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於十字路口的中國農業
2010年6月22日1995年,美國環境分析師布朗(Lester Brown)在他的"誰養活中國"一書中曾預言,中國的糧食進口將大幅度增加,因而也將促使糧食價格的大幅度提高。波昂農業政策研究員兼農業問題記者霍凌認為,現今人們問"中國如何養活自己"比"誰養活中國"更合適,因為中國的糧食目前仍然能夠自給自足。問題是,中國未來更多轉向綠色食品呢,還是仍舊依賴轉基因食品。
綠色食品市場
柏林技術大學中國問題研究室主任施坦恩菲爾德女士曾在中國工作過8年,對中國綠色生態農作物很有研究。她指出,這個項目在中國開展不久,但2008年已經有155萬公頃的種植面積,成為世界第五大綠色農產品國家。儘管這在目前僅佔中國耕地面積的0.3%,但已是8年前的30倍。據施坦恩菲爾德預測,5年之後,中國的綠色產品將佔世界總量的5%。
施坦恩菲爾德認為,中國轉向綠色農作物的原因是農業部的決定。中國出口美國、日本及歐洲的農產品常常因為有害物質含量過高而被拒收。中國大部分綠色食品出口發達國家。這些國家的綠色食品市場很大,本國產品供不應求。北京、上海、廣州等大都市的中產階級目前也形成了一定規模的綠色食品市場。
施坦恩菲爾德指出了中國綠色食品市場的一些問題,比如綠色生態農作物沒有得到廣泛宣傳;綠色食品的標準混亂;一些有關綠色生態農作物的醜聞也損害了它的名聲等。她認為,中國的綠色食品行業要想發展,就必須贏得國際和國內消費者的信任。
轉基因食品
轉基因食品在中國的前景更好一些嗎?霍凌是這方面的專家。他指出,中國在2008年時已經有380萬公頃轉基因農作物,佔居世界第六位。棉花是主要的轉基因作物。中國農業部去年年底宣佈,兩種通過了安全檢測的水稻品種將在兩三年內投放市場,但限於在湖北省種植。因此中國不會很快成為轉基因糧食的巨大市場。霍凌稱,據世界銀行的調查,中國的綠色農產品技術是所有發展中國家中最先進的。中國政府對現代生態技術基本上持歡迎態度。但轉基因棉花在種植了幾年後,需要的農藥量又有所增加。
中國農業將轉向綠色還是轉基因技術?這將取決於中國人的觀念是否發生改變,中國的糧食供應狀況及世界糧食價格的發展。
作者:Axel Wagner/編譯:王雪丁
責編:凝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