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栏文章推介 | 全面提高体育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加快建设体育强国

本文引用格式

黄汉升.全面提高体育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加快建设体育强国[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3,57(1):5-13.

全面提高体育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加快建设体育强国

(黄汉升)

作者

黄汉升

福建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7

摘要

全面提高体育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是对新时代党中央总体战略部署的具体落实,也是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必然之举。以深刻认识新时代十年高校体育人才自主培养的辉煌成就为研究起点,检视新时代中国高校体育人才自主培养的使命与挑战,探索新时代中国高校体育人才自主培养的理路与愿景。研究认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与体育强国、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等重大论断,为新时代体育人才自主培养指明政治方向、增添新动能、明确新任务、提供新机遇。通过落实立德树人工作机制、健全卓越体育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师资水平和科研能力等实践进路,破解新时代高校体育人才自主培养的短板问题。秉承“自主—自立—自信—自强”的发展主轴,建构符合新时代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战略需要的一流体育人才自主培养的“中国模式”,为实现体育学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提供路径参考。

关键词

二十大;新时代;体育人才;自主培养;中国模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体育事业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需求相适应,体育事业在国家战略布局中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发展路径更为聚焦[1]。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工作进行系统集成、一体部署,强调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提出“加快建设体育强国”[2],开启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新征程。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新时代十年高校体育人才自主培养取得了哪些辉煌成就?如何立足党的二十大报告有关体育的重要论述,回应新时代国家对体育学人才自主培养的迫切需求?如何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学人才自主培养的高质量发展路径?上述问题是目前学术界亟待回答的研究议题。

1

深刻认识新时代十年高校体育人才自主培养的辉煌成就

体育事业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十年来,高校体育人才培养以提升自主人才培养能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完善自主人才培养体系等为主线,深化实践与创新,取得了辉煌成就,自主培养了一大批体育创新人才,推动高校体育事业面貌发生格局性变化。

1.1人才自主培养的规模数量明显扩大

人才输送的数量和质量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是自主人才培养能力增强的外在表现与内在诉求。十年来,我国高等体育教育快速发展,人才培养规模从小到大,自主培养能力逐渐提升,为我国体育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高级专门人才。图1-图5可以见证体育学人才自主培养的成就。

总体而言,体育学类整体招生规模与专业设置数量成正比(见图1-图3)。体育学类招生规模快速发展,体育学类本科专业的开设院校数、总体布点数及人才培养规模大幅增长,较好地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3]。从本科生培养层面看,体育学类本科专业点总数从2012年804个增加到2021年1 159个,增长1.44倍,其中体育教育专业点数量最多,达358个,占所有点数的30.1%,休闲体育专业数量增加最为迅速,从35个增加到115个,增长3.3倍。本科教育在校生规模达35.7万人,比2012年增加9万人。从研究生培养层面看,高层次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大幅提升,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1个,体育专业学位授权点180个,体育学博士后流动站单位21家。研究生在校规模达到3.77万人,比2012年增加了1.1倍,其中博士生在读人数达2 246人,毕业生人数222人,体育硕士生在读人数35 425人,毕业生人数8 768人,体育专业学位授予人数占比从2012年的19.8 %增加到2021年的56.5%。

值得一提的是,体育专业学位招生人数占比和授予人数占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见图4-图5)。与学术学位硕士相比,专业硕士数量更为庞大的体育专业硕士的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的相关度更高。正是有了这每年数以千计高素质体育专业人才的直接参与,才有力地保证了近年来我国体育事业综合实力的提升,以及服务学校体育、全民健身、体育产业、竞技体育能力的提高,彰显了体育硕士专业研究生教育对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意义和现实价值。与此同时,全国每年招收的体育学硕士研究生超过13 000多名,博士研究生超过500名,我国已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体育教育体系,为迈向体育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建立我国独立自主、完整的高等体育教育体系作出了贡献。

1.2人才自主培养的学科支撑更加有力

学科是人类知识体系中的基本组成部分,是知识体系不断发展与分科深化的结果[4]。学科建设水平的高低是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提升与否的重要标志。十年来,体育学科发挥着服务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的独特功能,不断揭示体育学发展规律,分析体育学学科内部结构,适应把握体育科学发展的趋势等。由此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学科知识领域、相对清晰的学科知识归属、相对稳定的学科知识架构、相对规模的学科知识体系,学科地位不断提升,甚至已经完全具备了成为单独学科门类的条件[5]

