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發:反對日本歷史觀不能過激
2005年8月19日
反日不能過激
陳永發教授首先指出,日本在更改教科書方面的做法上並不適宜,有些地方太誇大,但因為在日本,教科書是由民間編輯出版的,政府其實不大管得到他們。這些教科書中間真的有幾本是由右派出版社出版的,言論比較偏頗。陳教授認為,他們可能和日本政府有些默契,或者說政府成員中有人默默支持他們的做法,但是絕大部分的日本教科書還是對軍國主義採取比較負面的看法。而且這幾本由右派出版的教科書的出版量小,又因為右派分子比較擅長做宣傳,所以這件事被炒作的很大。
陳教授個人認為,如果只用基本教科書來看整體日本人對戰爭的看法,並不是太妥當的。他不否認,官方的確有些人支持這些看法,但是一來這些人人數不是很多,二來他們也不敢明目張膽的表達他們的同情。陳教授一再強調,他的友人中有人對日本比較熟悉,經由他們的告知,他知道這幾本書銷售的情況並不好,只賣出個位數字的數量。
陳教授表示可以理解中國人日前的反日浪潮。他說:「我可以體會這種情緒,因為我的父母都是從中國大陸來台灣的,抗戰時期他們因為不願做日本亡國奴,所以從江浙和湖北逃到內地。所以他們對日本有強烈的仇恨心。」
陳教授一再表示,他可以理解,中國人之所以對日本人不能諒解,是因為中國在抗日戰爭中傷亡慘重。他們不能諒解日本人將侵略中國說成是「進入中國」或者是說成意外事件。陳教授認為,中國方面的抗議是「應該有的,是對的」。但是如果因此對日本採取敵意或是有激烈的動作,卻不是「必要的」。「因為戰爭到底是少數人弄出來的,當年的軍國主義者得到日本老百姓的支持,但是老百姓其實是無知的,更何況戰後經過許多的改變。
他個人感覺到:「檢討過去,是對的,是應該的。比如小泉去靖國神社朝拜,就應該受到譴責。但是使用其它更強烈的手段,比如前一陣子的街頭抗議或是對日本人的污辱,讓日本旅客或是居住在中國的日本人感到不安,這些做法,我覺得不必要。」
釣魚島
有關釣魚台群島的主權問題,陳教授認為是可以爭論的。釣魚台原先是無人島,當年所謂的「保釣」運動之所以風起雲湧,主要是在釣魚台附近發現石油。「假如沒有發現石油,而且如果學生也沒有愛國主義的情緒的話,當時不會談起釣魚台的事情。」
他認為談釣魚台的主權問題實在太複雜。就這個議題而言,日本人的確態度的確不好,但是當時台灣和中國方面,態度的軟弱,無知,也應該受到檢討。因為大陸當時其實也弄不清楚釣魚台究竟在那裡,台灣的態度也很模糊。「應該爭得時候,兩方面的政府都沒爭取」。
台灣漁民在釣魚台附近打魚,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這是事實。但是台灣政府完全沒有一點作為。大陸方面的態度也差不多,只不過現在發現石油了,所以大家的態度都變積極了。以前當民間要去佔領釣魚台時,政府甚至還會出面制止。他認為:「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未來應該所有的政府坐下來慢慢的談,好好的討論。」
民間有民間的反應,這是可以理解的,民間要抗議也是對的。但是政府方面應該有積極的態度。不應自失立場。「以合作談判的態度來解決問題,因為合作開發應該是未來可行的辦法。」
展望未來的中日關係,陳教授認為: 「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在兩國之間,還沒有完全的終止。在大陸的中國人和在台灣所謂的外省人,對日本侵華的歷史永遠不會忘記,問題是,日本人對這個問題應該反省到什麼程度,某些日本人的確做的很不夠,這些人應該遭受批判。中日之間的恩怨,自然還會影響到中日關係未來的發展。」
從整個亞洲情勢來看,陳教授希望可以和平發展,「要和平,雙方的領袖就應該拿出智慧,化解恩怨,日本的領導者對戰爭的過去應該好好反省。大陸方面我認為民族主義太強。有時強到不夠理智,我覺得不太好。」
台日關係
台日關係方面,陳教授的看法是:台灣絕大部分的人希望維持現狀,但是有少數的人傾向台獨。這些支持台獨的人認為:台灣如果要往台獨方向走,很多地方需要日本人的幫忙,所以他們對日本人的撻伐少。事實上如果從地緣關係來看,台日間有很多共同的利益,所以對希望保持現狀的人來看,和日本保持良好的關係,對台灣的利益而言,也是好的。
那些支持台獨的人,當然就更想拉攏日本人。問題是:「日本的社會裡,到底是右派的力量多還是左派的力量多,還是維持現狀的人多,台灣人應該有比較清楚的認識。因為我不認為日本的右派有多強,而且右派的崛起,其實對台灣大陸都不好。」陳教授特別提醒這些人做出正確的判斷。
簡介
姓 名
中 文:陳永發
英 文:Yung-fa Chen
當選院士屆數
25
學 歷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士(1962-1966)
歷史研究所碩士(1967-1969)
美國史丹佛大學歷史學系博士(1969-1981)
經 歷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1982-1989)
研究員(1989.8-)、研究員兼所長(2002.8-)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1990.9迄今,與中研院合聘)
專 長
歷史學
曾獲得之
學術榮譽
美國芝加哥大學博士前獎學金(1976)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博士後獎學金(1981)
美國加州大學出版社Lilienthal Prize(1987)
美國加州大學出版社Levenson Prize, Honorable Mention(1987)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傑出研究獎(1993,1998)
現 職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教授(與中研院合聘)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
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