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德國中小企業中國熱有多熱
2006年5月1日做這個調查的是座落在斯圖加特的恩斯特與楊經濟審計公司(Ernst & Young)。該公司調查了3000個中小企業。其中人口最多、經濟力量最大的北威州佔了382個企業。
數字是積極的 潛力仍然不小
受調查的企業中,有26%稱中國走向經濟大國對他們的業務產生了影響。北威州和巴符州持這種看法的企業最多,達33%。17%的企業說,他們跟中國已有直接的業務,北威州的這個數字達24%。12%的中小企業表示要進入中國市場,或者擴展他們的已有中國業務。
這些數字雖然不小,但同時也表明,德國中小企業走向中國的潛力還是很大的。無論已受到中國經濟影響的,還是已有直接業務的企業,在德國中小企業中畢竟還不到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
變得冷靜的熱 變得好的合作
恩斯特與楊經濟審計公司的中小企業專家彼得.英格裡施對德新社記者說:「德國中小企業認識到了亞洲國家,尤其是中國的巨大潛力。但不能說中小企業中在發中國燒。」他認為,前幾年的中國狂熱現在轉上了一條理性化冷靜的道路。
五分之一德國中小企業稱,中國經濟的變強對自己企業產生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只有十分之一認為中國的繁榮是對自己企業的威脅。
前景是美好的
一個特別好的跡像是:據這次調查,在與中國打交道的德國中小企業中,有近一半稱自己的體驗是好的;還有近一半稱好的體驗和壞的體驗都有,不分上下;只有4%的企業說跟中國企業打交道的體驗是壞的。
英格裡施說,中國在中、長期內始終是德國中小企業感興趣的一個建點選擇。企業認為,那裡的勞動力的勞動道德和供選擇性都是好的,勞動力費用相對低廉。
從各州情況看,如上所述,北威州和巴符州中小企業與中國打交道的最多。對擴建與中國經濟關係最感興趣的則是不來梅、漢堡和黑森州。最有膽走向中國的是較大的中小企業。年營業額在1億歐元以上的中小企業有23%跟中國有業務關係;而營業額在3000萬歐元以下的企業則只有15%跟中國有業務關係。
與仿冒相比,中國的腐敗對德國企業來說是更大問題
跟中國開展業務當然還是有很多困難和問題的。英格裡施指出,德國產品在中國的銷售比在那裡生產要困難,「競爭將進一步激化,因為即使在將來,成功的產品還是會被仿造。」他認為,解決辦法是在德國國內更重視產品的創造革新,「從而對將來的競爭多少有一定的應對。」
在德國中小企業眼裡,中國法律上的不安全感是最大的問題,近三分之一的中小企業抱怨那裡不可靠的框架條件構成了最大的風險。英格裡施說:企業指出,「在法庭上申訴自己的要求在中國是很費時間和費用的,而結果又是很難說的。」他說,只有少數中小企業有在中國打官司的力量。
許多德國企業指出,中國的腐敗現象給業務構成了困難。與之相比,他們認為仿冒思路和產品倒是較小的問題。只有十分之一的企業視中國的仿冒產品是嚴重危險。
德中經濟規模遠遠大於德印
據德國聯邦統計局數字,中國是德國在亞洲最大的出口市場,去年德國對出口雖然增長很小,但其213億歐元的規模仍然大於排在第二、第三位的亞洲國家日本和韓國的總和。雖然德國現在都在說印度熱,但德國與印度的經濟關係目前還遠遠不能與中國相比,去年德國對印度的出口只有42億歐元,只相當於對中國出口的五分之一。再加上目前中國的經濟發展速度快於印度。可以說,中國熱不會在短期內被印度熱所取代。(平心綜述)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http://www.dw-world.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