在学科建设成效方面,继2007年北京体育大学体育学一级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后,北京体育大学和上海体育学院两所体育院校的体育学分别于2017年、2021年先后入选首轮和第二轮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代表中国体育学冲击“世界一流”学科的前列,学科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在体育科研机构设置方面,从中央到地方相继设立了许多综合性、专门性的体育学研究机构,许多大学也设立了与体育学相关的研究中心、基地等[6]。中国统计年鉴(2022)数据显示,在2021年体育系统内,全国共有47个体育科研机构,包含1个国家级、25个省级和21个地级体育科研机构。在学术平台方面,体育学的学术共同体进一步形成,各类专业学术团体相继建立并稳定运行,各种体育学专业论坛、专业期刊和学术组织大量出现。在学科国际交流方面,对外开放深入发展,包括邀请国外体育学者来华讲学,国内体育学者到国外访问和参加国际会议,海内外学者合作从事体育学研究,国内外大学联合培养体育学研究生等。

1.3人才自主培养的科研能力不断提升

评价一个领域自主科研创新能力可以从科研活动投入、过程、产出等方面开展,综合考察科技创新的基础能力、投入能力和产出能力[7]。十年来,体育学领域科技研究进入快速增长期,科研生力军不断壮大,高质量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首先,从知识生产数量上看,根据SSCI期刊统计数据,体育学论文在2010-2020年发文量基本和教育学相当,前者发文约14.21万篇,后者发文约16.75万篇。从时间维度进行考察可以发现,历经改革开放40多年建设,体育学的知识生产数量逐年累增,体育学论文发表数量在1949-1979年仅约1.39万篇,在1980-2020年则高达28.50万篇,增长20多倍。体育学者积极参与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对策研究,主动承担党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委托的课题研究,成为服务科学决策咨询的重要力量,体育学理论与应用研究已具备了对体育现象和问题的解释力、建构力。其次,从科研创新平台建设上看,体育学科平台作为探索人类健康和提高竞技水平的学术支点,在建设过程中始终向国际一流水平看齐,通过优化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以释放资源、人才、学科等聚合优势。最后,从科技创新进展上看,体育学科技创新已步入跟跑、并跑、领跑“三跑并存”新阶段,为促进体育事业发展和人民健康提供坚实支撑。面向竞技体育领域的重大研究,运动人体科学中的运动医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等研究成果丰硕,学科领域的研究更加贴近体育实践应用。我国体育科技实力正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

1.4人才自主培养的体系架构基本建成

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与健全是自主人才培养成熟的标志。十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学教育制度体系主体框架基本确立,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体育教育体系,培养层次从学士、硕士到博士,形成了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基本能够满足社会对各类各层次体育学人才的需求。

一是构建了自主培养人才内容体系。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经历了“教学计划—课程方案—专业规范—国家标准”的发展变化,重点加强了体育学基础理论、基本技能与方法的教学与训练,形成了较为合理的教学内容体系与教材系列。2018年,首个体育学类本科专业国家标准确定了“7+3”核心课程,配套的新编教材相继问世,使体育学专业核心知识保持了基本稳定的态势。同时,明确学术型、应用型体育研究生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和课程设置,对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的教授内容作出规定,保证了研究生人才培养的根本质量。

二是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完整的学科专业体系。体育学学位点建设定位更加准确,体育学教育制度更加完善,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目录,建立了结构布局相对合理的涵盖一级学科、一种专业学位类别、一类本科的学科专业体系,体育学教育的学科专业结构类型更加优化,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由“学士—硕士—博士”构成的多层次、较大规模且较为完整的体育学学科专业教育体系。此外,体育博士专业学位进入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提供了广阔空间。特别是建立了独立自主的博士研究生培养体系,促进了体育学研究生教育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发展。

三是建设了一支高素质高水平导师队伍。全面落实立德树人职责,建立了本科生导师、研究生导师选聘、培训、考核等管理制度,已经建成一支兼具良好教育背景、较强科研能力和宽广国际视野的师资队伍,在国家高层次人才自主培养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我国高层次体育人才自主培养的重要保障。

1.5人才自主培养的中国特色更加鲜明

无论是体育院系的数量,还是体育学专业学生人数规模,中国均居世界各国首位。更有标志性意义的是,经过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继承、借鉴、探索和创新,适应体育学人才培养需要、符合中国国情的体育学教育体系的“中国特色”已经形成。十年来,随着自主人才培养规模不断扩大,培养体系不断完善,中国体育人才自主培养取得历史性跨越成就,迈入内涵质量提升的新阶段,呈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改革发展路径。

