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訪美:恩怨後的握手?
2014年9月27日(德國之聲中文網)在為期5天的訪美之旅中,印度總理莫迪日程表上的會議、演講、晚宴的數量超過50個。其中的高潮毫無疑問是他與美國總統歐巴馬的會談--這將是兩人首次官方會面。印度和美國將對方看作是戰略合作夥伴,但是作為世界人口最多和世界最老牌的民主國家,兩國關係波瀾不斷,目前正處於冷戰以來最緊張的時刻。
曾經的拒簽
有一個大障礙擺在眼前。在數年的時間裡,美國指責時任古吉拉特邦行政長官的莫迪在2002年"古吉拉特騷亂"中(大量穆斯林教徒被印度教徒屠殺)負有責任,不肯給莫迪頒發美國簽證,也拒絕與作為印度工業化程度最高聯邦州行政長官的他來往。
當莫迪在2014年5月的議會選舉中勝出後,美國一時間無所適從。而印度政府官員對於莫迪會作何反應也幾乎一無所知。然而,在歐巴馬的電話祝賀後,莫迪自己為修復關係鋪平了道路,他宣稱雙邊關係並非個人關係,而是國家關係。前印度駐德大使朗伽查(TCA Rangachar)表示,"這個回應和(莫迪)訪美已經讓兩國在拒簽問題上冰釋前嫌"。不過朗伽查也警告,一些事情顯然不會被遺忘。
已經冰釋前嫌?
確實如此。莫迪目前遭美國法院傳喚,就導致大量傷亡的古吉拉特騷亂答問。印度外交部在聲明中稱該案件"輕浮、惡意",旨在分散人們對莫迪訪美的注意力。莫迪否認在騷亂事件中有行為過錯,也從未被起訴。
名為"美國司法中心"(American Justice Center)的人權組織向紐約法院遞交了訴狀,要求就反人類罪對莫迪做出懲罰。該組織在新聞發布會上說,已經找到了3名證人,並願意出1萬美元高價,請人將法院通知轉交莫迪、並用影片記錄下來。
在美國民事法律中,法院給訴訟被告發出傳票,並不意味著將採取進一步措施。因此儘管聽起來尷尬,莫迪應該不會理會這一"插曲"。他已經行程滿滿--除了周六與紐約市長和病毒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瓦穆斯(Harold Varmus)會面,他還將在周日參加麥迪遜廣場花園18000人參加的歡迎活動。
"紅毯而非紅頭文件"
莫迪的記性也不差。他清楚地瞭解自己作為印度總理的責任:代表印度民眾的集體利益。而印度需要美國的幫助來加快經濟改革步伐、為年輕人創造更多就業機會--這些年輕人正是將莫迪選上台的主力軍。因此莫迪目前的目標是掃清兩國關係障礙、創造新的結點。他希望能夠通過這種方式,在未來10到15年為印度吸引大規模投資。這對於一名印度總理來說,也將是史無前例的。
不過要實現這一點,先要面對很多問題。例如,很多印度核能、航空航天領域公司處於美國的制裁或者限制之下。朗伽查抱怨,儘管印美致力於共同的目標,但是華盛頓沒有將印度作為一個真正的國際社會夥伴來對待。儘管美國曾支持印度進入"核武器俱樂部",但是美國公司不願在印度投資。另一方面,美國對於大量印度IT公司員工的簽證數量限制已經影響了印度第三產業的發展。
在莫迪此次赴美前,印度官方開始吸引外商投資的宣傳活動,口號是"來印發展"(Make in India)。莫迪政府的座右銘是:紅毯而非紅頭文件(繁瑣的官僚手續)。印度計劃通過移除官僚障礙、降低賦稅,推動製造業的投資。和中國、東南業等國不同,印度的製造業相對較弱,目前只佔其國內生產總值的18%。
"他是自己的主人"
前印度國會議員席迪圭(Shahid Siddiqui)相信,莫迪的美國之行能緩和印美關係。莫迪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即刻獲得支持,振興印度經濟--這是作為一名成功總理的先決條件。不過席迪圭也表示,莫迪並非僅僅著眼於美國。在此行之前,他已經前往日本,並款待了來訪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過此舉,他已經獲得了大量投資印度的訂單。席迪圭說,他認為莫迪能夠說服美國。"他很會交涉,因為他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是自己的主人。他在議會擁有絕對多數,他不聽命於任何人。"
2012年,美國和印度的貿易總額為930億美元,印度在美國的出口市場中排名第18,在美國的進口市場中排名第10。席迪圭強調,兩國致力於擴大雙邊貿易時,需要在農業領域加強合作。"印度需要一個綠色革命,而美國可以提供農業和旱作技術。"
從莫迪的角度看,他已經贏了--一個曾經在十餘年裡被美國視為賤民的人,如今走上了美國的外交紅毯。不過訪問還沒有結束,它可能會帶給人們更多驚喜,進一步證明莫迪是自己的主人。現在鋪天蓋地的新聞,報導他偏愛講印地語,以及他可能堅持印度教的禁食規定--哪怕是總統晚宴時,莫迪再次開了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