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萊茵河畔精品小提琴作坊

Insa Wrede2007年6月23日

19世紀中葉,德國曾經是廉價小提琴的製作中心。而如今,中國已經取而代之,成為了小提琴的主要產地。不過,當大多數德國小提琴製造商都靠維修和銷售來維持生意時,仍有少數幾家德國小提琴廠家潛心製作新款的高檔產品。格萊內爾就是其中的一位。

https://p.dw.com/p/AzfS
格萊內爾正精心製作又一件精品圖片來源: dpa

他製作的小提琴被世界知名音樂家選用,同時也與来自義大利的斯特拉迪瓦裡和瓜奈利等大師級產品直接形成競爭。為了超越那些老字型大小,施蒂芬.彼得.格萊內爾和一些專家家一起對經典小提琴的聲音進行研究,並獲得了顯著的成效。記者Insa Wrede拜訪了這位德國小提琴製造家設在波昂的作坊。

正在演奏的可不是哪位頗有天賦的小提琴學生,而是我們今天要拜訪的主人公,小提琴製作家施蒂芬-彼得-格萊內爾本人。他一邊拉著琴,一邊對來訪者解釋道:「這裡面還混雜著一些混濁的聲音。我們正在嘗試去掉一點。我們正在用傳統的小提琴製作工藝,也就是把音栓移動一下。現在,我們再來試試看。」

試了幾個音後,格萊內爾繼續講解道:「調音的問題其實在於,人們在工作半個小時之後就無法在正確和客觀的聽音了。所以必須分成好幾個階段來完成這項工作。最好是每天兩次,每次15分鐘,這樣能拖上一個星期。」

格萊內爾總共要花兩年時間,才能最終確定一把小提琴上音栓的位置。原因是,他使用的是那些義大利著名制琴家們300年前使用的老手藝。首先,他要在已經栽培了15年的樹林裡尋找木料,然後才木料中加工出小提琴的各個零件,並製作出側板。還未上漆的半成品要在日光下曬上一年,以獲得色澤。最後再給琴上漆,並再次晾乾。隨後就進入了最重要的調音階段。只有經過了這個步驟之後,這把琴才能發出如同知名品牌斯特拉迪瓦裡和瓜奈利那樣的優美琴音。不過,一把斯特拉迪瓦裡琴的價格可以高達六百萬歐元,而一把格萊內爾琴只要大約25000歐元。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格萊內爾琴在市場上受到極大歡迎了。客戶們甚至願意為定購一把格萊內爾琴等上八年。

格萊內爾的客戶形形色色,從富有的職業小提琴演奏家到業餘音樂愛好者。他會挑選客戶。他的一個重要標準是,琴手要能夠非常緊密地與這把琴聯繫在一起。他首先關心的是,這個小提琴手有多優秀,是否配得上他的琴,並且能夠起到很好的廣告代言作用。

不管是否願意成為代言人,每個人都必須親自來提出購買意願,在每兩位感興趣的客戶中,最終只有一位能夠得到一把格萊內爾琴。

格萊內爾的小提琴作坊面積很小,充溢著乾燥木料的味道。在屋頂下吊著30多把已經製作完成的琴。作坊的中間是一張製作桌,天窗上投下的光線正照在它的上面。作坊的架子上堆滿了工具,化學品,還有許多古典音樂CD。格萊內爾在這裡同時製作五到六把琴。每年最多能完成15把。擁有如此大的需求量,當然可以漲價,或者增加產量。但是漲價同時也意味著客戶的減少,而格萊內爾希望能夠保留選擇客戶的權利。此外,他也不想再增加產量。其中的原因首先是,他現在沒有那麼大的地方。此外,要找到能夠完全按照他的方式工作的幫手也很難。他剛剛才得到一個比較稱心如意的員工,因為,要與助手之間建立起非常好的私交,必須有很多年的交往。

作坊裡的一把琴已經已經完成了定音的工作,今天就會有人來提貨。前維也納交響樂團的首席小提琴手蓋德為這把琴已經等了八年。蓋德興致勃勃地說: 「當我在柏林讀大學的時候,還用一把斯特拉迪瓦裡拉過四年。後來就一直借用,現在我想買一把自己的琴,並希望這把琴也能有這樣的水準。現在,在聽到了這樣的聲音之後,我已經相當確信這一點了。真棒,我太高興了。」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