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解除印中兩國痙攣關係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3年6月24日

星期天,印度總理瓦傑帕伊到達北京,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這是印度政府首腦近十年來首次訪華。中國和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發展中國家,兩國人口的總和佔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但兩國互視對方為潛在的競爭對手,所以印度總理這次訪華引起了德語媒體的重視。

https://p.dw.com/p/3mMy
印度總理瓦傑帕伊在北京圖片來源: AP

瑞士新蘇黎世報發表的一篇文章回顧了中印關係從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友好到六十年代的邊界戰爭和七十年代戰後敵對的歷史。文章說,直到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由於中國支持巴基斯坦以及中印邊界的爭議,雙邊關係長期以來處於對立狀態。不過,最近國際形勢的變化也給中印關係帶來了一些變化:

「中國和印度對華盛頓在中東和亞洲的路線都持保留態度,兩國都極不情願地注視著美國正在中印兩國的中亞鄰國擴張自己的影響。另一方面,由於中國新疆和印佔克什米爾的分離主義勢力成了打擊對象,中國和印度都從布希總統領導的反恐怖戰爭中獲得了好處。

「印度對中國海軍挺進孟加拉灣十分擔心,這樣,中印兩個競爭對手權利交叉的緬甸就成了雙方注視的中心。中國方面則很不高興地關注著印度的日本政策和東南亞政策、尤其河內與新德里日益熱絡的關係。為對應美國的霸權,中國主張建立一個多極化世界,但毫無疑問的是,中國自己要在亞洲佔據首位,在經濟上和軍事上,最起碼在陸軍方面,中國可以為建立這一地位打下基礎。此外,中國的重要貿易和供應通道都要經過印度洋。在該地區,除了美國以外,只有印度擁有可信的遠洋航運能力。兩年來,新德里與美國保持著十分緩和的關係。」

至於中印的經濟關係,新蘇黎世報認為兩國很少有協作的空間:

「在重要的工業領域,印度和中國在國際市場上互相激烈競爭。在『非典』危機期間,大批紡織品訂單從中國轉向印度,就是一個例子。瓦傑帕伊在會見新華社記者時強調說,他要更多地注意中國的經濟進步。也許他私下也會給自己提出這樣的問題:為什麼印度在過去二十年中會遠遠落後於中國?」

世界報也回顧了中印兩國間的歷史問題,它把這次瓦傑帕伊訪華稱為「解除兩國痙攣關係的開端」。世界報說,這次訪問也引起了美國的高度重視,該報寫道:

「華盛頓在密切注視著這兩個地區大國的和解。與俄羅斯結盟的中印兩國宣佈,它們主張建立一個多極的國際秩序。兩國都保證,雙方的合作不針對任何第三國。但是,兩國鞏固雙邊政治和經濟夥伴關係實際上阻礙了美國在東南亞 擴展其影響和勢力 。」

(本文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