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栏文章推介 |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我国大学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主要矛盾与实践路径

本文引用格式

刘波,王松,于思远.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我国大学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主要矛盾与实践路径[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3,57(2):5-11.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我国大学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主要矛盾与实践路径

(刘波)

作者

刘波,王松,于思远

清华大学 体育部,北京 100084)

摘要

党的二十大顺利召开标志着我国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既总结了过去70余年党领导中华民族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经验,又为新时代新征程各项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坚定了道路自信。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大学体育高质量发展进行研究,认为中国式现代化为体育强国建设锚定了实践方向,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强国为大学体育发展夯实了实践基础,高质量发展为大学体育发展明确了实践要求。大学体育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矛盾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全面育人机制建设不够完善,大学生体质健康呈现下降趋势,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效果不佳,大学体育理论体系构建不全面。大学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形成体育传统,把体育作为学校育人中心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第二,落实“教练赛”,督促引导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养成锻炼习惯;第三,加强顶层设计,以体教融合推进高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第四,围绕育人理念,厘清新时代大学体育的理论基础与理论体系。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大学体育;高质量发展;逻辑;矛盾;路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征程。新的历史节点标志着新的发展目标,在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现在起,党的中心任务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党中央在擘画新时代新征程的发展蓝图时提出,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与完善为我国各方面事业发展坚定了道路引领,体育领域亦不例外。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2019年《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做出了“分两步走,到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国”的顶层设计[2]。在新征程的新要求下,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也相应进入发展的攻坚期与深水期。根据新的发展背景,大学体育作为体育强国建设中的重要实践对象与场域,应当与时俱进更新指导思想,进而夯实体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标志性事业。在更新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大学体育事业应当紧紧遵循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引领,进而构建起符合中国国情、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大学体育高质量发展模式。基于此,本研究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大学体育高质量发展,梳理其内在逻辑、研判主要矛盾并设计相应的实践路径,为体育强国建设提供大学体育在理论与实践维度的创新。

1

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大学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

1.1中国式现代化为体育强国建设锚定了实践方向

在我国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党中央以中国式现代化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现代化经验。中国式现代化是新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发展意义和世界意义。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3],在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路径则是全方位实现高质量发展。可以说,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一方面高度凝练了中华民族走向现代化的历史经验,另一方面则为我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坚定了道路自信。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重要实践方向,中国特色体育事业在中华民族的近现代发展史上呈现出从“体育救国”到“体育大国”再到“体育强国”的演进脉络。作为“后发外源型”的体育发展模式[4],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既承载着振兴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又扮演着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使命。要而言之,我国体育事业在遵循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与要求的基础上,全面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内涵与实践经验。

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引领,新征程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国建设也得以锚定实践方向。在近十年间,党中央高度关注体育强国建设,从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5],到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再到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建设体育强国”,体育强国建设已然成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要求之一。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征程上建设体育强国,要求体育事业各领域充分研习中国式现代化。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目标引领下,大学体育是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协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同发展”、落实“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等理念与战略的枢纽型场域,必须与时俱进地展开理论与实践创新。

1.2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强国为大学体育发展夯实了实践基础

体育强国作为新征程中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承载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并夯实了大学体育的实践道路。在“分两步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国的过程中,大学体育发展需要全面研判客观形势、锚定发展目标,进而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分析大学体育助力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自身发展现状中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矛盾。进而根据中国式现代化的要求,有的放矢地解决大学体育发展过程中的核心问题。

基于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体育工作的指示,大学体育需要着重围绕高校的全面育人理念、大学生体质健康、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以及大学体育理论知识方面展开思考。研究认为,目前我国大学体育发展面临四个方面的主要矛盾,分别是全面育人机制建设不够完善、大学生体质健康呈现下降趋势、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效果不佳以及大学体育理论体系构建不全面。在对发展矛盾进行剖析后,大学体育方能围绕《“健康中国”2030计划纲要》《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青少年体育发展促进工程”“科技助力奥运工程”“体育文化建设工程”等战略展开针对性设计。最终以中国式现代化为纲,建立起务实、有效、系统、科学、适合中国国情的大学体育高质量发展模式。