在发展理念上,逐步跳出“国际视野,本土行动”的局限,形成“中国经验,世界共享”的发展理念。在发展历程上,中国体育学人才自主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历经由移植引进到中国化再到中国式现代化的渐进式过程。在发展脉络上,体现出学术传承与理论创新、体育理论与体育实践、本土化与全球化等关系的交互作用,以及体育学知识生产与学术建制的互动关系。在发展阶段上,走过了全面跟跑、总体并跑阶段,正式进入部分领域领跑的谋质求强阶段。在知识建构上,从“体育学中国化”到探索“中国体育学自主知识体系” 。在面向体育实践上,从“经验概括”到“理论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中国体育模式”。在话语体系建设上,从注重“接轨国际”到提出“讲好中国体育故事”,着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体育风格的学科人才培养体系,为世界贡献中国的“体育力量”。在服务国家战略上,从“知证”到“咨政”,为服务国家政策贡献“体育智慧”。在发展道路上,从体育学“西学东渐”的逻辑探寻到体育学“西学中化”的探索,从对国外体育学的全盘模仿与学习,到“全盘苏化”,最后响亮喊出“中国体育学”,实现了中国体育学从“器”向“道”的转变,也见证了体育学教育从仿日、仿美、仿苏,到坚定自觉走中国特色体育学教育之路的转变。

2

使命与挑战:新时代中国高校体育人才自主培养的要义指向与短板问题

2.1党的二十大关于教育的新部署及其对高校体育人才自主培养的新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系统集成、一体部署,并安排专门篇章进行论述,突出人才引领驱动、人才自主培养、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等。全面提高体育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必须准确把握二十大报告关于教育的新部署及其对高校体育人才自主培养的新要求,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系统谋划和一体推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师资队伍建设,加快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体育人才,为实现教育强国、体育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2.1.1“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高校体育人才自主培养指明政治方向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强调教育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推进高校体育人才自主培养指明了政治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8]。一是坚持体育人才自主培养的指导思想。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好蕴含其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要全面贯彻习近平关于教育和体育的重要论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教育发展道路,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激发体育专业学生的爱国之情、强国之能和报国之志。二是贯彻体育人才自主培养的指导方针。我国高等体育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党对体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结合体育学科特点回答好“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性问题,将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抓手,着力以体育智、以体育心、以体育德,提高体育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三是把握体育人才自主培养的主旨内涵。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我国高等体育教育应当培养具有健康强壮的体魄、顽强拼搏的意志、崇高坚定的信念的新时代青少年,教育和引领亿万青少年把个人理想与人民需要、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相统一。

2.1.2“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为高校体育人才自主培养增添新动能

党的二十大报告一体部署推进教育、科技和人才工作,充分体现了党对教育、科技、人才三者之间以及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认知更加深刻。自主培养体育人才是体育强国建设的核心战略任务。《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中共7次提到“教育”、11次提到“科技”、14次提到“人才”,强调要加快体育人才培养,提出完善体育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构建跨学科、跨地域、跨行业、跨部门的体育科技协同创新,以及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计划等任务。教育支持、科技助力、人才提质加速健康中国建设,推动体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9]。教育、科技、人才已成为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贯彻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理念,建立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大体育”格局,能够加速体育人才自主培养、加快体育科技创新、加强体育人才队伍建设,为体育人才自主培养提供新动能和发展新优势,从而更高水平加快体育强国建设。

2.1.3“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为高校体育人才自主培养明确新任务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高质量教育体系具有高水平、强约束、有活力、高效益四个典型特征,具体表现为适应性、充分性、全面性、丰富性、多样性、现代性、开放性等特点,其构建是一个全方位、全程性、全员性参与的历史过程和系统建设。高等体育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主培养一批高素质、创新型的体育人才,是高等体育教育主动融入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为此,高校体育人才自主培养要在办学条件、信息化、国际化、标准化、治理能力等方面上下功夫,在教育教学观念、内容、方法和目标上要不断改革创新、明确目标任务,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完善体育学类不同层次和规格人才战略布局,培养造就多领域的拔尖创新体育人才。

