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蹈日本覆轍? 中國經濟陷入「困難的通縮氛圍」
2023年7月13日(德國之聲中文網)如果經濟走勢不繼續惡化,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長率可能會在5%以上,低於之前國際大銀行預計的6%。諸多跡象顯示,清零防疫政策結束後經濟的復甦已經失去了推動力:個人消費低迷,出口乏力,人民幣匯率備受壓力。
本周四中國海關發布的數據顯示,6月份的出口同比下降12.4%,降幅為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的最大。進口減少6.8%,進出口降幅均明顯低於分析人士的預期。其中6月份從韓國的進口同比下跌19%,路透社報導指,這表明中國對韓國產半導體和電器元件的需求持續走低。而德國等歐盟國家的經濟衰退也導致中國出口的不振。
尤其令人擔憂的是中國房地產市場的情況。房地產業在中國GDP中的貢獻佔比高達25%。而目前許多房企在為生存而掙扎,對投資血本無歸的恐懼在購房者中蔓延。結果是,中國的企業和消費者現在把錢包抓得緊緊的,都不願意貸款投資或消費。
在巴克萊銀行(Barclays)的金融專家看來,中國陷入了「困難的通縮氛圍」。通縮意味著價格普遍下跌,導致銷售、薪水和投資全面下降的螺旋式發展,對經濟帶來災難性後果。
「資產負債表衰退」
眼下的中國令人想起1990年代的日本。在房地產泡沫破裂後,日本經濟陷入了一場長達十多年的長期危機。
「日本的商用地產價格當時下跌了87%」,美籍經濟學家辜朝明(Richard Koo)在接受彭博社採訪時回憶說,日本央行在1989年連續加息讓企業背上了沉重的債務,不得不長年勒緊褲腰帶還債,無力投資。
辜朝明是野村研究所的首席經濟學家,曾在美聯準供職,2003年出版《資產負債表衰退》(Balance Sheet Recession)一書,分析被稱為「失去的十年」的1990年代日本經濟危機。他在書中闡述了並非因景氣周期,而是因證券和房地產市場泡沫而產生的衰退,即「資產負債表衰退」。
眼下,中國的一些經濟學家和媒體正在熱烈討論,中國經濟是否也在走向資產負債表衰退。具有影響力的媒體《財新》自6月以來多次載文分析辜朝明的理論是否與中國經濟的現狀具有可比性。6月中,中國社科院國家金融與發展研究室的國家資產負債表研究專家劉磊也呼籲政府採取刺激措施,以避免出現資產負債表衰退。
中國也會"失去十年"?
辜朝明認為,中國目前面對的問題與房地產泡沫破裂後的日本相似。中國企業和消費者減少貸款是為了還債,這會阻礙經濟發展。他解釋說,減少債務「從個體角度看是正確的」,但如果所有人同時節約開支,對國民經濟就是一個大問題。
倫敦的金融研究機構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的經濟學家則認為,中國政府會從經濟和財政政策層面進行干預:「鑑於信貸需求低迷,貨幣承受壓力,我們認為支持措施將主要體現為財政政策。該機構預計,中國央行今年將繼續降息。上海證券(Shanghai Securities)分析師胡月曉也預計央行將降低貸款利率,以刺激需求。
但辜朝明認為,僅僅靠降息是不夠的,北京的決策者必須採取所有可能的手段,避免重蹈日本的覆轍。具體來說,他建議投入資金,推動大量陷入停頓的房地產項目完工。「我會建議中國政府支持房企讓已經規劃的建築項目完工,我想,這是最有效地使用納稅人資金的方法。」辜朝明說,這樣可以讓那些因擔心血本無歸而陷入極度不安的人放心,「他們畢竟已經為房產付款或至少付了首付。」
這似乎與中國領導層的想法不謀而合。本周一(7月10日),中國央行和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宣佈,將2022年推出的一系列扶持房地產企業的金融政策期限延長一年,其中包括房地產貸款延期償付、「保交樓」金融服務等措施。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