1.3高质量发展为大学体育发展明确了实践要求

从新时代的整体发展进程来看,推进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的背景下,党中央在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自此,高质量发展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要求,指导各领域展开相应的发展规划的更新。《“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做出相应政策更新,强调“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化改革创新[6]。”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进一步丰富了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内涵。根据五大特征的具体要求,应针对性建立起创新发展、平衡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平发展的思维。

对于新时代新征程的体育事业来说,衡量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标准便是体育强国建设的成效,其主要矛盾在于学校体育、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而大学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必须深化高质量发展。同时,大学体育作为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基石之一、新时代我国大学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手段之一、世界一流大学的校园文化载体之一[7],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强国的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应当在已探索形成的高质量发展经验基础上,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最新指示,对大学体育具体的发展矛盾进行针对性革新。高质量发展强调要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大学体育当下整体推进主要表现为两大维度,分别是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维度与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维度两方面。解决两大维度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则需要实现以大学体育教学为主的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两方面[8]。而重点突破则是针对每个维度的具体问题作出相应的对策,分为四个主要矛盾,分别是大学生心理层面的塑造、大学生身体层面的强健、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以及大学体育知识体系的建设。其中,前两者是青少年健康发展维度的具体问题,第三者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维度的具体问题,第四者则是两大维度共同构成的基础理论问题。

2

新时代我国大学体育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

2.1全面育人机制建设不够完善

“没有体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离开教育的体育是不牢固的”。培养什么人,是高等教育的首要问题。大学体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我国大学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手段之一[7],已经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即“五育并举”的一育,地位举足轻重。从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提出教育的“三育并重”,到马约翰在1926年发表硕士论文中提出的体育迁移价值,再到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政界关于体育发展的体教结合、教体结合、体教融合以及从“清华模式”引发大学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思考[8],大学体育关于“全面育人”机制的探索经历了重重推进。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引领的大学体育更应强调五育并举,不断强化大学体育的育人功能,有效落实大学体育立德树人的作用,旨在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重要作用。大学体育作为“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的重要一环,因其在社会中的价值并不直观,往往容易遭到忽视,以至于未能在大学体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中发挥出应有的功效。究其本质,大学体育在五育并举的全面育人体系中的权力比例相对较弱。也就是说,“德智体美劳”五育彼此之间呈现相互依赖关系,其理想状态是五育并举、齐头并进,促进人的全面均衡发展,但大部分人的能动性毕竟有限度,难以面面俱到地实现五育全面发展。因此,囿于五育的功利性考量,学生往往更重视应试、保研、工作等德育、智育方面的发展,而功利性较弱的体育则会陷入发展困境。甚至从预防医学的视角看,体育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方面的发展也是滞后的。除此之外,大学在设计总体发展计划时同样会在无意中忽视体育,因为在综合考量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标准中,关于大学生体育事业发展并未有明确的评估标准。因而在落实全面育人机制建设的过程中也或多或少将体育这“一育”边缘化,忽视了体育在全面育人过程中的重要价值。由此,从大学全面育人机制的设计与建设,到学生全面育人的选择,体育发展的不合理严重制约着大学体育高质量发展。

