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觀察:網信辦「發飆」並非偶然
2016年7月26日(德國之聲中文網)新浪、搜狐、網易和鳳凰等多家中國門戶網站自行采編新聞被叫停。下令者是中國網路监管機構國家網路信息辦公室下屬的北京網信辦,理由是它們嚴重違反國家《網路新聞訊息服務管理規定》第十六條的規定,大量登載自行采編的新聞訊息,"且違規行為嚴重,影響十分惡劣"。
最"惡劣"的一個例子,據媒體報導,是騰訊在原創新聞欄目中直播報導,把習近平在7月1日中共建黨大會上"發表"講話,誤寫成"發飆"講話。網民稱,這個明顯誤寫的"發飆",引發了宣傳部門真正的"發飆"(意思是因被人激怒而發狠或者大發脾氣),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無論這是不是一個表面的誘因,它都不是真正的原因。去年3月,官方喉舌新華網也犯過一個錯誤,將"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寫作"最後領導人習近平",且因更具有嘲諷和讖語意味得到更加廣泛的傳播。無論怎樣處理相關責任人,宣傳部門也不會責令新華社停網。換句話說,即便沒有騰訊這個誤寫,在明年十九大之前,宣傳部門也會進一步嚴控各類媒體。
甚至也不是因為輿論傳言的那樣,十九大人事紛爭波詭雲譎,習近平忐忑不安。無論習近平危機重重還是順風順水,嚴控媒體都是一個必然的抉擇。並不像有些人士幻想的那樣,一旦習近平坐穩寶座,就會出現包括新聞自由和司法改革在內的"適度寬松"。首先,一個專制者"坐穩寶座",必然依靠鉗制言論等打壓政策來實現;其次,從權力正當性及言論自由等角度看,專制者永遠不會有"坐穩寶座"的時候。因此,在我看來,整頓媒體既有偶然事件的因素,如騰訊"發飆"及十九大,也是一個專制政權的日常控制,無論這些媒體是報紙還是網站,也無論它的讀者侷限於一個縣城還是遍及全球,甚至已然在美國的證券交易所上市。
近年來網路媒體和管理部門玩"貓捉老鼠"的游戲,在指令到來之前搶先報導突然事件,或者未經批准自行采發新聞;禁令一到就乖乖撤除,但是傳播已經難以逆轉地發生。因此,有媒體人士抱怨騰訊新聞"發飆"事件卻令行業發展受阻。根據以上分析,騰訊新聞大可不必為此心懷愧疚。它應該愧疚的是,作為新聞媒體,沒有為言論自由作更多的抗爭。
頤指氣使的非法權力
有知名律師對北京市網信辦此令進行分析,發現即便依照中國現有法律,它也沒有法律依據,屬於違法行政行為。北京市網信辦是市級黨委機構而非行政機關,不具有行政職權。《網路新聞訊息服務管理規定》也明言,有權對所謂違規行為進行處罰的機構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而不是網信辦。
這些較真很有價值,它讓人看到中共"依法管理"的荒謬。不過人所共知,依據中國法律,中共本身就不是一個依法註册登記的合法政黨,宣傳部門沒有權力每天下發媒體指令,紀委對腐敗官員搞"雙規"更是可怕的私刑。非法狀態並不妨礙它們堂而皇之地頤指氣使。
另有法律人士分析說,即將出台的網路安全法,將賦予各級網信辦行政執法權。北京網信的這一違法指令,可能加速其立法進程。隨後網路媒體將面臨新一輪網路掃蕩,中國進入一個更加明顯的"惡法亦法"的時期。打壓媒體成為"合法行為",那將是更大的悲哀。
長平是中國資深媒體人、時事評論作家,現居德國。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