2.1.4“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健康中国”为高校体育人才自主培养提供新机遇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这些战略部署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校体育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明确了工作重点,指出了体育人才自主培养的改革起点、价值要点和服务落脚点,赋予新时代高校体育人才自主培养新的机遇和新的要求。诚然,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一大批自主培养的高素质体育人才保障,需要对体育人才自主培养体系、结构和质量能力等进行再谋划、再优化。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体促健、以体育人、以体赋能,把满足人民健身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人才自主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0],全面提高体育自主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为实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战略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2.2新时代中国高校体育人才自主培养短板问题的科学审视

新时代十年我国体育人才自主培养取得丰硕成果,党的二十大报告从“两个大局”的高度赋予了体育人才自主培养新目标、新方向和新任务,翻开了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同时也应清醒认识到,对标国家要求、人民期盼、社会发展需求,与建设体育强国的要求相比,我国体育人才培养布局结构不平衡、知识体系不够健全等问题依然突出。

2.2.1人才自主培养的区域结构失衡

从体育学学科学位授权点分布上看,受制于历史条件、区域因素、资源禀赋和政策环境等因素,我国体育学学科学位点之间的层次性和差异性较为明显,整体呈现出“东高西低”的失衡状况。尽管国家已经采取一系列政策倾斜,通过对口支援等措施,有力地推动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研究生教育持续快速发展。但我国西北地区、西南地区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的数量较少,学位授权点之间的分化程度也逐步加大。部分单位的师资力量不强,高级别科研项目和高水平学术成果长期偏少,难以支撑体育学学科高质量发展。

从体育学人才分布上看,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在体育学人才的数量、规模和质量上存在较大差距,出现大中城市体育学本科毕业生就业困难、基层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体育人才短缺的结构性矛盾,人才流失的困境。高等院校体育学发展也面临结构性失衡问题,一些培养单位片面追求“大而泛”“多而全”,造成体育人才产出“千人一面”“同质同构”的问题[11]

2.2.2人才自主培养的知识体系不够健全

体育学是否需要构建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是诸多体育学研究者深受困扰的重要议题。在整个体育学科体系中,过度依赖其他学科理论和方法,体育学学科自身的知识独立性不强,学科知识体系尚未建立,影响了人才自主培养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研服务、对外交流、学科治理等方面也缺乏应有的基础理论研究,学科基础研究水平整体偏低,学科综合实力偏弱、重大平台支撑不够、有显示度的研究项目和成果偏少。由此制约了科研反哺教学,影响了体育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其重要原因仍在于,体育人才自主培养的知识体系构建不够完善,缺乏独特性和标志性的理论与学说。

2.2.3人才自主培养的质量和数量仍需提高

面对建设体育强国、加快打造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时代要求,人才自主培养要求提高数量和质量。与其他学科相比,体育学学科存在国家级高层次人才数量不足、体育类重大教学科研平台和科研成果严重缺乏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人才自主培养的速度和质量。

如何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达到从有到优、从优到精,关键在于如何实现规模、类型、结构与培养质量的同步提升。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提高人民生命健康水平、面向加快建设体育强国,需要进一步提升体育学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从目前体育学人才市场供求现状和趋势看,体育学本科毕业生的供求状况基本平衡,而研究生的供给状况明显短缺,特别是博士研究生培养是未来体育学教育需要着力加强的层次。尽管近年来体育学博士招生规模不断扩增,但2021年毕业的博士人数仅占本科毕业生的0.57%。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规模仍需进一步扩大,而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就是设置体育专业博士学位,加快发展体育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教育。

3

理路与愿景:新时代中国高校体育人才自主培养的实践进路与模式建构

3.1体育强国战略下全面提高高校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实践进路

体育强国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具有相对性、动态性和系统性特征。相对性主要指的是与其他国家体育发展水平的对比,动态性反映出不同历史时期其内涵会有所差异,系统性强调的是其涵盖的要素涉及体育发展的方方面面,需要从政治、历史和整体的角度去把握。步入新发展阶段,尽管我国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体育学人才自主培养体系,但面对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目标、新任务,对照长期以来改革出现的问题,目前人才自主培养还不能很好满足体育强国建设需求。因此,迫切需要加快创新自主培养工作机制,进一步梳理自主培养路径任务,深化自主培养方式机制创新,全面提高体育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3.1.1落实立德树人工作机制,优化体育人才培养结构

