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胡錦濤訪美前夕解讀美中經濟關係

2011年1月17日

不久前德國前財政部長施泰因布呂克發出警告說,歐洲的影響力正在逐漸消失,20國集團G-20將被美國和中國的新組合G 2所取代。然而從現在的形勢看,施泰因布呂克完全沒有必要杞人憂天。因為美中兩國的利益相去甚遠, 這兩個大國很難走到一起。

https://p.dw.com/p/zylt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即將啟程前往美國訪問圖片來源: AP

2010年, 美國無法通過當年不到3%的經濟增長率,擺脫高失業率的困境,然而就在同一年,中國經濟再次實現了兩位數字的攀升。當美國國債累積到了令人目眩的14兆美元時,中國的外匯儲備則超過了2.85兆美元。

通過上述這幾個關鍵數字,人們不難看出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實體之間的力量轉換。這種變化給中國人帶來了自信,但卻讓美國人一籌莫展。因此雙方之間的交往不會變得更加簡單輕鬆。

說明這個結論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美中兩國相互指責對方應當對自己國家出現的問題負責。許多美國人認為,正是因為中國人為地壓低了人民幣匯率,因為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不斷增加並因此影響了美國的就業市場,所以美國經濟的繁榮才遲遲不肯出現。而中國人則堅信,美聯準推行的寬松貨幣政策,對中國嚴重的通貨膨脹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美國和中國的貨幣爭端由來已久。美國專家認為,人民幣價值被低估了高達40%。然而德國波昂全球研究中心主任辜學武則指出,即便人民幣升值40%,美國企業也無法同中國企業競爭。

"關鍵是兩個國家的薪水水準差別很大。美國人的薪水相當於中國人薪水的10倍。這說明,只有人民幣增值百分之一千才能使美國企業具備同中國企業競爭的能力。"

在向中國市場出口機械,投資產品等方面,美國還面臨同日本以及歐洲的競爭。在這方面美國也不具備優勢。這就造成了美國對中國的貿易赤字每四年就翻上一倍的惡性循環局面。根據中國方面宣佈的消息,去年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上升到1810億美元,而去年中國整體的對外貿易順差已經有所下降。

即便美中兩國的貿易不平衡狀態無法因為人民幣的高兌換率問題出現實質性改變,中國政府還是在今年年初宣佈了逐步提升人民幣幣值的消息。這個消息在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訪問美國前夕公佈,無疑有助於創造一個較為和諧的氣氛。迄今為止,歐巴馬政府並沒有屈服於一些國會議員的壓力,將中國宣佈為操縱貨幣的國家。這也許是因為美國自己在這個問題上也難逃其咎。辜學武指出,美國和中國都在操縱貨幣,只不過手法不同罷了:

"操縱本國貨幣的對外價值手段有兩個。一個是利率政策,一個是貨幣兌換率政策。中國人使用的是貨幣兌換率政策,而美國使用的是貨幣零利率政策,使用的是通過中央銀行大量購買國債的手段。這種做法將造成市場流動貨幣增加。而流動貨幣增加顯然意味著貨幣貶值。"

美元貶值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中國資產縮水,因為中國手中握有9千多億美元的美國國債。也就是說,中國是美國五分之一債務的債權人。

這個事實從維基解密公佈出來的有關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克林頓同澳洲总理陆克文的一次對話中也得到了證實。當時陸克文說,如果無法讓中國融入世界大家庭的話,必須給中國點顏色看。但是克林頓國務卿的回答是"誰能跟自己的銀行過不去呢?"

負債人受制於借貸給他的銀行不言而喻。但是債權人也一樣無法擺脫對欠債方的依賴。因為他要為欠債方的償還能力操心,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也受制於美國。科隆德國經濟研究所的克裡斯托弗‧洛莫爾(Christof Römer)指出

"舉個簡單的例子就明白了。中國近30%的出口產品銷往美國。也就是說,美國是中國產品的主要銷售市場。"

辜學武認為,中國對美國的依賴要多於美國對中國的依賴。

"國際金融領域體系有利於美國。所以說中國更多地受制於美國是因為,決定主導貨幣對外幣值的權利並不掌握在中國政府手中,而是掌握在美國手中。"

"中國人生產,美國人消費,中國人掙錢,美國人借錢。" 最近在中國流傳的這句順口溜,集中反映了中國人對此的不滿情緒。德國經濟研究所的洛莫爾(Christof Römer)認為,這句話雖然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也不完全對。

"美國有許多企業具有很強的運作和競爭能力。這些企業能夠十分有效地為全球市場生產和提供所需的產品。而中國有不少企業並沒有競爭力,完全是在依靠人為手段維持著。"

種種跡象表明,即便是充滿了自信的中國現在也遇到了很多問題。而眼下焦頭爛額的美國,仍然具備著重新拾回經濟強國夢的實力。因此這兩個世界最大的經濟實體,只有相互協調它們的經濟政策,才是一條正確的道路。1月19日美國總統歐巴馬和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將在華盛頓舉行會晤,希望他們能夠在這條道路上邁出第一步。

作者:張丹紅 編譯:韓明芳

責編: 葉宣