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里程碑?中國推出防疫松綁「新十條」

2022年12月7日

中國官方12月7日公佈俗稱新十條的新冠疫情防控措施,包括「無症狀感染者和輕型病例一般採取居家隔離「,」不再對跨地區流動人員查核酸陰性證明和健康碼,不再開展落地檢「等等。長期的」清零「政策重挫中國經濟,11月出口、進口同比各降8.7%和10.6%。

https://p.dw.com/p/4Kb7q
廣州拆除部分隔離柵欄
封控柵欄都會拆除?圖片來源: CHINATOPIX/AP/dpa/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12月7日發布《關於進一步改善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包括10條規定,沒有再提"堅持動態清零不動搖"。

新十條的第一條是"科學精準劃分風險區域,按樓棟、單元、樓層、住戶劃定高風險區,不得隨意擴大到小區、社區和街道(鄉鎮)等區域。不得採取各種形式的臨時封控。"此前,中國許多地方以"靜默管理"、"靜態管理"、"原則居家"等代名詞實行大規模、大範圍、甚至全城嚴格封控。根據野村證券(Nomura)研究,截至11月7日,清零政策已影響中國12.2%的國內生產總值(GDP),逾1/5人口(2.8億)受制於各種程度的封控措施。

改善措施第二條稱,"除養老院、福利院、醫療機構、托幼機構、中小學等特殊場所外,不要求提供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不查驗健康碼","不再對跨地區流動人員查驗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健康碼,不再開展落地檢"。不過,"重要機關、大型企業及一些特定場所可由屬地自行確定防控措施"。此前,中國於11月12日公佈進一步改善疫情防控的二十條措施,其中第十五條包含"各地要進一步健全疫情多渠道監測預警和多點觸發機制,面向跨省流動人員開展' 落地檢'"。新十條實際上取消了對跨省流動人員開展"落地檢"的上述規定。不過,新十條中對入境人員是否繼續採取二十條規定的隔離和核酸檢測措施沒有做出任何說明。

新十條的第三條涉及改善調整隔離方式,包括具備居家隔離條件的無症狀感染者和輕型病例一般採取居家隔離,也可自願選擇集中隔離收治,具備居家隔離條件的密切接觸者採取5天居家隔離,也可自願選擇集中隔離等等。此前,中國各地都在大規模建集中隔離的場所--"方艙"。據《財經》報導,僅山東省下屬的15個地級市以及下轄地區就投資超過230億元建設119個方艙醫院和隔離點。此外,一些地方甚至發行專項債建方艙,比如山東省共計發行150億余元人民幣專項債用於永久性方艙醫院和隔離點建設,近九成、即107個項目的主體建築據報會在2022年底前完成。

新十條還就推進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強化涉疫安全保障和改善學校疫情防控等做出了規定,包括"嚴禁以各種方式封堵消防通道、單元門、小區門,確保群眾看病就醫、緊急避險等外出渠道通暢","有疫情的學校要精準劃定風險區域,風險區域外仍要保證正常的教學、生活等秩序"等等。

此前,中國許多高校出於防疫情、防學生聚集抗議等原因提前放寒假,剩下的課程以及期末考試都轉為線上進行。11月底,新疆烏魯木齊大火導致死傷事件引爆中國多地的"白紙革命",示威者以大學生和年輕人為主力,抗議清零政策,甚至有人喊出"習近平下台"、"共產黨下台"的口號。

抗議清零席捲中國各地 影片集錦一次看清

網民普遍叫好

改善疫情防控新十條12月7日公佈後,在新浪微博上留言的中國網民普遍對此叫好。有人認為這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有人寫道,"太好了!終於可以一家人一起過個好年了","孩子一年就上了倆月課,看到最後一條太激動了"。也有人仍擔心當地不落實,層層加碼。還有人指出,"早就該這麼做了,浪費了多少人力物力",也有人在問"旅遊簽證什麼時候開放啊","健康寶 健康碼 行程碼 各種碼什麼時候廢除?"個別留言也表示對"全面放開"感到擔心,稱"有孩子的真的不想全面躺平"。

二十條公佈後,中國官方對奧密克戎致病力的宣傳開始轉向,近期更大力派專家出面宣傳奧密克戎致病力明顯減弱,"奧密克戎導致肺炎等危重症的比例,導致的住院率和病死率,比流感還低",試圖消除部分民眾對"放開"的恐懼。

經濟界如何看?

據路透社報導,香港瑞穗銀行首席亞洲外匯策略師Ken cheung認為,最近中國政府的政策符合市場對中國經濟加速開放的預期,但限制仍將存在,仍將有相當多的流動性限制,離全面開放尚有一定距離。

香港保銀資產管理公司(Pinpoint)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認為,""這一政策的變化是一個很大的進步。尤其是居家隔離政策將有助於將資源重新分配給治療有嚴重症狀的病人和非新冠病人。"他說,新政策與中央政治局會議發出的訊息相一致,即提振市場信心。他預計中國將不晚於2023年中期全面重新開放邊境,對國際旅行者的檢疫要求可能很快就會縮短。

新華社12月7日報導,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6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23年經濟工作。報導說,會議強調"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大力提振市場信心","要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等等。

中國經濟學者李稻葵近日在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警告說,清零政策已開始損害全球對中國工業供應鏈的信心。中國海關總署12月7日公佈的數據顯示,11月份中國以美元計算的出口額較上年同期下降8.7%,至2960億美元,是自4月以來的最低水準。11月進口同比下降10.6%,貿易順差收窄至698億美元。

疫情之下 中國經濟氣喘籲籲

 

(綜合報導)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