完善立德树人工作机制。服务体育强国建设,必须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把“立德树人”融入体育人才自主培养全过程。一要以体育精神铸魂。传承创新中华体育精神,将中国女排精神、中国举重精神、乒乓精神、残奥精神等写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融入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植入课程教材、注入实习实践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要以“三全育人”育心。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建立体育教育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三全育人”新模式,共促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三要以课程思政明德。实施专业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计划,深挖体育课程本身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积极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体育文化教育融合创新,建设体育类课程思政基地和实践基地,推出一批优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材,打造一批课程思政示范名师,强化体育元素与思政元素的融合对接。

优化体育人才培养结构。当前,体育人才自主培养正面临一个资源整合、理论建构和重塑重整的窗口期、关键期,亟待完善自主培养创新人才的结构与机制。针对体育人才自主培养在区域、院校、学科专业等方面存在的发展问题,要充分考虑地域、资源、人才等要素的综合影响,统筹处理好数量与质量、层次与结构、人才供与求、学科与专业之间的关系,调整优化体育人才培养结构布局。要优化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类别授权点布局,避免齐头并进或平均发力,由点带面推动我国高校体育学人才培养协调发展。针对中西部薄弱地区、薄弱院校,在学科专业建设、招生计划、优质资源分配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积极推动东中西部强强联合、以强扶弱。针对学科专业分布不均,紧密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民生需求,加快推进体育学类交叉学科专业建设,扶持发展一批服务民生急需的学科专业,及时调整一批重复设置、培养规模过剩、就业质量低的学科专业。针对高层次人才自主培养数量少且失衡的问题,进一步扩大体育学研究生培养规模,稳步增加学术性研究生招生计划,加大体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力度,优化研究生培养结构和类型,全面提升我国体育人才自主培养整体水平。

3.1.2健全卓越体育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多元化培养路径

一方面,卓越人才培养体系是自主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是一流体育学本科和高层次体育人才的重要供给渠道。要处理好学生量与质的关系、人才供与求的关系、层次与结构的关系、学科与专业的关系,统筹本、硕、博各层次和学术型、专业学位各类型的教育,建立健全卓越体育学人才培养体系。一是本科教育争创一流。巩固本科教育基础地位,分类推进建设体育学类一流专业、一流课程、一流教材、一流实践平台等优质资源建设,严把人才选拔入口关、立德树人思想关、人才培养能力关、育人渠道过程关、社会服务品牌关,培养适应新时代体育工作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二是研究生教育扩容提质。深化体育研究生考试招生改革,完善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招生选拔机制,探索直博模式,扩大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规模。突出“研究”要求,加强体育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优化体育研究生培养方案和培养机制,系统构建有机衔接、科学前沿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三是培养模式分类多元。瞄准高水平人才自主培养的“靶点”,主动适应国家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培养一流人才为目标探索多元化人才培养路径,开辟多途径成才通道,帮助学生成长成才。突出因材施教,分类培养理论研究型、运动技能型人才,不断深化卓越体育教育模式改革。四是体教融合协同育人。围绕体育教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等“大体育”研究方向,探索“体教融合”“体卫融合”“体旅融合”“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方法和实施路径。建设一批高质量体教融合育人平台、基地,构建“学训赛研”融合育人新机制。

另一方面,发挥体育人文交流功能。自主培养不等于关门培养。既不能刻舟求剑、封闭僵化,也不能照抄照搬、食洋不化[2]。要充分发挥体育独有的魅力,助力人文交流,增进文化认同,促进民心相通。一是加强体育文化阵地建设。深入挖掘本地域体育文化价值,积极参与体育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利用,积极创作体育影视等文艺作品,大力传播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提升体育文化软实力。二是扩大对外体育交流。在中外人文交流中,体育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积极推动学校传统优势体育项目走出去,加强对外体育人文交流。深化竞技体育领域合作交流,联合实施中外体育合作办学项目、联合建设国际联合办学机构,互派留学生,促进学分共修、教师互派、平台共享、学历互认等,学习借鉴世界高水平大学和研究机构优质资源和先进经验,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体育人才自主培养体系。

