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孩子与德国教育惨状
2002年12月1日在2001年经合组织举办的发达国家中小学教育水平测试中,德国在34个“参赛国”中位居第21,在德国引起了轩然大波。至今,一潮未平,一潮又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近对21个工业国中小学教育进行了五个项目的综合测试,结果德国和美国、丹麦一样,落到了最落后的区域之中。名列前茅的是东亚的韩国和日本。
受测试者年龄为14至15岁。在数学、语文等5个方面的测试中,不及格的学生比例最小的国家名次最靠前。依次为:第1名:韩国(1.4%不及格);2.日本(2.2%);3.芬兰(4.4%);4.加拿大(5.0%);5.澳大利亚(6.2%);6.奥地利(8.2%);英国(9.4);8.爱尔兰(10.2%);9.瑞典(10.8);10.新西兰和捷克(都是12.2%);12.法国(12.6%);13.瑞士(13.0%);14.比利时和冰岛(都是14.0%);16.挪威和匈牙利(都是14.2%);18.美国(16.2%);19.德国和丹麦(都是17.0%);21.西班牙(18.6%);22.意大利(20.2%);23.希腊(23.2%);24.葡萄牙(23.6%)。
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在教育经费方面,德国在发达国家中也是比较落后的。据经合组织2001年的数字,丹麦国家拨出的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2%,韩国占7.0%,美国占6.4%,法国占6.2%,澳大利亚和德国一样,占5.5%。原因似乎又不完全在这里。丹麦的教育投资高居首位,但学生质量跟德国一样低,而澳大利亚教育投资跟德国一样多,但学生质量却比德国高得多。
再就是,教科文组织和德国各方面也都注意到了,出自文化素质低的家庭的孩子平均成绩确实比有文化的父母的孩子们低得多。
人们把很大一部分视线献给了移民问题。在2000/2001这个学年里,德国共有996万中小学生,其中外国学生占9.5%,达95万。按各层次的学校分,越是高级的学校,外国学生越少。在9年制的中学“主要学校”(Hauptschule)里,外国学生占17.3%,在各种层次混合的“综合学校”(Gesamtschule)里,占12%,在11至12年制度的“实业中学”(Realschule)里,占6.4%,在13年制的、毕业生可以直入大学的“高级中学”(Gymnasium),只占3.9%。另外,小学里外国学生占11.8%,残疾人学校占14.9%。
按洲看,这一年来自欧洲各国的在校中小学生有77.2万,来自亚洲的有11.7万,来自非洲的有3.7万,来自美洲的有1.4万。按国家看,来自土耳其的学生遥遥领先于其它国家,达41.71万,其余依次为南斯拉夫(7.12万),意大利(7.07万)、希腊(3.32万)、克罗地亚(2.06万)、波黑(1.99万)、波兰(1.94万)、俄国(1.86万)、葡萄牙(1.31万)。
有些专家从语言上来找原因。他们认为,移民孩子不是用母语来学习,给许多课程带来了很大困难,许多移民家庭里根本不说德语。跟其它学生水平高于德国的国家相比,欧盟的德国专家洛于斯认为:“前往法国和英国的移民群至少基本上掌握该国的语言,因为他们多半来自前殖民地国家。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突出的是来自东亚的移民群,那里的人往往拥有英语基础。”
社会学家波尔什认为,无论去年的PISA测试,还是现在的教科文测试,在国与国之间进行比较时都犯了一个原则性的错误:“移民的社会层次对教育的成就是绝对重要的。但这一点在PISA测试时就已经被扫到地毯底下遮起来了。”
这位社会学家还怕说得不够清楚,他举例说,一个希腊牧羊人的儿子和一个印度医生的儿子都是移民,但前者往往成绩很差,而后者将来可能被送到牛津大学去深造。
西方国家的移民政策有很大的不同,而其对教育质量产生的影响被波尔什称为“非常令人不舒服的现实”。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这两个被最近的测试证明为中小学教育质量很高的国家,都是典型的移民国家。他们自己来选择移民,标准是经济和知识水平(所谓投资移民和技术移民)。而德国实际上早已是移民国家,但始终拒绝承认这个现实,始终在那儿“无可奈何”地接受移民,包括大量的非法难民。现在进入德国的,绝大多数仍然是那些底层打工仔。
社会学家波尔什认为,德国中小学教育失败的原因,主要的并不是老师水平、三级教育体制、教育经费、班级的大小。他说,这些东西在移民因素面前“都可以完全忘掉”。他说得很尖刻:“这是德国失败的移民政策所收到的帐单。改变这个现状需要几十年的时间。”
(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