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邊界──柏林牆建立43周年記
2004年8月15日
穿越死亡
這就是著名的柏林牆,曾經將東、西柏林分裂27年,切斷了192條街道,32條鐵路線,8條郊區火車線,4條地鐵線,和3條高速公路,及若干橋樑。到1964年10月的時候,在東德的不斷修建下,最初由鐵絲網和牆磚構成的柏林牆就已經變成一道無法踰越的「死亡地帶」──4米高牆的東柏林一側,有116座瞭望塔、反坦克壕、自動射擊系統和晝夜巡邏的邊防軍。它的目的只有一個,非經嚴格審查和批准,任何東德公民不得跨越邊境前往另一個德國,違者格殺勿論。
而幾乎從建造柏林牆的第一刻起,東德人就意識到了自由正在關閉,僅43年前的這一天,就有4千東柏林人不顧一切地沖過建設中的邊界,甚至還有執行任務中的東德士兵。當這道以「中國長城」命名、事先只有極少人知道的秘密工程完成後,穿越柏林牆幾乎成為所有嚮往自由的東德人的死亡游戲,先後有至少197人被擊斃在柏林牆的兩邊,包括一些成功穿越、已經望見西柏林卻再也無法呼吸自由空氣的勇敢者。
中國流亡北美的政治異見者、著名作家鄭義的妻子北明曾經詳細記述了這段悲壯的歷史,德廣聯也曾拍下紀錄片,記錄了東德人民是如何以千奇百怪的各種方式偷越柏林牆的:從東柏林靠近牆的高樓跳下,把人藏在貨車車廂或者發動機艙裡帶過去,挖地道,自制熱氣球甚至潛水艇、開卡車或客車沖關或者直接衝撞柏林牆,偽造旅行證件。。。穿越邊界本身就是最難以壓抑的自由意志。
「不築牆,就投降」
歷史學家通常把柏林牆的修築歸為1958年柏林危機的直接結果。1958年11月27日,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發出通諜,要求美英法從柏林佔領區即西柏林撤出,西柏林應當成為一座「不設防的城市」。但甘迺迪和赫魯曉夫先後在日內瓦(1959)、巴黎(1960)和維也納(1961)的談判均未取得任何進展。
但東德政權敢於冒天下之大不諱,修建這座工程浩大的冷戰建築,除了為防範1953東柏林起義、1956匈牙利事件的重演、強化極權主義控制,還有另一層更為功利也更為迫切的考慮。曾任東德情報局長30多年的沃爾夫後來回憶道,由昂納克一手負責的柏林牆修建計劃連他都被蒙在鼓裡,德國東部地區人民從1949年開始的大逃亡,到1961年已經達到270萬之多,這對東德不啻為大失血,在與西德的社會經濟競爭中,東德寶貴的教育和勞動投資因為勞動精英的大規模逃亡蒙受巨大損失,在修建柏林牆前東德共產黨高層已經陷入了「不修牆,就投降」的恐慌。烏布裡希因此多次向莫斯科請求採取斷然措施,1961年8月5號赫魯曉夫終於批准封閉邊界後,柏林牆也就迫不及待地修建了起來。
恥辱或自由
因此,這堵東西方冷戰疆界的牆,倒也符合東德官方意識形態的定義「反法西斯防禦屏障」 ,為東德政權帶來莫大好處:柏林牆不僅掩蓋了東德「社會主義明星」表面繁榮下的虛弱本質,而且令所有東德人民成為可以與西德換得經濟補償的人質。70年代後,東德放鬆旅遊限制,允許退休人口出國定居,這樣可為東德節約為數不少的退休金;與此同時,根據沃爾夫的回憶錄,從1964到1990年,西德情報部門為東德釋放3萬多名政治犯向東德政府支付了34億馬克。
保持柏林牆死亡恐怖的同時,東德政府建立了一個擁有20萬「人民情報員」規模的監控體系,東德社會人人自危。雖然東德人民在水泥牆和鐵絲網後享受了社會主義陣營中幾乎最高的生活水準,但自由在這一「恥辱牆」包圍下萎縮,人民的不滿在積累,社會的冷漠也在增長。人人只關心自己的小世界,社會呈高度原子化,社會信任降到最低。直到今天,柏林牆倒塌15年後,人們仍能感受到德國東部地區社會資本的貧乏,新納粹因而滋長。
所以,當前東德領導人克侖茨等人因為被指控對柏林牆下的射殺負責時,並非如他本人所抗議的那樣是「勝利方的審判」,相反,這種對自由和社會的犯罪,不僅其本身就已經違反了東德自己的社會主義法律,更是對人類基本倫理原則的踐踏。
不幸的是,柏林牆雖然倒塌了,但世界上仍然存在其他有形無形的「柏林牆」:朝鮮半島沿「38線」韓國一側非軍事區內一條幾百公里長的水泥牆,已經矗立幾十年;以色列不顧聯合國決議,執意沿巴勒斯坦自治區邊界修建隔離牆;印度從2002年開始在印巴邊界鋪設2900公里長、5公里寬的地雷區;中國正在斥資60億人民幣建設網路防火牆的「網上長城」。。。冷戰雖然結束,柏林牆已成文物,但人類間的自由和交流卻遠未實現。
吳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