3.1.3强化师资水平和科研能力,保障体育人才培养质量

首先,教师是人才培养的第一资源,师资队伍的整体规模和素质直接影响着人才自主培养水平的高低。坚持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体育学人才自主培养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多形式引育高层次人才,助力青年教师加速成长,培养造就为学、为事、为人示范的新时代“大先生”。一要弘扬优良师德师风。完善教师招聘引进、岗位聘用、聘期考核、导师遴选、评优奖励等思想政治和师德考察环节,强化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建立体育学科师德实践基地,打造富有体育学科特色的师德教育品牌,引领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二要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育力度。集聚高端人才和学科领军型人才,加快教师博士化进程。强化校内外培养,支持优秀教师到国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访问进修、合作研究,为青年教师减负、赋能。三要拓宽教师发展路径。积极引进具有较高学术素质且具有运动专长的高水平运动员,特别是在国际体育赛事为国争光的运动员,充实体育学学科教师队伍,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培养。

其次,对体育学基本理论和相关知识体系进行探究、明晰与厘定,构建中国特色自主知识体系,是体育人才自主培养的重要支撑。要强化体育人才科研能力建设,提升人才理论研究水平和实践服务能力。一要强化体育学理论基础研究。积极探索“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长周期定向投入路径,构建分阶段、全谱系、配置合理的人才资助体系。二要大力培养复合型交叉体育研究人才。建立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交叉学科分类发展新机制,把科研平台同时作为人才培养的平台,把科研活动同时作为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载体,开阔培养人才的视野,提高体育学创新人才培养水平。三要强化体育实践研究能力。加强体育学者对中国体育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从中国体育实践中挖掘新样本、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具有学理性、主体性、原创性的中国体育学理论,引领新时代中国体育实践发展。基于“精”“专”“深”理念,进一步推动建设一批全国重点实验室、兴奋剂检测实验室、体育科技创新中心、体育高端智库等国家级科研平台等,增强体育学研究的支撑条件。注重技术融合、学科交叉,以5G、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引领融合发展,驱动跨学科研究,不断提升体育科研创新能力。

最后,从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实践环节、条件建设、质量管理等方面建立完善自主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一是全面落实培养目标和完善培养规格。要围绕体育学素质、知识、能力三大要素,强化体育学知识与专业技能并重、素养类知识传授与专业类知识传授并举,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做到协调发展、全面提高。二是注重课程质量和课程体系建设。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及时调整优化体育学类本科专业课程结构,厘清并统筹课程之间的主次关系、层次关系和衔接关系,构建厚基础、强素质、重实用、强能力的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实践教育课程体系。优化专业教育的专业类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宽课程板块[12],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强化课程区分度、拓展课程深度,提升课程高度、实现课程目标达成度。三是加强条件建设。分别从完善的教学基础设施与平台、丰富的信息资源、充足的教学经费三个维度,明确体育学类本科专业办学的保障条件,对标推进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四是完善质量管理。从目标系统、制度体系、监控手段三个方面,加强体育学类本科专业质量管理,落实、检验与纠正体育学类专业办学质量,严格检查人才培养各环节任务落实情况,检验标准具体内容在执行中的实际效果。

3.2体育强国战略下一流体育人才自主培养的“中国模式”建构

探索建构一套稳定的可复制、可推广的一流体育人才自主培养的“中国模式”,是我国体育学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诉求。在几代体育学人的努力下,我国体育学学科实现了从寻求“自主培养高层次人才”到建构“中国模式”的体育学自主人才培养体系战略目标的跨越式发展。进入新发展阶段,关于“中国体育学向何处去”的论题已得到广泛关注,体育人才培养如何在高质量发展中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从有到优、从优到特”地实现类型结构与培养质量的同步提升?如何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核心任务,探索形成卓越体育人才自主培养的中国方案、中国模式,推动中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1)围绕“一个核心”。紧紧围绕扎根中国大地体育人才自主培养这个核心不动摇。人才自主培养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必然选择,人才自主培养的“中国模式”应充分汲取社会主义制度的养分,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部署,面向建设健康中国的需求,提高人民生命健康水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持。围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目标任务,植根体育强国的“中国实践”,解决体育强国的“中国问题”,积极开展具有本土问题意识的学术研究,建构中国自主体育学知识体系,为建设体育强国提供坚实的学理支撑和知识支持。