2.2大学生体质健康呈现下降趋势

关于学生体质健康问题,往往归因于学校体育的应试教育之过[9]。这在社会大背景中能够得到相对合理的解释,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内卷”趋势正在愈演愈烈,从社会蔓延到学校内,而短时间内无法真正实现以“双减”改善内卷。但是在近些年,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同样呈现出持续下降的现象,却让人格外费解并已然沦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10]。众所周知,大学的学习环境氛围相对宽松,时间管理相对自由,体育场地(馆)配比总体合理,物质生活条件也已得到显著改善,但为何大学生的体质健康仍不增反降。虽然国家高度重视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但大学体育仍远未达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一是,学校管理层对体育的重视程度参差不齐。昔有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完全人格,首在体育”,今有习近平总书记“重视体育是清华大学的光荣传统”,即从校领导层面有蒋南翔校长“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到陈希书记“育人至上,体魄与人格并重”,但并不是所有的大学都有浓厚的体育运动氛围与历史传统。二是,生活方式体育的改变。随着生活方式正在发生由动到静的变化,网络和电子产品的普及更加深刻影响了青少年学生的生活方式。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体育已经逐渐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比如,电子竞技作为新兴的体育形式,更容易融入生活,但这并不能显著提升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尤其是所具有的负功能极易损害健康[11]。三是,大部分学生并未养成锻炼习惯[12]。体育习惯的养成需要文明的进步、历史的沉淀以及代际的传递。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经历社会强制到自我控制的“个体-社会”的体育化过程[13],同时也需要大学营造一个适合大学生自主锻炼的体育场域,而这则要与社会、大学、家庭等多场域的共同觉醒。凡此种种,无疑造成大学生体质健康和身体素质持续下降,从而制约大学体育高质量发展。

2.3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效果不佳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开始探索多种途径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体教结合模式便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14]。1987年,原国家教委印发的《关于高等学校实行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普通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因此我国开始在高校探索体教结合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新路径。比如,体教结合“清华模式”,不仅保证学生运动员专业的训练条件,更提供了系统的通识教育资源,培养出了胡凯、刘青、王宇等一批名震中外的优秀学生运动员。在体教结合阶段,由于制度壁垒的存在和优质资源分配不平衡等因素,试办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并未真正实现目标,成功的案例相对偏少。进入体教融合阶段,大学体育积极响应体教融合政策,努力实现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面上的高质量发展,亦取得一定的成效。比如,体教融合“清华模式”培养出的杨倩。但根据高质量发展中关于可持续性的具体要求,大学体育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面还远未达到预期,具体表现出数量上不多、未形成一定的规模,质量上未达要求等问题。这些问题暴露了大学体育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建设方面离塑造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尚有一定的差距。因此,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大学体育高质量发展基本上属于不理想的状态,体制、政策、制度等壁垒至今没有彻底突破,尚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体教融合培养体系。

2.4大学体育理论体系构建不全面

21世纪大学体育的首要任务是建设大学体育理论体系[15]。目前,我国体育学科建设存在学科中国特色不突出、重点学科不明晰、二级学科定位不明确、学科社会贡献度待提升等现实困境[16]。基于如此之背景,大学体育理论体系建设亦难以“独善其身”。众所周知,大学体育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大学体育的顶层设计大都源自学校体育政策制度范畴,如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修订工作的背景、依据、内容、路径等[17],并未明确考虑为大学体育制定一份《大学体育工作条例》,这也就造成大学体育边界的模糊性与特色的不突出。此外,大学体育所沿用的理论基本亦大都是学校体育理论体系中的普适性理论,并未有着明显理论边界,更何况是构建中国特色的大学体育理论体系。而这往往造成学校体育问题的普遍意义上的认识论偏差。如前所述,学生体质健康连年下降,往往归因于应试教育之过,但大学并不存在中小学这般“内卷”的考试,可大学生体质健康仍呈现下降趋势,而这无疑侧面证实应试教育并不是致使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核心要素。如此,大学生体质健康应与中小学体质健康区别开来。凡此种种均说明大学体育的独立性、特色性以及与中小学的关联性。究其根本在于,新时代大学体育时代使命的模糊性。对于大学体育的认识、目标、功能、价值、地位等基础理论建设问题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化共识。同时,也缺乏围绕立德树人、全面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等理念构建的符合中国式现代化语境的大学体育理论体系。

3

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大学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新时代的中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和变革的重要时期,在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过程中,大学体育在育人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这既是大学体育的机会,也给大学体育带来了挑战。为此,研究基于大学体育发展暴露的主要矛盾,从全面育人、运动习惯、人才培养以及学科体系四大方面探讨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大学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3.1形成体育传统,把体育作为学校育人中心工作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传统是体育得以在大学蓬勃发展的根基所在。习近平在清华大学考察时便已经指出重视体育是清华大学的光荣传统。“清华模式”作为我国大学体育的发展标杆之一,应当进一步发挥该模式在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引领和全面带动作用。清华大学体育事业发展的关键点在于把体育工作同学校育人中心工作紧密联系起来,逐渐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体育传统。坚持“育人至上,体魄与人格并重”的理念,树立“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目标,体现出体育在价值塑造方面的独特作用,具体实践路径如下。

