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影金馬獎
2012年11月28日大陸電影金馬獎最大贏家
近幾年台灣電影原被認為逐漸復興,但本屆金馬獎,大陸電影"神探亨特張"拿下最佳影片等多項大獎,其它大陸及香港電影亦大有斬獲,台灣電影只獲女主角與新導演兩個獎,平了1998年的最低紀錄,好似又被潑了一盆冷水。
不過,台灣文化部長龍應台表示,今年的結果並非台灣電影慘敗,反而是展現金馬獎專業權威、大公無私。龍應台說,"金馬獎49年來之所以能成為全華文世界最重要的電影標竿,是因為它大公無私、絕對的獨立,而這是大陸和香港都辦不出來的。"
中國大陸電影成為金馬獎最大贏家,民進黨立委管碧玲認為,金馬獎的結構已難以撼動,如真要鼓勵台灣電影業走出自己的特色,就要停辦金馬獎,成立新的影展。曾任新聞局長的民進黨立委林佳龍也質疑文化部長龍應台說要國際化、泥土化,結果讓大家看到的卻是中國化,這對台灣電影人是很大的打擊。
停辦金馬獎言論遭圍剿
然而,如此論調卻讓台灣電影工作者聽不下去。導演侯孝賢是本屆金馬獎執委主席,他的電影曾在國際履獲大獎,今年不少大陸得獎者致辭也表示深受侯孝賢電影的影響。他罕見的動怒批評立委的主張都是胡說,認為電影不該用政治來撕裂。侯孝賢說,"不要為了政治目的,一天到晚說那些有的沒的,你去分解撕裂有什麼意思?沒有任何意義。"
龍應台也不贊成停辦金馬獎。她說,"金馬獎是華文世界的一座燈塔,如果因為今年自己得獎不夠多,就要把這座燈塔拆了,有這樣的事嗎?"
執政黨立委也趁機批評如果閉門造車,台灣永遠走不出去。管碧玲完全是針對大陸,抵制中國,她只要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就好,但民進黨應該要給個交待,提出整體性的看法。
台灣電影陷困境
對於遭外界點名批判,管碧玲回應表示,她的部分談話被節錄出來的都很激烈,但電子媒體的簡單語言,無助於對話,也無法討論觀念,只會助長對立。明年金馬獎屆滿五十周年,她希望電影人透過參與,重塑未來影展的豐富性與企圖心。
金馬獎在1996年之前,未納入大陸電影,過去得獎人主要來自港台兩地,台灣電影早期在金馬獎上曾享盡風光,1980年代初新電影崛起也備受肯定,到1990年代後期卻在港片、大陸片中陷入苦戰。在野黨立委強調,台灣電影成績不佳是事實,政府必須檢討電影輔導政策。而媒體認為,電影獎與任何比賽一樣都有輸贏,技不如人只有檢討、生聚教訓,才有下一次奪魁的可能。
作者:尼爾(台北)
責編:葉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