(2)把准“一条主线”。牢牢把握全面提高体育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这条主线,主要包含三层含义。第一,人才自主培养要高质量。坚定自觉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具有体育学学科特点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打造一流的体育本科教育,不断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和水平,培养一批又一批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体育专门人才。第二,科学研究要高水平。高质量体育科研是推动学术发展和学科知识积累的重要引擎,要坚持“四个面向”,深入探究体育学基本理论和相关知识体系,努力产出一批具有引领性、标志性、显示度的研究成果。同时,力争做到一些研究领域“加速跑”和个别研究方向“领跑”并行,促使科研前沿知识和创新成果有机融合以助力高质量发展。第三,社会服务要高效益。体育学不仅是一门探究、发现和解释人类体育现象、体育问题和体育基本规律的学科,还是一门促进人民身心健康、增进民生福祉的学问,更应提高发展站位。要秉承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主动融入并助力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实施,推动开展体育健身同增进人民健康结合起来、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同坚定自信自强结合起来,为加快建成“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提供更高质量的人才和科研支撑。

(3)坚持“两个标准”。学科知识体系建构应以强基固本为标志,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要以铸魂育人为导向,从而解决体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和体育学人才培养的理念价值问题。一是在自主学科知识体系上,要注重教材编写,将自主知识体系完整呈现在教科书中,突出教科书的应用、适用、实用、效用等“四用”效能,把握好教材理论的难度、课时要求、展现形式、读者针对性、知识内容时效性等诸多因素。二是在人才培养的理念价值问题上,要抓好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打造一批富有鲜明体育特色的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示范案例、示范平台等,落实落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4)强化“三个坚持”。一是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之“本”。新时代十年体育人才培养取得辉煌成就的一条基本经验是,始终把立德树人融入体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全环节、全领域,从而明确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时代问卷。二是坚持创新服务国家之“基”。体育学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属性,决定了其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回应国民体质、青少年健康等国家基础性需求,具备制度优先的发展逻辑。因此,要基于“领跑”逻辑,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建设体育强国需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建设体育强国步伐。三是坚持队伍建设之“要”。一流的体育人才队伍铸就一流的体育大学和一流的体育人才,要坚持把抓好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引导教师做教书与育人相统一,“经师”与“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

(5)牢固“四个树立”。对于体育人才自主培养的未来发展,要勇于创新理念,敢于破旧立新,做到“破”“立”结合。一是立德为本。体育学学科建制是基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进行的。无论是专业设置、课程标准设计、教材编排,还是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文化建设等方面,体育人才自主培养都必须始终贯穿“立德树人”的理念。二是立论为基。体育人才自主培养应当是高水平的,应当在部分领域具有一定的学术话语权。因此,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做引导探索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学问,构建富有中国特色的体育自主知识体系。注重强化学术研究的前瞻性、原创性、针对性和应用性,能够从体育实践中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创造性提出一些体育强国建设、健身运动、体教融合等新理论。三是立标为要。树立高标准有助于全面提高体育学人才自主培养的质量。“立标”主要从体育学学科专业国家标准化、体育人才培养标准化两个方面着力。通过提高体育人才的毕业要求等环节来加强体育自主人才培养的标准制定,进而提升体育人才的整体质量和水平。四是立新为源。“立新”是推动体育人才自主培养机制创新的强大动力。要求拓展新视野、树立新观念、发掘新动力,优化体育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学生学习评价,创新教育理念、培养方法和协同育人体系,通过构建更高水平的体育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加快体育强国建设。

(6)提升“五大着力点”。坚持把全面落实立德树人作为体育学人才自主培养的第一要务,坚持把体育学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作为衡量体育学办学水平的第一标准,坚持把创新体育学人才自主培养模式作为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第一动力,坚持把高水平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推进高质量体育学人才自主培养的第一资源,坚持把建构中国自主体育学知识体系作为加强体育学学科专业建设的第一要素。

4

结语

回溯中国体育人才自主培养在新时代伟大变革中的辉煌成就,体育学学科建设的中国特色日趋显著,体育人才自主培养的总体水平不断提升。随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二个百年新征程的启航,中国体育人才自主培养也进入了第二个“一百年”的新阶段,体育人才自主培养已被赋予全新内涵。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教育等工作的重要论述,为全面提高体育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明确战略目标和任务,指明战略方向和道路。遵循体育人才培养的“自主—自立—自信—自强”的发展主轴,围绕“一个核心”、把准“一条主线”、坚持“两个标准”、强化“三个坚持”、牢固“四个树立”、提升“五大着力点”所构建的一流体育人才自主培养的“中国模式”,在推动体育自主人才培养体系战略目标的跨越式发展、助力体育强国建设方面将卓有成效。


参考文献:略

长按识别二维码更多精彩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武汉体育学院期刊社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