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評論:伊朗核協議的簽署為西方贏得時間

Gero Schließ2015年7月15日

與伊朗簽署的核協議有很多缺陷。它並非像歐巴馬所稱,更多建立在監督而非信任的基礎上。不過本台記者認為,達成協議總比沒有達成協議強。

https://p.dw.com/p/1Fyvd
Barack Obama Iran Nuclear Vertrag Einigung Atom Deal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EPA/A. Harnik

(德國之聲中文網)伊朗和古巴一樣? 如果這樣說未免有些過於誇張。在歐巴馬總統任期內,美國對這個長久以來敵對的加勒比島國的開放被載入史冊,但是古巴不像伊朗,她對美國,對地區以及對全世界從來都沒有構成巨大危險。

那麼與伊朗的交易是否與對中國的開放具有可比性?當年尼克森總統(Nixon)在冷戰期間抵達中國,出人意料與這個已經成為核國家和世界大國的國家開展對話,大膽採取了相互接近的戰略。

現在與伊朗談判達成的協議則是歐巴馬總統外交政策的巨大成功。該協議是否具有導致劃時代政治轉折的潛能,現在還難以預見。

Schliess Gero Kommentarbild App
德國之聲評論員格羅‧施利斯(Gero Schliess )

現在到瞭解凍期?

只有在歐巴馬總統離開白宮很久之後,才有可能做出最後評估。屆時人們將得知,伊朗是否利用所獲得的政治和經濟迴旋餘地在該地區發揮建設性作用,或者更變本加厲地給鄰國製造不穩定。屆時人們也將得知,伊朗是否在協議規定的克制階段過後繼續堅定不移地走核國家的道路,或者是看到了在大國和平游戲中她能夠得到好處。

然而,即便伊朗人滿足了歐巴馬總統最大膽的期待,兩國關係出人意料地進入一個緩慢的解凍階段,但是待到華盛頓和德黑蘭重新開放大使館還需要很長的時間。

對於許多人對現在的協議使用"歷史性"一詞是否正確,將在接下來的幾周和幾個月見分曉。也就是伊朗也要公開承認協議的意義並且能夠證明,毛拉政府是否遵守應履行的義務。

依然存在不確定性

特別是在美國和以色列對該協定的批評尤其激烈。這些批評並非完全沒有道理。該協議有很多遠遠不止是瑕疵的缺陷。協定使伊朗的核野心首次得到認可。

與歐巴馬總統所說的相反,核查員不可能進行萬無一失的監督。根據合同約定的仲裁程序,伊朗可以推遲或者有可能阻止對其核設施的監督。美國的初衷是強迫伊朗削減其核基礎設施,停止所有核活動。

USA Iran Atomgespräche in Wien
伊朗核爭議持續13年後終於達成協議圖片來源: Reuters/C. Barria

但是距離這一初衷還有很大距離。剩下的是伊朗和平利用核能行動的不確定性和一個由外部進行監督的機制未來5年伊朗是否利用武器禁運結束加強國家和地區的軍備,現在也難以預料。即便歐巴馬總統強調與伊朗達成的協議建立在監督而不是信任的基礎上,但是如果仔細閱讀,就會發現它也是對伊朗的一次信任預支。

畢竟可以贏得時間

但是經過13年的核糾紛,許多失敗的嘗試和此次在維也納長達20天的緊張談判後也清楚地表明,所達成的協議並沒有更多的實質性內容。即便是美國這樣一個世界大國也無法迴避現實政治中的基本常識。

雖然協議並非完美,但是總比沒有達成協議更好些。或者用另外的話說:沒有協議的風險比有協議的風險要大。在10年至15年的時間裡阻止伊朗建造核武器,可以贏得一段寶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