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英國王位,德國情緣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4年11月2日

周二下午,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開始其對德國為期3天的第4次訪問,她的行程包括柏林、波茨坦以及杜塞道夫。德國之旅對伊麗莎白來說,也是一次尋根的經歷。英國歷史上有些國王就是土生土長的德國人。

https://p.dw.com/p/5nn5
圖片來源: AP

其實,英國白金漢宮的主人來自德國的薩克森-科堡-哥塔家族,而英國王室使用的「溫莎」姓氏是杜撰出來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倫三島上的人們痛恨所有帶有德國印記的東西,甚至包括麵包。為了表示對德皇維廉二世的譏諷和不恭,英國人將Wihlelm的暱稱Willy用作口語上指稱男性生殖器的某一部位。在這一大環境下,英國王室認為,為了體面,有必要尋找出一個聽上去正宗英國的姓氏。

回溯大不列顛的歷史,需要有些耐心才能找到一個純粹英國血統的國王。1714年,來自德意志的選帝侯喬治.路德維希.馮.漢諾威在英國登基,這位以喬治一世聞名的英國國王,在位13年,不曾將英語學通。

直到20世紀開始前,英國王室都一直在德國貴族中尋求伴侶,和親政策對他們來說不但不陌生,而且可說是王室生存的一種方式。1840年,維多利亞女王同馮.薩克森-科堡-哥塔家族的阿爾貝特公子成婚。阿爾貝特的一大成就是傳播了聖誕樹的風俗。這一風俗在英國保留至今,王室也不例外。每到聖誕夜晚,盼望已久的禮物除去精美的包裝,被呈獻到各自主人的面前。如果按照英國人自己的風俗習慣,禮物要等到聖誕節的頭一天才可分發。親和時期,一切都不在話下,但到了英德兩家兵戎相見的日子裡,有些小報就將聖誕夜發送禮物的做法描寫成是對祖國的背叛。

當代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就嫁了一個多半血統為德國人的丈夫。菲利普伯爵不僅能說流利的德語,他的大部分親戚也都還住在德國。1992年,菲利普陪同伊麗莎白女王第三次出訪德國時,便藉機促成了一次家庭大聚會。

不過,兩年前謝世的伊麗莎白的母親卻一生都未能改變對德國的某種敵意。直到臨終,她也沒有改變把德國人稱為「匈奴人」的習慣。

這一對德國人的蔑稱,伊麗莎白當然不會沿用。雖然,這名女王於1940年親眼目睹了德國空軍對白金漢宮的轟炸,但她卻不將這筆帳算在整個德國頭上。1958年,伊麗莎白親自在溫莎宮設宴歡迎來訪的德國總理艾德諾。艾德諾事先得知這樣的安排後,臨時跟著女秘書勉強學了幾句英語,便於急用。的英國首相麥克米蘭也在場,他是這樣記錄當年的那一幕的:「年邁的總理坐在兩位女王之間(女王和其母親),容顏煥發,談興十足。」

1965年,女王第一次訪問聯邦德國。當時,德英雙方都認為那是一次成功的外交活動。但對伊麗莎白女王來說,當她在柏林遇到一大批歡呼的群眾向她高呼「伊麗莎白!伊麗莎白!」時,這一很不英國式的做法讓她感到有些詫異。當時英國外長斯提沃特(Stewart)後來解釋說,我想,她可能感到有些過分了。這類呼喊令她回憶起德國人當年對納粹致敬時的呼喊。

1978年,女王第二次訪德,1992年第三次。這類訪問已成了一種禮尚往來的形式。美中不足的時,那兩次訪問時,英國的經濟都處在蕭條時期。現在,此一時,彼一時,德英兩國交換了角色,目前的德國成了「歐洲的病夫」,而昔日的「英倫情人」正在經歷它100年來經濟持續發展的最好時期。然而,女王伊麗莎白對這一切看得很淡。她已78歲高齡,從自身的經驗,她知道,世事滄桑,旦夕禍福,一切都在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