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分「好奇」的夥伴
2013年7月2日(德國之聲中文網)最近美國國家安全局 (NSA) 的間諜監聽醜聞已經破壞了美德間的信任關係。德國政客們對此義憤填膺,呼籲迅速進行調查,畢竟長期以來,德國和歐盟都把自己看作是美國的合作夥伴。
這裡面的憤慨可能有誇張的成分,但問題顯而易見:為什麼美國國家安全局每月要收集那麼大的數據量?這裡講的是每月近5億電話和網路数據。收集這些數據的目的是什麼?
反恐只是幌子?
德國基社盟(CSU)中小企業聯盟主席米歇爾巴赫(Hans Michelbach)認為美國監聽歐盟機構是個警報訊號。 "歐盟不是恐怖分子的支持者,而是美國在世界市場的強勁對手。"現在不僅是歐洲機構,歐洲和德國公司企業也成了美國間諜活動的受害者,只為了保證美國自身的市場競爭優勢。
消費者保護部部長艾格納(Ilse Aigner)提出警告,美歐共同的反恐鬥爭似乎演化為"特洛伊木馬",其中也"涵蓋經濟和政府領域的間諜活動"。
對於美國間諜活動的規模和尺度,德國公司同樣感到震驚和焦慮。"之前就有猜測,電話和網路訊息可能被國外情報機構監聽。如果媒體報導屬實,那麼這次的監聽規模非常可怕",經濟安全協會(ASW)的主席華格納(Volker Wagner)在與德國接受採訪時表示。
為盜竊創造機會
德國經濟商業組織也做出了類似反應。他們要求美國盡快澄清,究竟獲得了哪些數據以及這些數據被用作何處。公司的知識技術遭竊取,目前還只是個懷疑,畢竟遭竊取的技術一般要多年後才在他國出現。
華格納表示,如果是僅僅大訊息量,並不值得擔心訊息遭濫用。"要考慮到有非常多人為美國安全機構工作,其中也包括自由職業者、服務商、顧問。據估計,僅華盛頓地區就有100萬至150萬服務商為安全機構工作。"至於大家工作時是否都遵紀守法,華格納表示也不好判斷。
企業安全協會得出的結論不同。德國工程聯合會(VDMA)的格拉斯(Rainer Glatz)認為美國不僅應該澄清數據使用情況,也應簽署一項針對數據保護和智慧財產權保護的國際協議。
另外公司本身也應該積極採取行動,不能僅依賴國家保護自己的知識技術。很多公司已經加強了網路防火牆等方面的保護。"除此以外,公司員工也應該參加培訓,學習如何保護公司訊息。"
美歐貿易協定是否會泡湯?
德國電子技術中小企業協會採取了不同的舉措。他們建議聯合歐洲企業,與美國經濟進行抗衡。華格納反對這一建議:當今全球化的形勢下,歐洲不可能再單打獨斗。
事實上,美國和歐洲本計劃在經濟領域開展更為密切的合作:建立一個美歐自由貿易區。德國經濟部長勒斯勒爾(Philipp Rösler)表示,德國仍然對與美國合作感興趣。不過他也表示,間諜一事對美歐自由貿易區的建立有負面影響。"美國必須盡快澄清有關指控,增加透明度。"
訊息技術遭竊將會給德國帶來數十億歐元的損失。安全顧問公司"Corporate Trust"調查顯示,僅2012年德國這方面的損失就達到42億歐元。
作者:Jennifer Fraczek 編譯:萬方
責編:李京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