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駁國安法動搖香港司法獨立 法官:不會盲目定罪

2024年1月23日

《國安法》施行3年,各界質疑香港漸失司法獨立公正,但香港終審法院法官22日稱,不會「盲目」將所有被告定罪。與此同時,聯合國專家對《國安法》實施狀況表達憂慮,並呼籲港府釋放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

https://p.dw.com/p/4bZuu
圖為2019年9月,香港民眾在國際金融中心大樓前高唱《願榮光歸香港》。
圖為2019年9月,香港民眾在國際金融中心大樓前高唱《願榮光歸香港》。圖片來源: Kin Cheung/AP/dpa/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香港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張舉能週一(1月22日)參加法律年度開啟典禮,表態捍衛香港司法體系,稱法院並不會「盲目定罪」所有被告。

綜合《明報》與香港電台等港媒報導,張舉能稱法院重視維護國安的責任,但不代表會「盲目定罪」所有被告,或是任意判處最高刑罰。

香港保安局長去年曾說,《國安法》施行3年以來,定罪率維持百分之百。對此,張舉能稱不評論個案,並表示各案件是否定罪要基於證據,且檢控定罪門檻跟其他刑事案件一樣,「沒有降低門檻」。

延伸閱讀:香港終審法庭:國安案件 認罪不是減刑理由

去年美國跨黨派國會議員提出法案,要求拜登政府制裁49位涉及藉《國安法》對民主派人士進行政治迫害的香港官員、法官和檢察官。張舉能週一也回應此事,反對針對法官的制裁。他稱法官必須要能在不受干擾或非正當壓力下判決,若遭遇制裁威脅,就與法治「背道而馳」,絕對無法接受。

香港律政司司長林定國則稱,沒有證據顯示司法機構的獨立在涉及國家安全的案件中受到損害,並批評西方國家干預香港司法。

聯合國專家籲撤銷黎智英指控

香港《蘋果日報》創辦人黎智英在2020年因涉嫌違反《國安法》被捕。由於該案不設陪審團,由政府指定的法官審理,也讓黎智英案的司法獨立與公正性遭到各界質疑;此外,先前他本欲申請由英國的律師替他辯護,但港府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解釋《國安法》,最終認定,在香港沒有全面執業資格的外國律師若參與國安案件,需取得香港特首證明書。

延伸閱讀:香港修訂法律 禁止外國律師參與國安案件

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開會審議中國人權狀況前夕,4位聯合國的特別報告員週一對黎智英案發聲,呼籲港府撤銷對他的所有指控,並立即釋放他。

「過去幾年來,黎智英被捕、被拘留,面臨一系列刑事訴訟,這些似乎都跟他批評中國政府且支持香港民主,有直接相關。」特別報告員也對黎智英的言論、集會結社自由遭侵犯,以及他獲得公平審判的權利被剝奪表達了關切。

拒絕認罪 黎智英案開庭

專家說,早在香港《國安法》實施之前,他們就曾表達憂慮,未來也將繼續這麼做:「我們認為,這並不符合國際法律義務。」

4位特別報告員是由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指派的獨立專家,不給薪,也不代表聯合國發言。他們分別關注言論自由、集會結社自由、非人道待遇、法官與律師獨立性等議題。

黎智英案被視為港府壓迫新聞自由的代表事件,英美等國皆表示譴責。案件開審前一週,黎智英之子黎崇恩會見英國外交大臣卡梅倫(David Cameron),會後英國外交部發聲明支持黎智英,反對《國安法》。

黎智英是英國公民,2020年8月因涉嫌違反香港《國安法》被捕,遭控「串謀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串謀發佈煽動刊物罪」等罪名,可能面臨終身監禁。在被關押超過1100日之後,黎智英的案件於去年底開審;今年1月2日,他在庭上表示不認罪

圖為黎智英2020年6月接受媒體訪問。
圖為黎智英2020年6月接受媒體訪問。圖片來源: Anthony Wallace/AFP

延伸閱讀:專訪黎崇恩:黎智英審訊是場戲 樂見英態度轉變

聯合國審議中國人權 香港成焦點

週二(23日),超過160個國家將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的會議上,參與對中國人權狀況的討論;中國的代表團則將由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代表陳旭領軍。

這是中國第4次接受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人權狀況審議,上一次是在2018年。這一次,北京政府在香港、新疆、西藏壓迫、侵害人權的情形,也是討論焦點。

據美聯社報導,黎智英的律師加拉格爾(Caoilfhionn Gallagher)預期黎智英的案子會被提起。她表示:「這是國際社會追究中國侵害人權的機會……過去幾年內,我們看到公民社會解體、異議人士和批評北京、香港政府的人遭到定罪。」

生於國安法時代的學生組織:「賢學思政」成員被判刑

因應聯合國審議中國人權狀況,許多人權團體都策劃相關活動。支持西藏聯盟(Tibetan Advocacy Coalition)、世界維吾爾代表大會(World Uyghur Congress)以及香港的人權倡議人士,預計舉行記者會。

此前路透社報導指,中國正在遊說非西方國家在聯合國會議上讚揚其人權紀錄。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週二回應稱,中國「奉行以人民為中心的人權理念,人權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他說中國「高度重視」這次審議,「將本著坦承、開放態度」參與,並呼籲各方要秉持「建設性、非政治化等原則」。

(綜合報導)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