第一,发挥大学校领导的顶层引领作用,重视大学体育发展与学校育人中心工作的结合。回顾清华大学的体育传统,周诒春、梅贻琦、蒋南翔、陈希等历任校领导高度重视大学体育的发展,清华体育也得以形成上下联动、共同推进的发展制度。由此可知,校领导对体育的重视并在传承中构筑起体育发展传统能够保证大学体育发展的良好环境。有了顶层引领,大学体育可以更深入地融入全面育人工作。当学校的体育代表队在重要赛事上取得好成绩时,所有的师生能够为之振奋喝彩,便自然形成学生参与体育的积极性,全面育人的目标也更容易达成。

第二,从“强制性体育”到“主动性体育”,构建个体发展的体育化通路。雅思贝尔斯曾指出:“教育的第一性是压迫性”,个体发展的体育化通路同样需要实施从“强制性体育”到“主动性体育”的过程。中国式现代化是后发外源型,现代体育本身便具有一定的外来性色彩,但却是现代人必须参与并建立感情的社会活动。因此,近代中国青年都经历过了解并参与现代体育的过程。而在大学场域内,被人所熟知的便是清华大学的“强制性体育”传统。这从马约翰时期的“强迫运动”一直延续至今,时至今日清华体育正在通过课内外结合进行“半强迫运动”。为形成体育传统,大学体育应积极探索并设计适合当下的“强制性体育”,经过时间的积淀后逐步调整为“半强迫体育”,最后达成“主动性体育”。对于许多目前体育发展并未成熟的大学来说,可以参考清华大学的“强制性体育”传统,开发出适合本校校情与发展需求的强制参与模式。虽然直观上看,“强制”参与体育并不受人欢迎,但从长远的视角与全面育人的终极目标来看,这是经历史证明行之有效的经验。

第三,坚定“四个自信”,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大学体育可持续发展道路。伴随着现代体育全球化的进程,我国一方面融入以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为代表的全球体育事业,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本国体育事业发展道路。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我国大学体育高质量发展既包容吸收了西方大学体育文化中优秀的部分,又传承并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逐渐把民族体育传统体育转化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体育。在新时代新征程,我国大学体育应深入理解并践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特别重视大学体育结合中国国情。尤其应重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针对性地将之纳入大学体育促进全面育人事业的发展中。例如,注重大学绿色体育的发展,以更绿色便捷的大学体育新载体促进大学体育可持续发展,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多样化体育需求。

3.2落实“教练赛”,督促引导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养成锻炼习惯

“教会、勤练、常赛”是保证体育教学、课外锻炼和竞赛顺利进行的基本要求,也是帮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在运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重要手段。大学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终点,应当不仅重视如何教会、勤练,更要着重推进常赛[7]。观察目前大学体育教学的现状,普遍存在以下现象:虽然教师在教学时间内将各项运动技能教授给了学生,同时在课堂时间内推进了学生进行相应的练习,但在课堂之外的时间中,只有少部分同学会发挥自主能动性进行课余练习,而相应的比赛组织鲜少。这便造成了大学生仅仅将体育作为一种理论课程进行修习,而忽略了体育根本的价值——在实践中建立运动体验。培养适合我国国情的新时代青年是新征程中大学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旨归,而掌握运动技能并养成运动习惯是新时代青年必须完善的个体素质。针对该现状,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进。

