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閒話德國:讀書的樂趣

張丹紅2015年11月27日

有人說德國人均佔有圖書四部(電話簿已計算在內);也有的說德國人是愛讀書的民族。本台專欄作者張丹紅認為實際情況介於兩者之間。

https://p.dw.com/p/1HDKL
Symbolbild Kaffeetasse Buch Garten
圖片來源: Colourbox/ Phanuwat Nandee

杜塞道夫文學圈有六名成員:一位法學家、一名醫生、兩名企業家、一位高管和一位日爾曼文學教授。"我們都處在由職業生涯轉入自由活動的階段,也就是說,我們雖然退休,但是不願在家無所事事",漢森教授說。他是著名的托馬斯-曼專家,對海涅和歌德也頗有研究。不過在文學圈裡,他和朋友們閱讀的主要是新出版的作品。

這六位杜塞道夫的名人每一到兩個月聚會一次。他們首先各自抒發對所讀作品的感想,之後確定新的讀物,遵循的原則是少數服從多數。漢森說:"從討論的細致入微可以看出,大家都認真完成了作業。"作為日爾曼學者,他雖具有方法學上的優勢,但他也從"外行"的視角獲益。

這類讀書俱樂部在德國並不少見。他們維護著德國人手不釋卷的形象。畢竟世界規模最大的書展仍然是法蘭克福書展,畢竟每天近八分之一的德國人讀書,但德國人讀書的趨勢在下降。特別在年輕人當中,讀書不再時髦。原因有兩個:與手機或iPad相比,印刷的紙張顯得那麼古舊;時間好像有兩種速度,玩兒手機或電腦時過得飛快,讀書的時間就所剩無幾了。

每一部書為你打開一個世界

相比之下,我在中國的童年和少年時代是多麼幸運!當時分散注意力的危險幾乎為零;家裡連電視都沒有;購物既沒錢也缺商品。因此,最具魔力的便是父母的書架。整個的下午,我躲在房間的角落如飢似渴地讀書。有的難以消化 - 比如郭沫若翻譯的"浮士德",但大多是精神大餐。讀羅曼-羅蘭的"約翰-克里斯多夫"或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時,我完全忘記了周圍的世界。這是小說與電影的區別。你可以為屏幕上的人物感動,但他們是外在的;與小說中的人物,你可以合二為一,你可以進入他們的內心世界。因此,在那段嗜書如命的日子裡,我不僅變成了安娜-卡列尼娜,還通過她的眼睛看到了19世紀下半葉的俄國。

Symbolbild Bildung Deutschland Schulbücher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P. Endig

今天中國的青少年大概體會不到這種漫無目的、忘我忘形的閱讀的樂趣了。他們被作業和考試壓得喘不過氣。此外他們也面臨著與德國同齡人一樣的誘惑。不過我感覺中國更加注重學生讀書。那裡的中學生會得到一份閱讀行動指南,上面推薦的書目有三百多個,涉及文學、歷史、哲學、科學、藝術等領域。其中三分之一是基礎書目,三分之二是拓展。德語區的作家有米夏埃爾-恩德、安娜-弗朗克、萊納-馬麗亞-裡爾克、斯蒂芬-茨威格等。

"嚇唬一下父母,讀一本書"

德國學校不大敢開列這類的書目,也許是怕惹惱父母。試想:老師要求孩子們背誦篇幅略長的詩篇都會引起父母不滿,那這樣的書單還不激起民憤?空空如也的圖書館於是不得不絞盡腦汁,考慮如何吸引青少年讀書。前兩年北威州圖書館的一項活動頗為新穎,口號是"嚇唬一下父母,讀一本書"。

"引誘"孩子讀書,也正是弗裡克教育文化基金會的主旨。五年前,科隆企業家彼得-弗裡克和妻子一起創立了該基金會。兩口子每年為科隆的中小學組織讀書周,請當地作家給孩子們朗讀作品。彼得回憶說:"有一次一位作家坐在沙發上朗讀,同學們坐在距離他三、四米遠的長凳上。不到半個小時,孩子們都圍坐在他身邊,那個聚精會神的樣子,別提多可愛了。"這類活動除了激發孩子們讀書的熱情,還為科隆作家做了宣傳,這是積極的附帶效應。

前面提到的杜塞道夫文學圈的讀書活動也會產生附帶效果:每次聚會之後,漢森教授都會把他讀過的書送給已成年的子女。"有時候他們缺少點兒主動。但是書拿到手了,他們也就會認真讀了",漢森教授臉上露出得意的微笑。

作者簡介:張丹紅出生於北京,在德國生活二十多年。她把對德國社會的觀察記錄下來,與大家分享。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