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擬登太平島
2015年11月25日(德國之聲中文網)台灣媒體近日透露,馬英九總統可能在12月12日搭乘C-130H運輸機前往太平島視察,宣示南海主權,並在島上重申"南海和平倡議"。另外,馬英九總統還可能主持新碼頭的啟用典禮、巡視機場跑道完成修復的成果、並為今年9月完工的太平島燈塔啟動發光儀式。
馬總統表示,太平島是中華民國的領土,他從來沒有排除登島的可能性,在沒有定案之前無法對外表示意見。至於當日是否成行,仍將視天候而定。據傳,就算12月12日無法成行,馬英九今年底之前也一定會去太平島視察。出發之日,海空軍將派機艦護航。
宣誓主權 避免邊緣化
值此南海緊張情勢升高之際,馬英九要登太平島,自然格外引起關注。其實台灣早在一、兩年前就著手在太平島修建碼頭,原先預期明年1月7日完工。但12月12日正是國民政府在1946年派"太平"和"中業" 軍艦首度赴太平島,自日本手中取回南沙群島的紀念日,所以馬英九如果在12月12日登上太平島,自然有其歷史傳承的意義。後來該島也以"太平號"之名命名。為了馬英九將巡視太平島,碼頭工程也將提前到下周完工。
台灣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陳牧民教授在接受德國之聲訪問時稱,馬英九選在這個時候登太平島,真的只是"時機湊巧",因為太平島碼頭剛好造好。而且馬英九本來就有登太平島的計劃。陳牧民稱,中華民國雖然在南沙群島多年來實際擁有太平島和中洲礁,但在南海議題上並沒有發言權、和相關國家少有對話、也不被視為談判的對象。因為,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東協10國在2002年簽署的《南海各方行為宣言》中,中華民國並沒有參與其中。陳牧民認為馬英九登太平島有助於宣示主權。
抗議在所難免
馬英九並非是第一個登上太平島的中華民國總統。2008年2月2日,前總統陳水扁就搭乘C-130H運輸機登島慰問官兵,並主持飛機跑道啟用典禮。不同於陳水扁的是,馬英九行前就將他的計劃透露給外界,而當年陳水扁卻是從太平島返台後才告知媒體。
0.49平方公里大的太平島是個珊瑚礁島,是南沙群島中最大島,中華民國自從1950年以來便持續有效統治該島。目前島上沒有居民,僅有100多名台灣海巡署的官兵駐守。2000年之前,太平島是由中華民國海軍駐守。
但除了中華民國,還有多個周邊國家聲稱對太平島擁有主權,包括菲律賓、汶萊、越南、大陸和馬來西亞。
因此,馬英九登太平島可能引發這些國家的抗議。政治大學國關中心副主任劉復國對德國之聲說,"台灣方面其實面對這些抗議,已經習以為常"。劉復國舉例說,每年台灣在太平島的火炮試射都會引來越南的抗議。海巡署人員每周例行登上距離太平島約3海裡外的中洲礁巡查,每一次也都遭到越南抗議。
劉復國認為,馬英九的登島動作遭到越南或菲律賓的抗議,在所難免。儘管如此,馬英九還是應該去,一方面可以昭告天下,太平島屬於中華民國,另一方面,更要讓國際社會知道,中華民國在南海議題上有其重要的腳色,中華民國不應該被忽視或邊緣化。
北京和華盛頓
劉復國和陳牧民都認為,馬英九登太平島的行程應該有知會北京和華盛頓。除了國家安全層面的考量,也因為台灣距離太平島有1600公里遠,在大約4個小時的飛行中將經過多個航空識別區,為此大家打個照面實屬應該。
到目前為止,北京對馬英九登太平島的計劃,沒有公開反應,但透過涉台學者表示肯定,呼應了大陸的一貫立場:希望台灣和大陸共同捍衛南海主權。
華盛頓方面也沒有公開的反應。但根據媒體報導,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處長梅健華多次會見國安高層,要求台灣在南海議題上不得妄動。當時AIT發言人游詩雅就曾呼籲南海主權爭端各方,對於在南海進行造島、興建設施或軍事化的動作,應該有所克制。
扮演積極正面腳色
當南海各國積極填海造陸、加強建設之際,台灣在太平島上有很長的一段時間非常低調,沒有積極行為。直到近來才興建碼頭、燈塔,並強化機場跑道,但不論燈塔、碼頭、機場都可以視為緊急時的人道救援之用。而且,馬英九在今年5月更提出"南海和平倡議",主張主權在我、擱置爭議、和平互惠、共同開發。台灣有意將太平島建設為"人道救援中心"、"防災中心"甚或是"旅遊勝地"。因此當台灣內部有聲音,要求軍方替代海巡署,重新駐守太平島時,國安會考量一旦擦槍走火就沒有任何緩沖協調的空間,因此作罷。
劉復國稱,台灣應應加強在太平島的建設,以落實人道援助的可能性。他同時支持開放觀光。有關和大陸在南海議題的合作方面,劉復國認為,因涉及主權,時機不成熟,無法進行相互協防等合作。但在氣象資訊、急難救援、資源維護、漁業保護、環境生態等非政治性的領域,雙方有可以合作的空間。
陳牧民則稱,發展太平島的觀光,不免徒勞無功。因為從台灣坐船到太平島需要4天的航程,來回8天,光靠一個小島的自然景色,恐怕不夠吸引人。想要發展太平島成為人道救災中心,也必須和鄰近島礁的所有國先洽談,而不是一廂情願的計劃。再者,各島礁相去不遠,受難漁民大可去其他地方求援。陳牧民更提醒,南海問題在台灣內部並沒有共識,也許民進黨上台後會有其他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