第一,合理衔接“大学-中学-小学”的学校体育课程,明确大学体育课程的“常赛”属性。众所周知,个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身体与大脑的发育程度在不同阶段有着明显不同。在小学与中学阶段,学生更多的是学习体育知识、掌握运动技能,其参与比赛的要求并不高。但随着学生进入大学阶段,较为完善的身体机能足以支撑个体参与对抗性、专业性更强的比赛场景。同时,参与比赛更能够让个体人感受到体育的魅力与对生活的积极意义。因此,应当着眼于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改革学校体育课程体系,建设“大-中-小”贯通式体育课程[18]。在中小学体育课程,培养学生参与比赛的意识、了解比赛的对抗性与竞争性,进而满足大学体育课程定位赛事课堂的基本条件,为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并养成锻炼习惯形成全生命周期的系统设计。

第二,构建高质量大学体育竞赛体系,塑造大学体育竞赛文化。以“常赛”促进“教会、勤练”的大学体育高质量发展路径必然要求构建高质量的大学体育竞赛体系。其核心要点在于“学生”,应当根据学生体育技能水平分层级设置班级、年级、校级竞赛体系。整体的大学体育竞赛体系应当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体育课程、体质测试的成绩,以夯实“常赛”的根本导向。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大学生体育习惯的建立,逐渐增加竞赛的体育分数,使之与课程成绩、体质测试成绩保持平衡关系。除此之外,应当特别重视“三大球”的大学校际竞赛体系的建设。作为国家振兴的重要标志之一,“三大球”应当发挥出大学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带头作用,各高校应当积极、理性地推进大学体育“三大球”联赛与职业体育赛事的对接,实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高质量发展。进而将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党和人民不可战争的强大精神力量融入大学体育竞赛中,构筑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终极目标的大学体育竞赛文化。

第三,科学促成“量”与“质”的转化与升华,保障大学体育“常赛”的可持续发展。众多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受到初衷良好,但“拔苗助长”反而导致发展倒退的悲剧后果,大学体育“常赛”的建设也同样如此。在新征程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大学体育应当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与实施步骤,警惕唯结果导向,避免超越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计划出现。目前,虽然人民体质在总体质量上实现了跨越式提升,但青少年体质的下降更是现实。大学体育在“常赛”的设计上应当首先以比赛带动大学生对体育的参与度,进而逐渐增加比赛的强度与种类,最后在普遍掌握了运动技能并形成了运动习惯的基础上建设符合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的大学体育竞赛体系。

3.3加强顶层设计,以体教融合推进高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

在《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中对大学体育如何促进体教融合作了多方面的阐述,尤其强调推进高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建设工作。对此,研究认为应当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并深入落实各项计划,坚持自主培养的原则,加强高校与国家队、省市专业队的合作,争取在高水平运动队训练、竞赛、保障等方面得到更多支持。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加强体育部门(系统)与教育部门(系统)的有机融合,明确彼此的权力与职能并划归合理的资源分配。大学体育作为体教融合背景下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主要载体,其推进相关工作的高质量与否与基础制度力量的协调密切相关。而加强体育部门(系统)与教育部门(系统)之间的互动便需要在更高级别部门的统筹下进行推进。因此,建议由国务院办公厅建立一个专门的领导小组负责相关工作,进而形成自上而下的制度通路。在此基础上,开发并推广已有的高校体教融合经验,包括“北体模式”“南体模式[19]”“上体模式”“上交模式”“南工模式”“清华模式”等。各高校根据需要建立起校际间的体教融合模式研习会议,分别探索与实验,例如“挂靠式的学生运动员模式”或“自主培养的运动员学生模式”等。进而形成基于中国国情,符合中国式现代化要求,遵循“新型举国体制”的体教融合高质量发展模式。

第二,各高校围绕自身校情,贯彻、设计并推进体教融合政策的落地实践。各高校在践行体教融合政策时面临着资源不同、定位不同、特色不同等具体问题,例如综合类院校、师范类院校与体育专业类院校之间的不同的发展侧重于既有资源的高度差异。因此,应当组织高级别的大学体育政策专家座谈会,邀请各类院校的相关负责人对不同院校落实体教融合政策的路径进行解读,进而全面提升大学体育政策宣讲水平,最终形成大学体育落实体教融合政策的“解读本”。进而推进各大学结合自身发展资源,配套大学体育实施细则,制定大学体育政策实施方案,明确大学体育要做什么、怎么做、谁来做。以此便能有效规约大学体育发展的方向性偏误,推进大学体育政策的执行效度,保障大学体育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建设方面的针对性提升。

