家庭教育、人际关系、恋爱婚姻、职业选择、社会伦理等方面的现实情况,生发出更多宝贵的社会感悟和人生启示。

[参考文献]

[1] 刘敏:《这部华裔作家横扫欧美所有榜单的小说让我深度思考自我成长》,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3664730708414253&wfr=spider&for=pc。

[2] 树姑:《当中国遇上美国——评〈无声告白〉》,https://shulaquan.com/2016/11/03/。

[3] [美]伍绮诗:《美国异族通婚有很多遗留问题》,http://www.bjdcfy.com/zuowen/yzthyyzw/2016-1/550870.html。

[4] [美]伍绮诗:《〈无声告白〉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358858_qq.html。

[5][6][7][8][9][10][11][12][14][15][16][17][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9][40][44] [美]伍绮诗:《无声告白》,孙璐译,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5年版,第26、27、28、30、31、82、150、150、248、168、23、55、141、143、163、105、248、176、111、145、147、105、167、150、156、157、271、271、4、287、260页。

[13] 《以爱之名的牢笼〈无声告白〉》,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933773524088249987.html。

[18] 邱琳:《身份协商理论视角下〈无声告白〉中詹姆斯的跨文化生存困境》,《今古文创》2023年第12期,第19—22页。

[35] 王华:《逃离之殇与文化病理:论伍绮诗〈无声告白〉的叙事伦理》,《外语研究》2020年第4期,第106—111页。

[36] 李蕊:《华裔小说〈无声告白〉的文化价值和出版意义解读》,《出版广角》2017年6月上,第50—52页。

[37] 汤琳:《天花板上的鞋印——试论〈无声告白〉叙事伦理建构》,《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2020年第3期,第56—61页。

[38] 黄辉辉:《时间·人格·自我图式——〈无声告白〉与创伤认知叙事新范式》,《外语研究》2019年第2期,第89—95页。

[41] 陈韩、韦虹:《文化差异与反思———论〈无声告白〉华裔群体身份重建》,《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22年第3期,第88—93页。

[42] 菲琴:《伍绮诗:做真实的自己,过想要的生活》,https://zhuanlan.zhihu.com/p/83565595。

[43] 《伍绮诗(Celeste Ng)就是她!征服欧美文坛的华裔作家!》,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1104/11/903511_700783857.shtml。

On the Cre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Everything INever Told You

WANG Chengxia

(College of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Beijing Union University,Beijing 100101,China)

Abstract:The creation of the English novel 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 by Chinese American writer Wu Qi-shi is another successful entry of Chinese American writers into the mainstream literary world in Europe and America in the 21st century. The novel describes a series of contradictions and conflicts that occurred in a cross racial marriage and family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1970s, revealing the tragic life of the protagonist and the life desires and confusions of other main characters, as well as the process of obedience, submission, resistance, and grasp of fate. This article comprehensively studies the novel’s background, character traits, story, narra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inspiration traits to explain the work’s brilliance and the author’s distinctive creativity. It stimulates readers’ reflection on issues of racial identity, female roles, and children’s education and demonstrates the novel’s profound social philosophy and life inspirations, as well as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book for the public and today’s society.

Key words: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 cross Ethnic; Celeste Ng

[中图分类号] I207.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2-4917(2023)04-0067-09

[收稿日期] 2023-02-01

[作者简介] 王成霞(1973—),女,山东邹城人,北京联合大学应用科技学院外语系副教授。

(责任编辑 朱香敏;责任校对 孙俊青)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