第三,建设“官方主导-社会参与”模式,建设以体教融合推进高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平台。目前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还高度依赖官方的制度引领与资源投入,主要在体育部门(系统)与教育部门(系统)之间展开建设,缺少社会各界的积极投入。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不能仅仅只围绕体育与教育两大系统展开建设,更应当积极引入社会力量,鼓励“体教融合”的社会支持。即鼓励社会力量通过提供各类资源与公共产品的方式参与“体教融合”,逐渐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的“体教融合”模式。尤其在大学与社会这个枢纽型场域中,可以深入结合体育系统、教育系统、社会资源,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形成更全面的系统建设。除此之外,社会力量的参与也能够进一步深化竞技体育作为国家振兴重要发展领域的地位,积极向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靠拢、推进。

3.4围绕育人理念,厘清新时代大学体育的理论基础与理论体系

新时代新征程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全面、具体的要求,对于大学体育来说,自身的学科建设应当是所有实践方面展开的基石。因此,厘清新时代大学体育的理论基础与理论体系应当是大学体育发展的基础与核心。进而建设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引领下的大学体育学科体系。这一趋势与国家“双一流”建设及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要求相吻合,以符合中国国情的大学体育理论知识体系夯实更深入的育人理念。具体实践路径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加强中国式现代化与大学体育的时代使命研究。以中国式现代化定位大学体育高质量发展的要素,明晰大学体育全面育人的目标,理清大学体育育人的三大问题,即“培养什么样的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怎样培养人(立德树人)”以及“为谁培养人(人民)”。明确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和竞技体育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的大学体育高质量发展时代使命,围绕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两个维度发力,有效落实“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在提高的指导下普及”的大学体育高质量发展理念,这也是大学体育从体教结合到体教融合的政策导向的时代要求。

第二,加强中国式现代化与大学体育现代化的理论研究。党的二十大为大学体育的现代化发展明确了道路自信与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引领。因此,应当深入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解析各维度思想对大学体育建设的内涵,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引领大学体育高质量发展。在具体推进大学生体质健康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之外,积极同民族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相关联,切实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诉求。在此基础上深度解读中国式现代化与大学体育现代化的学理,尝试提出中国式体育现代化的概念,并从逻辑起点,即从“体育救国”到“体育大国”再到“体育强国”出发,分析概念目标,并构建起体育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将有操作性、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进行转化,为学校体育实践服务[20]。最终以体育强国建设为根本阐释中国式体育现代化之内涵。

第三,加强中国式现代化与大学特色体育学科建设研究。大学特色体育学科建设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科建设与发展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作为“舶来品”的体育学从作为一种身体活动和教育手段的体育,逐渐发展为专门课程和知识体系的独立学科经历了漫长的过程[21]。因此,应充分发挥大学体育高质量发展在“健康中国”“体育强国”“全民健身”等国家战略中的学科使命,顺应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继续探索大学特色体育学科体系。因此,要深度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大学体育学科体系的内涵、特征与价值,需注重大学体育学科体系的内容、结构、理论、要素、评估等核心要素[22]。同时,也要借助新时代交叉学科发展的时代特点,拓宽大学体育人才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场景,全面提高大学体育人才的综合素质,为大学体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4

结语

在历史上,以马约翰、袁敦礼、吴蕴瑞、陈陵、徐一冰为代表的体育教育家们以大学体育为土壤,推动了中华民族新青年们了解现代体育、参与体育实践并传承中华体育的宏伟事业。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新征程中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大学体育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积极推动建设大学体育的高质量发展模式。虽然大学体育的时代任务发生了改变,但贯穿其中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终极旨归[23]。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大学体育作为培养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摇篮,理应发挥出更重要的时代价值,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才,助力将“体育建设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


参考文献:略

基金信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ATY009)。

长按识别二维码更多精彩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武汉体育学院期刊社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